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25日,在鲤鱼山公园,市民带着孩子在新建的双人漫步机锻炼。(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贾梦妍 王媛媛 王磊)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性成果,城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持续进步,城市治理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乌鲁木齐市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一切从人的感受和体验出发,积极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持续创新升级,将细致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让文明的种子渗透到城市的每寸土地,也让各族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放眼今天的乌鲁木齐,城市建设速度在加快、模样在变美、环境在变好,一座更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城市正向我们展开它的美好。
用“绣花”功夫补短板
让环境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这是人民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嵩山街北三巷,笔直的沥青路映入眼帘,道路中间已经施划了标志标线。
这条路总长720米,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今年打通后可连通翠湖路和瑞昌街。
市民马超说,这里以前是“断头路”,他的孩子在市第127中学上学,每天需要绕行,出行很不方便。这条路修通以后,可以节约20分钟左右。
在道路资源有限、机动车快速增长、交通需求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分配道路资源,成为当前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完善路网结构、治理堵点乱点,方便市民出行,也成了乌鲁木齐补功能短板的重头戏。
分片区系统研究道路网密度;持续开展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工作;交通流量实时采集,交通信号灯自动调节;完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今年,乌鲁木齐继续聚焦居民出行的痛点、难点,一方面补齐短板、完善硬件设施,一方面通过智慧+治理、智慧+平台等精细化手段让出行更便捷。
加班到晚上10点,市民张彰却不担心在小区里找不到停车位,这多亏了乌鲁木齐市不断新增的便民限时停车泊位。
张彰家住天山区建设路附近,因小区内停车位紧张,他常常为找车位发愁,前段时间,建设路侧新增“白天禁停、夜间免费”路侧泊位,解决了他的“烦心事”。
“不仅方便,夜间还免费,真是为咱老百姓实实在在办好事。”张彰说。
截至目前,全市已选取18条次干道路,设置了2103个“白天禁停,夜间免费”便民限时停车泊位。
城市秩序更加井然有序,城市立面更加舒朗……乌鲁木齐着力补齐功能短板,让人更舒适,生活更有品质,城市在自然中有机生长。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连日来的高温天里,路上多了些洒水车,机械车辆细致地清扫着道路两侧,环卫工人错峰保洁,持续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出行环境。
乌鲁木齐市连续多年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在细微之处,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和城市颜值。
今年83岁的市民李成说,每每和老伴儿散步时都会感慨:乌鲁木齐这座城市越来越美好了,细微之处都能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用“智慧”治理提效能
代开发票、交通违章查询及处理、打印个人信用报告……7月24日,市民吴鑫在市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理了3项业务,用时15分钟。
吴鑫说,自助服务区就像自助超市一样,可以办理多项业务,比较方便,下班过来办理业务也不用请假。
从跑窗口排队到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再到电脑、手机办理,乌鲁木齐市民正经历着从“走马路”到“走网路”的转变。
政务服务,自助办理;“多杆合一”,降本增效;科技赋能,手机查询停车位、公交车到站信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乌鲁木齐用细心、耐心、巧心,把智慧管理延伸到村居一线、百姓身边。
这两天,换了新手机的私家车主黎婷,不忘把“乌市停车”App下载好。“这为我找停车场、停车位提供了很大方便。”黎婷说。
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走向成熟,科技赋能为治理停车难提供了新路径。
乌鲁木齐市搭建“智慧停车”平台后,市民只需在手机上打开“乌市停车”App,点击“路边停车”和“车场停车”选项,就能了解目的地周边300-1000米范围内的所有停车泊位,并显示停车收费标准及空余车位。未来,还能实现车位预约等。
一键查询、无感支付,全市停车场“一张网”正逐步成为现实。
如果说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埋于地下的基础设施则是城市的“里子”。
电力、通信、燃气……城市管线布设,时常面临两难: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难看的“蜘蛛网”;埋入地下,易腐蚀、维修不便,还常常会因施工被挖断。如今,随着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的有序推进,这一难题正在逐步被破解。
目前,乌鲁木齐已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都安装了高科技设备,如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和报警、排水等系统,相当于管廊里的“眼睛”和“耳朵”。随着智慧化、集成化和自主决策能力的有效提升,综合管廊将会更好地担起“生命线”重任,源源不断地为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注入不竭动力。
下足“绣花”功夫,科技正一点一滴融入我们的便捷生活中。
途经河马泉新区华瑞街时,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道路两侧的路灯灯杆和市区其他路段的不太一样。原来,这里的路灯灯杆“身兼数职”,有的加装了信号灯,有的安装了电子警察,有的装上了交通指示牌。
眼下,乌鲁木齐市加快探索“多杆合一”智慧灯杆的发展路径,以路灯灯杆作为载体,整合智慧环保、智慧通信、智慧停车、智慧充电等诸多智慧城市功能,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便利。
用精细化塑高品质
清晨,明媚的阳光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位于西大桥东南侧的青山苑热闹起来。
这是今年乌鲁木齐市提升改造后重新开放的一处游园。在这里,满眼绿色和各种花卉,小广场、休闲座椅等一应俱全。前来晨练的人们或散步闲聊,或挥汗锻炼。
红山公园副主任孙世洋说,经过提升改造,今年7月重新开放的青山苑及附近的长桥苑、涵丛苑3个游园,新增15万株乔灌木花卉及休闲座椅、景观灯、锻炼场地等,让高品质的绿地环境更好地为市民休闲生活服务。
园林绿化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品位和市民的生活品质。乌鲁木齐持续加大城市绿化建设,不断利用居民生活区域零星空地、裸露空地等,提升改造建设小游园及街边绿地,打破传统绿地见绿不见景,景色单一等现象,进一步优化提升绿地的服务功能。
鲤鱼山公园新增的3000平方米智能游步道近日完工,陆续还在安装大转轮、扭腰器等80多种健身设施,并计划着新建两座包含室内篮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气膜运动馆。
“现在的公园,不仅能避暑纳凉看美景,还能感受到文体娱乐的活力,真是太方便了。”家住附近的居民李红霞说。
宜居,落点在“居”,而起点在“人”。乌鲁木齐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发力,既有发展大手笔,也有民生小事情。
不久前,水磨沟区新民路街道成立了包含21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党群服务联盟,精准对接党员群众需求,将生活、法律、就业、健康、文体等服务项目清单下沉至基层社区。
党群服务联盟主要立足3000余平方米的邻里中心。该中心集老年健康服务、老年大学、儿童游乐、歌唱舞蹈、书法绘画、阅读、棋牌、戏曲、非遗、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同时设有居民议事厅、办事服务大厅,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过程服务居民群众的同时,也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的有机结合。
新民路街道邻里中心党支部书记许佳薇说,街道挖掘各类资源,为居民提供舞蹈、戏曲、棋牌、艾灸、体育等服务,后续还将打造超市和食堂,营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打通基层党建与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从群众需求出发,从百姓福祉出发。一件件看上去不起眼的民生小事,却实实在在反映了城市的“里子”和温度,反映了城市管理、为民服务的用心程度、精细程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6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