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6日上午,广州中山纪念堂举行屋面修缮工程竣工仪式暨穗港澳文物古迹保护利用交流论坛。历时372天广州中山纪念堂25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圆满收官建筑老化不可避免去年7月启动修缮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当年举全球华人之力而建设,1928年动工,1931年落成,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广州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是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但随着岁月流逝,纪念堂的“身体”也逐渐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了种种“老年”症状。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方梅告诉记者,长年的日晒雨淋,建筑的老化不可避免,瓦面开裂严重、原有沥青防水老化,造成中山纪念堂屋面漏水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保证文物安全,2023年7月,纪念堂启动了25年以来最大规模修缮。在工程开工后,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精神,中山纪念堂组织了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屋面进行二次勘察,并进行研究性修缮,即边探索边研究,边实验边验证,研究产生漏水的原因,再最终确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据了解,勘察后有关方面发现中山纪念堂存在100多处漏水部位。在进行了90多天20余次的实验后,修缮团队采用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结合使用的方案进行施工。修缮期间不打烊为满足公众文化需求,本次工程“修缮不打烊”,在兼顾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正常向市民游客开放。修缮施工期间,纪念堂主体建筑共接待游客107万人次,举办文艺演出158场次,无任何事故。
为实现“修缮不打烊”,中山纪念堂采取了最高标准的全包围综合钢脚手架,外挂冲孔板的形式,在主体建筑各出入口设置安全通道,在施工区域搭设防坠棚,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粉尘,把对游客和观众的影响降到最低。
记者昨天在中山纪念堂看到,主体建筑上的脚手架已经拆除,纪念堂焕然一新出现在公众面前。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管理中心园容绿化部部长饶淼森对记者说,园方目标是这次大修之后,在未来20年不再出现大规模漏水。焕然一新的中山纪念堂趁着暑假,走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