•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平延平区:探索“跨村联建” 跑出振兴加速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4 1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三争’作表率”实践活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依托党建体检,采取“跨村联建”的方式,立足各村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人才、土地、项目、资金等不同优势,一体谋划、联动布局,策划生成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多点开花、齐头并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分散的土地、局限的发展整合优化,推动资源要素集聚,片区内乡村抱团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农业,逐步打造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推动技术联享,探索出“竹—药、竹—菌”、多种花卉轮种等林下复合经营模式,林下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如塔前镇采用多头菊与百合轮种模式,依托高海拔生态优势轮种20多个品种的百合花和100多个品种的多头彩菊。同时,利用“福建最美古树群”等森林景观资源,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和民宿经济,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5万元/户。

品牌带动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探索“支部+合作社+院校+企业+农户”模式,通过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持续加强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在夏道镇、塔前镇等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农村特色产品销量提升。如塔前镇虎山村打造1200亩萝卜产业园,注册“塔前虎山萝卜”地理标志产品,亩产可达6000斤,年产值1600万余元,主打绿色、生态;以示范点赤坑村为中心,辐射周边西洋村、大坑村、际上村共流转2000余亩土地。

家门口就业的日子有奔头。针对农村农业人才不足和青壮年大量外流等实际困难,延平区立足产业发展,围绕延平特色产业企业发展方向,制定跨村人才培养计划,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组织外出学习、开展小院党课、“田间课堂”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技能。同时,建立“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开展“送人到岗”“入村招聘”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解决重点群体的人岗匹配问题,实现“就地”上岗,促使村民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南平市延平区委改革办供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推动“土特产”进省城 乡村文旅推介会延平“火出圈”
...逢盛会,剑州迎贵客。5月27日,“闽江之珠 门户城市”延平区文旅推介会、乡村振兴成果展暨纪念郑成功晋封“延平王”365周年活动在福州闽江之心青年广场举办。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
2023-05-28 22:47:00
...走‘文商旅’三产融合的绿色振兴之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乡村振兴服务队专员侯平,指导峡阳镇镇村干部梳理乡村闲置资源,建设生态茶果观光园基地,注册成立福建峡韵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2023-09-22 10:19:00
乡约福建:乡村会客厅绘出振兴新图景
...闻网中新网南平6月8日电 (记者 张丽君)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特色农产品展示馆,琳琅满目的地方特色优质农副产品整齐摆放在产品专柜上,竹制品、柑橘、蜂蜜吸引了不少各地的客商前
2024-06-08 11:44:00
...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指导,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政府、南平市住建局共同主办的2024南平保温防腐蚀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在延开幕。副市长何明星致辞。本次峰会以“绿色、
2024-01-27 03:05:00
深耕“土特产”  “贷”动新发展
...关键。“土特产”的发展,能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延平区,奶牛养殖业、百合花种植业等“土特产”蓬勃发展的背后,有着南平农商银行的金融助力。“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的使命所在,也
2023-12-08 03:24:00
...寿茶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祥明高兴地告诉笔者,加入延平区月嫂带货“1+4”模式后,公司产品销售情况和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南平是福建省家政人员的主要培训地和输出
2024-05-22 02:19:00
增进福祉,让幸福更加可触可及
...墙,沿水滨行走、绿道漫步,尽享城市品质好生活。而在延平区,每当夜幕降临,闽江之畔、九峰栈道上,总有来来往往的市民群众,沿江的江滨公园、百合花广场以及城市社区附近的“口袋公园”
2024-01-09 03:44:00
...行农机具展示、优质农产品展销,将持续到15日。去年,延平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出台稳粮措施十二条,有效开发利用撂荒地超过8700亩,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农林
2023-01-14 03:54:00
...”17日,南平西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应利民在延平区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领到了27辆新购新能源重型卡车的车辆营运证,他对交通窗口高效服务称赞有加。据了解,这批新能源重
2024-04-21 01: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