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08: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权、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张廷玉评价胡惟庸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建立大明朝后恢复社会经济,防御北方元朝与南方倭寇,让残破的中原大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当然,洪武皇帝也被说成薄情寡恩,主要的原因就是为了将权力牢牢抓在手里,他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力量监督文物百官,稍有不慎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俗话说得好过犹不及,这样的的高压下使得明朝官员人人自危,君臣之间的矛盾就越是深刻,以至于爆发了胡惟庸案受牵连者3万多人,一时间血流成河。

一、德才兼备的胡惟庸

公元1355年,朱元璋还正在与天下群雄争夺地盘,此时胡惟庸就投靠了他。不过朱元璋的身边已经有了常遇春、刘基、李善长等,所以胡惟庸并不那么受重视。

当然,胡惟庸并不擅长“马上打天下”而擅长“马下治天下”,先后担任过元帅府奏差、主簿和通判等职位,相当于我们现在信件管理的位置。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洪武四年之前,胡惟庸的履历上都是这种不大不小的官职,资历很高却一直无实权。打拼了十多年,也积累了足够的政治经验,洪武六年时他得到了第一次大提拔。

李善长是明朝时期的丞相,胡惟庸一直在他手下任职,而且两人还是老乡有着间接的亲戚关系,朝廷选拔“右丞相”是李善长力挺胡惟庸,后者的官职更进一步。

四年后李善长到了退休的年龄,左丞相的选择被提上日程,备选人虽然很多但洪武皇帝更看好胡惟庸,不久胡惟庸的官职更进一步,成为了大明朝的二把手左丞相。

大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既要防御残元势力再度南,又要防止国内元勋将侯与老百姓发生冲突,丞相这一个职位非常不好做,但胡惟庸却承担了下来。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论资历,胡惟庸是早起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从龙之臣,比许多文臣都要有名望。论实力,胡惟庸先后担任丞相7年有余,大明朝廷的国事稳定运转,有着优秀的政治工作管理能力。

因此他当丞相很多人还是比较服气的,就连朱元璋最初也放心将权力教给他,要不然也不会再丞相之位上做7年,时间就可以证明一切。

二、胡惟庸之死

洪武十三年,据记载胡惟庸家里的井涌出了醴泉,朱元璋受到邀请前去观赏,结果在西华门的时候被一个名叫云奇的太监拦住,即使侍卫殴打他云奇依然不退让,一边呼喊一边指着胡惟庸家的方向。

朱元璋感到事情有些不妙,经过一番的盘查才知胡惟庸家里暗藏士兵,想要通过观看醴泉事件趁机杀了朱元璋,而《明太祖实录》则是记载涂节告诉朱元璋此事的。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明太祖猜忌多疑又心狠手辣,他急忙调动南京城的锦衣卫抓捕胡惟庸,经过审查又牵扯了一大批人,前前后后遭到牵连者高达3万,持续事件长达十年。

明朝初期有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和胡惟庸案,而胡惟庸案则位列四大案之首,朱元璋还亲自颁布《昭示奸党录》向天下人宣布胡惟庸的罪行。

关于“胡惟庸造反”一事,明朝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因为胡惟庸案件的先后许多记载都自相矛盾,他虽然是左丞相却没有兵权,何来造反之说。

明末学者钱谦益也对此事保持反对看法:“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明朝学者吴晗更是写了一篇名为《胡惟庸党案考》,字里行间透露着胡惟庸案是一个冤假错案。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胡惟庸作为大明朝的二号人物,他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何朱元璋对待这样一位大人物不选择查清楚再抄家灭门,而是在有着许多矛盾的情况下就讲胡惟庸杀了呢?

真的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胡惟庸要造反吗?关于这一点有一些学者指出:“胡惟庸造反只是一个借口,朱元璋的目的在于解决权力上的矛盾与问题”。

三、胡惟庸的相权于朱元璋的君权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制,三公指的就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人之中丞相的地位最高,掌管这全国的政治与民生事物,“九卿”实际上就是服务于丞相的。

皇帝之下也有类似的部门比如尚书台,历代皇帝虽然一直在不断削弱相权,加强自己部门的职权,但真正的执行权依然是在丞相的手里,分摊了大量皇帝的权力,有利益交集点便会产生冲突,造成了相权于君权不可能平安无事。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明朝初期,官员杨宪也是丞相的热门人物之一,此人的能力不输胡惟庸多少,但洪武皇帝更看好后者,所以才会选择提拔他,获得了极大的恩宠。

起初胡惟庸兢兢业业、自觉奋进,他在为人上小心翼翼、处事上一丝不苟深得朱元璋的欢心。然而,人的野心也会随着时间、地位的变化而变化,7年的丞相生涯使得胡惟庸已经不是早期的清官干吏了。

以刘伯温的事情为例,刘基是朱元璋的开国功勋、爵位诚意伯,综合的影响力、名誉地位要比胡惟庸高出许多,但他却趁着“奉旨”探视之际下毒还是了他,可见其无所顾忌的心态。

大将徐达也是明朝的开国功勋之一,曾上书弹劾胡惟庸专权痛斥其奸诈险恶,被胡惟庸知晓后差点就被暗害,御史中丞、学士吴伯宗皆是如此。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若是这些事情朱皇帝还能够隐忍,那么下面所讲述的两件事情,称得上是胡惟庸的“绝对催命符”。

明朝虽设立左右丞相,但后期右丞相名存实亡,胡惟庸一人当了许多年的独相,天下生杀废黜的大事皆由他一人定夺,甚至不通过朱元璋的审核就直接执行。

(明朝政务的流程:下层官员提出问题后上交朝廷中枢,三省六部的官员做好批注、给出解决方法,然后再上呈皇帝批红,皇帝允许后才能够执行,尤其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除此之外,不该丞相负责的事情他也强行插手,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胡惟庸先进行审核,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都会被提前扣下并阻止,等于是架空了皇帝。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权力欲极速膨胀,势力快速扩张,胡惟庸虽然无皇帝之名,但却早已经有了皇帝之实,天下间各种热衷功名之徒,即使没有任何才华,但只要能给胡惟庸送上金帛、名马等,皆可在仕途路上谋上一官半职。

结党营私是历代皇帝最为痛恨的事情,朱元璋对党政更是恨之入骨,身居高位后的胡惟庸开始不断结好淮西勋贵等一干人,这其中就包括李善长、陆仲亨、费聚和陈宁等。

文臣虽能治理国家但却不能打天下,武将虽然马上无敌但马下却作用不大,所以淮西勋贵集团形成时朱元璋并不害怕,对他们圈禁土地、部曲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当文臣与武将联合在一起皇权就危险了,这也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洪武皇帝本身就是造反起家的,他不想自己辛苦创下的事业被人篡夺,于是乎胡惟庸案件拉开帷幕。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影视剧《朱元璋》中曾有这样一幕:占城国使团向明朝进贡,胡惟庸对此事却隐瞒不报,以至于招来了朱元璋的记恨,随即开始捧杀胡惟庸,洪武十三年下令逮捕胡惟庸,快罗织罪名、将其处死。

从某个角度来说,史书中记载的“胡惟庸造反,要在家中杀害朱元璋”或许并不存在,就如同影视剧中所演绎的那样,纯粹是朱元璋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而已,好名正言顺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胡惟庸之死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他为自己谋福利,而在于他过度的专权、擅权架空了上司的权力,这才招来了杀身之祸,牵连之广、持续之长。

朱元璋给胡惟庸罗列的罪名为“通倭”、“通虏”和“谋反”,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擅权植党”或许才是朱皇帝下定决心杀胡丞相的理由。

胡惟庸之死:朱元璋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于胡惟庸之事朱元璋顺理成章地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自此以后属于丞相的权力下放到三省六部,三省六部则直接由朱元璋管辖,中央集权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洪武后期朱元璋还曾设立大学士制度,也就是后来的内阁制度,但内阁大学士仅仅只有讨论政务、提出意见的权力,并没有任何的实权在手中。

由此可见,造反只是胡惟庸之死的表面原因,分化朱元璋的权力才是他被杀的真正理由。对于帝王而言,有多少人是因为权力而死,有多少人又是因为权力而疯狂,九子夺嫡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胡惟庸案,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蓝玉之祸:朱元璋清洗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突然离世。朱元璋把朱标的支持者蓝玉剥皮实草,灭三族,并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蓝玉临死前大喊:“詹徽就是我的党羽”。皇太孙朱允炆顿时起身,对侍卫说:“拿下詹徽”。
2024-03-18 15:25:00
刘伯温与明太祖朱元璋:权谋之争下的智慧与牺牲
...物因其在历史上的杰出表现备受瞩目。然而,他与明太祖朱元璋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那就是在朱元璋定鼎天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重用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在
2024-03-01 05:28:00
病重朱元璋找来宠妃:陪了朕16年有功去见你哥吧!宠妃哭着缢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躺在病榻上,眼看生命即将结束。尽管他饱受病痛之苦,心中却充满了对权力交接的忧虑。随着他的宠妃李淑妃逐渐掌握了后宫的权力,而她的兄长也掌握着军权,朱元璋十
2024-12-15 17:04:00
朱元璋的屠刀下,悍将蓝玉为何不反抗?是真的没有那个能力?
... 随着朱标的猝然离世,蓝玉失去了自己最坚实的后台。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决定清除一切可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因素。蓝玉的权力与日俱增,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成为了明太祖眼中的心
2024-10-19 14:32:00
权力斗争下的牺牲品,揭秘古代名臣的悲惨命运
...为“前看五百年,后算五百年”,但他最终也没有能逃脱朱元璋的毒手。史书记载,刘伯温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药之后,病情加剧而死,不少人认为刘伯温是死于慢性中毒。解缙单从对华夏文化的贡献
2024-04-10 06:31:00
张皇后之死:明朝宫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来说说。其实在选后妃的时候,并不是皇上亲自去选,而朱元璋选后妃也是很有一套,因为他规定为了防止朝中官员与后宫勾结,所以选后妃的人只能是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来选,而选择的妃
2023-11-07 07:37:00
聊聊明太祖朱元璋的幼女安庆公主与她的驸马
...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爱情故事波折而悲壮,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幼女安庆公主与她的驸马——平民出身的进士梅殷的故事。这段关系不仅承载了爱情的纯真与美好,也映射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
2024-10-20 20:04:00
马顺之死:明朝朝堂权谋斗争的牺牲品
...衣卫指挥使的名字总是伴随着暴政和腥风血雨。例如,在朱元璋时期,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利用胡惟庸案大肆牵连,杀戮无辜,最终却因此身陷囹圄,被朱元璋亲手推上断头台。朱棣时期,锦衣卫指挥
2024-01-29 15:02:00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其实并不是胡惟庸谋反,而是另有原因
于历史之长河中,朱元璋乃明朝之创建者,其智慧与果决造就了一个强大且稳固之帝国。然则,朱元璋曾下令诛灭其身旁一亲信,此不幸之人即为胡惟庸。从表面观之,貌似因其谋逆而遭覆灭,然真相却
2024-08-16 10: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