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天水麻辣烫产业如何持续“上分”?金融业开始整活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22 11:39:00 来源:澎湃新闻
天水麻辣烫产业如何持续“上分”?金融业开始整活了

“有人说排队排了五个小时,把我也吓得不行。”甘肃天水伊甸园麻辣烫店主虎小玉近段时间也惊叹于天水麻辣烫的“爆火”,“我们家老头子早上5点就过来掏辣椒煮油,现在生意比以前好了好几倍。现在要用的油是以前的四五倍,准备的几大袋子辣椒,一天不到就用完了。”

自3月份以来,天水麻辣烫“滚烫”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品尝。浓香的油泼辣子、爽滑的手擀粉、外酥里绵的洋芋丸子,均由天水特有的风物所成就。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在甘肃天水采访调研时发现,无论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还是最终送上餐桌,背后都有金融业的支持推动。

天水麻辣烫产业如何持续“上分”?金融业开始整活了

游客正在伊甸园麻辣烫店前排队。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迅速部署,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聚焦文旅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主动上门对接“麻辣烫”商户等相关产业,通过减免结算手续费等方式,有效满足景区个体工商户、周边酒店民宿及辣椒、花椒、蔬菜等种植企业金融需求。同时,指导金融机构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景区周边设立“爱心驿站”,为外地游客提供零币兑换、问询帮助等服务。

具体来看,小到付款码的支付优惠,大到百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发放,中国农业银行以天水麻辣烫为切入点,围绕特色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开发设计了多种金融产品,助推当地辣椒、花椒、马铃薯等产业蓬勃发展。

天水麻辣烫产业如何持续“上分”?金融业开始整活了

众兴菌业天水生产基地内,工人在流水线前将金针菇切割、分拣后装箱。

伊甸园麻辣烫店铺内的金针菇原料纸箱上,印着“众兴菌业”四个字。作为天水仅有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众兴菌业,002772.SZ)在全国多地建有工厂。在天水生产基地内,机器正满负荷运转,工人在流水线前将金针菇切割、分拣后装箱,之后将运往天水、宝鸡、西安等地。

众兴菌业天水生产基地负责人李健向澎湃新闻介绍称,天水生产基地的金针菇日产能近60吨,目前公司食用菌产品(金针菇、双孢菇)主要采用经销商模式和以直销方式进行销售,直销方式主要客户为公司生产基地附近的餐饮企业。近期火热的“天水麻辣烫”中的金针菇、双孢菇等菌类菜品均主要来自该企业。2023年以来,农行天水分行累计为该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85亿元,用于购买原材料、经营周转。

在不少人看来,天水麻辣烫的“灵魂”在于甘谷辣椒,有网友称“天水甘谷县的辣子可能是地球上最好吃的辣椒”。虎小玉也表示,自己正在着手办一家工厂,主要生产速食手擀粉、辣椒面等。“咱们甘谷的辣椒香而不辣,手擀土豆粉非常筋道。”说起家乡的美味,她一脸自豪。

随着天水麻辣烫的走红,“全国辣椒之乡”甘谷县也受到多方关注。成立于2017年11月的甘谷像山融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聚焦农村电商、农业服务、食品加工、特色销售等多元化经营服务的现代化企业。该公司的店面集直播间、展厅、店铺于一体,澎湃新闻来到该公司时,多名主播正在各自的直播间销售辣椒制品。

该公司负责人王焕文介绍道,公司的辣椒制品主要是丝、面、段、油泼辣子、辣椒酱等五种。天水麻辣烫火爆之后,该公司辣椒制品的日销量从此前的8000多元增长到清明小长假高峰时期的超过5万元,目前保持在2万元左右。现在正全力为五一假期的销售做准备。

天水麻辣烫产业如何持续“上分”?金融业开始整活了

像山印象安远西城辣椒订单种植基地。

“以前愁销路,现在愁没库存。”王焕文表示,公司现在的销量大约占全县的20%,电商销售占公司总销量的60%。过去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外地的甘谷人,天水麻辣烫火了之后才逐渐向全国销售。公司前年建立的辣椒订单种植基地已成为甘谷辣椒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基地种植了1200亩辣椒,目前还在育苗阶段。“我们现在还在做数据分析,若商品回购率能达到30%左右,未来将考虑加大投资力度。”

谈及金融支持,王焕文表示,前些年,农行在自己比较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让企业发展能喘过一口气。2023年以来,公司先后在农行天水分行申请“微捷贷”、“抵押e贷”等产品,共计235万元。

“我们甘谷辣椒往年都是供不应求,今年更不用说了。”主要从事花椒、辣椒种植的甘谷县农户张成余也想趁着天水麻辣烫火热之际扩大种植规模,主要是育辣椒苗。早在2021年,张成余便在农行甘谷县支行申请农户贷款1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发展。今年扩大经营规模,他向支行申请将农户贷款额度提升至20万元,现已获批发放。

农行天水分行行长林明告诉澎湃新闻,近3年来,天水分行投放辣椒产业贷款4337万元,累计种植面积2305亩,带动461户农民增收。今年一季度,该行对于麻辣烫等各类个体工商户贷款投放累计达2.4亿元,净增1.7亿元。

天水麻辣烫火热,带动的还有周边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后川村80%的村民经营农家乐,现年46岁的朱天鹏最近正在准备将其开业20多年的五味子农家乐进行整体改造升级。

朱天鹏告诉澎湃新闻,由于自家的农家乐处于麦积山景区内,不能擅自改造。今年3月,镇政府来村里调研摸底,准备对附近农家乐进行统一升级改造。他的贷款意愿被镇政府推送给当地农行后,顺利获批了90万元纯信用“乡旅贷”,贷款期限5年。“天水麻辣烫火热之后,这里的客流量也增加了不少,周末一天能有20多桌客人!”他表示,“这次贷款主要是想修建一些民宿,希望来这里的游客能多住一晚,好好享受我们这里的风土人情!”

据农行甘肃分行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末,该行助力农民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经营的“乡旅贷”专属产品已在全省8个市州投放落地。其中,天水麦积支行投放19笔、544万元,居全省各分支机构首位。此外,自2022年农行精准支持脱贫地区农户发展生产的“富民贷”启动以来,农行甘肃分行围绕牛羊果菜薯药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累计投放贷款金额破百亿元。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21日,天水市接待游客20.8万人次、旅游花费1.2亿元。自3月以来,天水市已累计接待游客885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51.3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聚焦特色优势产业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本报讯 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后,成为甘肃文旅的一张“金名片”。农业发展银行天水市分行立足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聚焦服务“三农”薄弱环
2024-04-12 00:54:00
天水麻辣烫火爆!银行信贷产品“赶集” “金融+文旅”还有哪些可能?
“一碗麻辣烫,带火了一座城”,继淄博烧烤、尔滨冰雪之后,2024年开年,甘肃天水麻辣烫快速出圈,火爆全网。天水麻辣烫“C”位出道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3月24日,北京商报记
2024-03-24 18:53:00
“天水麻辣烫”带火银行信贷产品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天水麻辣烫”带火银行信贷产品“麻辣贷”“花椒贷”兴起 “金融+文旅”要创新更要风险管控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旅游+”带火了不少目的地,继淄博烧烤之后,舌尖上
2024-03-28 06:23:00
“麻辣保”真的来了!助力文旅热潮,金融机构持续“添柴加火”
继淄博烧烤、“尔滨”冻梨火爆出圈之后,甘肃天水麻辣烫在各大平台热搜榜频频出现,这份麻辣鲜香的街头小吃吸引众多游客奔赴天水。3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监管机构呼吁下,“麻辣
2024-03-25 20:35:00
...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表示,近期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甘肃监管局迅速部署,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聚焦文旅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主动上门对接“麻辣烫”
2024-03-21 18:35:00
...媒体播放量迎来10亿+,街边小餐饮登上消费顶流解码天水麻辣烫背后的“新流量经济”本报记者 康劲《工人日报》(2024年03月22日 04版)阅读提示从3月初开始,甘肃天水的麻
2024-03-22 02:42:00
...局甘肃监管局发文表示,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助力天水“麻辣烫”美食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金融机构推出花椒贷、商户贷、旅行意外险等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麻辣
2024-03-30 00:05:00
为何是天水——一碗麻辣烫背后的城市流量逻辑
...文化名城天水市徐徐展开。数据显示,3月以来,“天水麻辣烫”美团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173倍,大众点评评论量环比增长272倍,美团外卖订单销量环比增长57倍。业内专家认为,
2024-04-01 10:43:00
麻辣烫带动效应持续释放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麻辣烫带动效应持续释放——从天水市一季度用电量强劲增长看麻辣烫外溢效应甘谷辣椒等农特产品销量大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4月1
2024-04-16 07: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