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12 09:57:00 来源:新智元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新智元导读】近日,来自微软的研究人员开源了使用全新方法训练的MoE大模型,不走寻常路,且编码和数学表现出色。

继Phi家族之后,微软又开源了新的混合专家大模型——GRIN MoE。

与Phi-3.5同样的个头(16 * 3.8B),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训练方法。

这个「不走寻常路」如果写个太长不看版,那就是两句话:

1. 使用新一代SparseMixer来精确估计专家路由的梯度,解决传统方案中利用门控梯度代替路由梯度的问题。 2. 专家并行不要了,训练中改用数据、pipeline和张量并行,避免了传统方法丢弃token的问题。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2409.12136

当然了,上面两句话是小编说的,多少有点糙,文中细节,还请诸君继续阅读~

这年头,新来一个LLM,当然要先刷分了——

参数要少,效果要好,所以要在左上角: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GRIN作为MoE架构,总参数量约42B,推理时激活的参数为6.6B,打同级别(7B)的非MoE模型是手拿把攥,甚至比14B的Phi-3还要略胜一筹。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在上面的这份成绩单中,GRIN MoE表现优异,尤其是在编码和数学测试中。

比如,在衡量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GSM-8K中,GRIN MoE得分为90.4,而在编码任务基准HumanEval上拿到了74.4分。

在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测试中GRIN得分为79.4,超过了同为MoE架构的Mixtral(70.5分),以及自家的Phi-3.5(78.9分)。

如果对比流行的商用模型,GPT-3.5表示感受到时代的力量,默默退出群聊。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开放权重:https://huggingface.co/microsoft/GRIN-MoE

demo:https://github.com/microsoft/GRIN-MoE

MoE全新训练路径

GRIN MoE由常规的Transformer块构成,采用分组查询注意力(GQA)和滑动窗口注意力来提高计算效率。

采用RoPE进行位置编码,以便在预训练后实现长上下文能力。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在MoE架构中,模型通过路由网络为每个输入token挑选适合的专家模块。对于有n个专家的网络,一个用于推理的MoE模块的输出为: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其中z = Router(x,r),本文中Router采用线性网络,Gating是门控函数(通常为softmax),Expert是FNN层。

MoE通过TopK函数进行专家分配,这个专家路由的过程是不可微的,所以反向传播的时候没法求导。

对此,传统的MoE训练将TopK视为常数,仅通过Gating来反向传播计算路由权重梯度,相当于用门控的梯度代替了路由的梯度。

这多少有点糙。

不可导怎么办

恰好,本文一作之前有一篇工作(SparseMixer):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310.00811

受到直通梯度估计器的启发,作者扩展了前作,提出了SparseMixer-v2。

作者首先将TopK函数替换为模型训练中离散变量的随机采样,然后应用heun’s third order method来近似专家路由梯度,并构建一个改进的反向传播,为专家路由给出数学上合理的梯度估计。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前作中,SparseMixer的有效性在神经机器翻译任务和ELECTRA语言模型训练中得到了证明。

而在GRIN MoE的开发过程中,SparseMixer-v2终于有机会大规模应用于自回归语言模型训练。

作者用2.5T token训练了两个16×0.9B MoE。其中一个遵循GRIN MoE中使用的相同方案,另一个用传统的GShard方法替换 SparseMixer-v2。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如上图所示,将SparseMixer-v2的性能提升推广到16×0.9B尺度的自回归语言模型训练。

在前0.5T token上GShard表现更好,但SparseMixer-v2在训练后期取得了更强的性能。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

传统的MoE训练采用专家并行,简单理解就是把不同的专家分配到不同的显卡上。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负载不均衡,有的专家会分到更多的token,有的专家却很闲。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之前的做法是设定一个阈值,比如1000个token分给4个专家,每人应该是250,这时候每张卡就最多只算250个token,超过后直接丢弃(送到下一层)。

而在本文中,作者利用数据并行、pipeline并行和张量并行来训练GRIN MoE。

此外,对于没有专家并行性的MoE计算,作者发现Megablocks包非常有用,它的grouped_GEMM内核和包装器的性能更好。

应用这些新的工程化方法避免了专家并行,也就不用丢弃token了。

最终,与具有相同激活参数的密集模型相比,本文的方法实现了超过80%的训练效率提升。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上表中,作者将两种不同大小的MoE模型与具有相同激活参数量的密集模型进行了比较,使用相同的硬件测量了它们的训练吞吐量。

尽管MoE总的参数量是密集模型的六倍多,但在实验中达到了超过80%的相对吞吐量,证实了使用GRIN MoE方法的模型具有显著的计算扩展潜力。

(PS:密集模型的吞吐量是在与MoE模型相同的并行度设置下测量的,这里的比较是为了研究密集激活网络(非MoE)和稀疏激活网络(MoE)的GPU内核效率)

此外,在扩大模型大小时,密集模型和MoE模型显示出相似的减速模式,比如6.6B密集模型的训练吞吐量大约比1.6B密集模型的训练吞吐量慢4.19倍(后者的参数少4倍)。同样,42B MoE模型的训练吞吐量比10B MoE 模型的训练吞吐量慢约3.96倍(对应参数少4.2倍)。

并行实验

在只使用pipeline并行的情况下,通过在GPU之间进一步划分不同层,可以将最大专家数量从16个扩展到32个。但是,如果再增加专家数量,则会导致单个层的参数过多,一个GPU就放不下了。

所以下一个维度采用张量并行。

专家并行在前向和后向计算中有两个all-to-all通信开销,而张量并行在前向和后向计算中有两个all-reduce通信开销。

相比之下all-reduce操作的延迟更高一点,但可以通过精心排布前向和反向的计算来overlap掉一部分开销。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如上图所示,通过结合pipeline并行和张量并行,系统支持的最大专家数量扩展到52个(总共132B参数)。

这个数量是因为实验只用了64个GPU,最多能将模型划分为64个阶段,如果有更多的GPU,那么还能继续向上扩展。

不过作者也表示,使用更复杂的并行通常会导致计算吞吐量降低。

负载均衡

如前所述,本文没有采用专家并行,但是负载不均衡的事实依然存在。

作者在这里通过调整负载均衡损失来调节全局的负载均衡。常见的负载均衡损失定义为: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其中α是超参数,n是专家数量,fi是调度给专家的token比例。

传统方法在本地不同的GPU上计算fi,因此负载均衡损失将调节本地专家负载均衡并缓解token丢弃。

在本文中,作者通过计算全局的fi(比如数据并行过程中组内的all-reduce)来修改负载均衡损失,调节专家负载以达到全局平衡。

尽管这种调整会产生额外的通信开销,但类似于张量并行,这些通信也可以与计算overlap,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额外的延迟。

最后,放一个测试结果来show一下GRIN MoE的数学推理能力:

专家模型不要专家并行!微软开源MoE新路径

作者注:我们对新发布的GAOKAO(即全国普通大学和学院入学统一考试)的数学问题进行案例研究,这是中国一年一度的全国本科入学考试。 该考试以其严格的安全协议而闻名,是评估AI模型回答数学问题的能力的理想测试平台。请注意,GRIN MoE的训练于太平洋标准时间6月3日结束,2024年GAOKAO于中国标准时间6月7日开始。

参考资料:

https://venturebeat.com/ai/microsofts-grin-moe-ai-model-takes-on-coding-and-math-beating-competitors-in-key-benchmarks/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系统级玩家微软、苹果先后出牌,端侧大模型路径清晰了?
...建议,这相当于在电脑中内置了一个永远不厌其烦的游戏专家,而且所能提供的建议是开放式的,远远超出了只有固定剧本的NPC(非玩家控制角色)概念。与微软形成鲜明对比,苹果则显然没有
2024-06-21 09:16:00
微软连发3款Phi-3.5模型:128K上下文,首用MoE架构,部分性能超GPT-4o mini
...示例的MMLU测试中击败了GPT-4o mini。这是微软首次使用混合专家模型架构。这一模型系列中最小的Phi-3
2024-08-22 09:49:00
谷歌和微软两位“印度老乡”CEO,正面硬刚
...,Pichai还讲道:“在57项测试中,Gemini的表现有89%与人类专家相当。这是第一个达到这一标准的模型。”言外之意
2023-12-08 16:29:00
微软的AI赌局,谷歌为何没敢接
...,也可以叫做‘真正的语义搜索’。”一位百度搜索技术专家告诉虎嗅,隐式搜索不再是单纯的字面搜索,而是利用AI分析用户关键词语的深层意思。例如,搜索“现实版钢铁侠”,得到的搜索结
2023-01-07 03:00:00
大模型新趋势之MoE:现状、挑战及研究方向
...涵、优势、发展历程及主要玩家MoE(MixtureofExperts,混合专家模型)是一种用于提升深度学习模型性能和效率的技术架构。其主要由一组专家模型和一个门控模型组成,核
2024-11-04 16:00:00
...力,业内一直有不同看法。相比马斯克的乐观预测,不少专家认为这一时间还要再晚一些。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德米斯·哈萨比斯判断,通用人工智能或在2030年实
2024-04-11 18:06:00
押注核能!微软决心喂大模型新“弹药”!
...将负责研究和开发其他商业化前的能源技术。 知名业内专家吴军,曾对ChatGPT训练有一个比喻:每训练一次ChatGPT
2023-09-28 11:06:00
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发布,服务器被挤崩
...上,公众与ChatGPT互动时也有类似的感受。这是为何?有专家解释,相较于英文数据,中文数据的开源程度较低,导致中文数据集的规模相对较小。此外,英文作为科研主流语言,在学术界
2023-03-02 13:52:00
DeepSeek开源惠四方(科技名家笔谈)
...胜世界冠军,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2017年,谷歌的几名专家提出Transformer模型,提出自注意力机制,成为深度学习的主流模型
2025-02-24 05: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