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整理
我叫李彦六,今年75岁,很幸运与祖国同岁同行。今天,我想向大家讲述18年修路、护路的故事。
1949年农历二月初二,我出生在现六盘水盘州市双凤镇松林社区。从小,我就在大山里跑着长大。小时候玩心重,除了觉得上学的山路不怎么好走,倒也没觉得路不通能有什么不方便。
直到渐渐成年,在砍柴、放牛、赶场的泥泞山路上跌跌撞撞了不知道多少次以后,我才逐渐感受到了有一条好路,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996年,我拿着挖地的锄头、开凿用的钢锹开始了漫长的修路过程。
原本想着是一件挺简单的事,只需要把路面拓宽、清理平整就可以了。但实际干下来却发现,有的地方连脚都站不稳,更别说挖路了。我转念一想,既然路面本身不够宽,我就拿石头来把它垫宽一些。要知道,在这座大山里,石头是最多的了。
于是,我开始每天背着背篼,上山开凿石块。运气好的话,遇到斜坡还可以让石块沿着山路滚下来,但更多的时候,都要用背篼背下山。几年下来,我光是背篼就背烂了五六十个。
就这样,农忙时种地、农闲时修路。过了一年多,通往家门口的100多米长、一尺多宽的毛路,终于修好了。
路通那天,住在附近的邻居们都乐坏了,但是我的家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想想也是,家里所有的积蓄和我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修路上,却忘记了原本要盖的新房子,在我挖了一个地基之后,就再也没有动过。
2007年,我又一次和大山“较上了劲”。这一次要修的,是我家土地边的几个小堤坝。
我们村海拔落差大,树也不多。每到汛期,土地时常会被冲垮,辛苦种下去的庄稼也随着雨水被冲走。我就想着,要是能修几个小型涵洞,让奔流而下的雨水缓冲几下,我们的土地或许就不会遭殃了。
说干就干。我拿着这几年存下来的种包谷的钱、在外打工攒的钱开始修坝。因为要花钱买水泥、砂浆来加固,我只能修一点,然后出去打一段时间零工,再回来修。就这样,4个不大的堤坝、涵洞整整修了3年。
完工的那一天,我长长舒了一口气,点上一杆叶子烟,默默地流了泪。这些年,家人一直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这样折腾,也一直劝我不要再继续下去了。但只有我自己知道,如果路不通,建新房用的材料就拉不进来,我们种的东西也运不出去,卖不了钱,就只能一辈子受穷。
幸运的是,我的付出没有白费。2016年,在民政救助和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帮助下,村里人共同出力帮我建好了新房子;盘州市残联下乡便民服务期间,也为妻子办理好了第二代残疾人证,让她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我自己也按月领到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金。2018年,村里又把护路的工作交给了我,每年能有5000块钱的收入。
如今,75岁的我已经干不动,也不需要干重体力活了。得闲的时候,我就去县城转转。现在的日子好得很,吃穿不愁,我什么都不操心了。我要做的就是养好身体,看着祖国越来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