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唱不完的歌,说不尽的话”在黔东南州台江县,这句苗族谚语刻在每个苗族同胞的血液里。
苗族古歌的悠扬旋律穿越千年,诉说着苗族先民的历史与智慧。国家级苗族古歌代表性传承人张洪珍从小起便围坐在火塘边,听母亲吟唱古歌。

苗族古歌传承人张洪珍(中)在讲述她的故事
“那时候常有人提着鸭子上门拜师,母亲连唱三天,连农活都顾不上。”火塘跃动的光影中,古歌如星子般坠落,这份痴迷深深感染了年幼的张洪珍,十三四岁时已是游方场上“无对手的歌者”。
苗族古歌被誉为“苗族史诗”,内容涵盖开天辟地、民族迁徙等宏大叙事,因无文字记载,全靠口传心授。2014年开始,台江县启动《苗族古歌》数字化工程,张洪珍主动参与抢救性录制,与团队完成300余小时音像资料归档。

苗族同胞在演唱古歌 受访者供图
在张洪珍看来,古歌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应是时代的传声筒。她把“两不愁三保障”编成《幸福苗乡步步高》,创作《十唱党的政策好》《法律教育如春风》等歌曲,在村寨和乡场上吟唱,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普法宣传。
为了让苗族古歌更好传承,张洪珍还将万行史诗分解成短句,结合刺绣图案中的神话故事教学。每年深入中小学,带孩子围圈习唱,至今培养数千名学生。“我想把毕生所学教给年轻人。”张洪珍说,自家的每个家庭成员至少会三支苗歌,家族中七八岁孙女也能对苗歌朗朗上口。

张洪珍在参加非遗传承活动 受访者供图
“现在寨子里能唱三天古歌的还有七八位,学歌的娃娃超过一千人。”说罢,74岁的张洪珍高兴地翻开手机展示视频——今年姊妹节期间,老中青三代正用多声部合唱苗歌,声浪如潮水漫过群山。
苗家古歌是扎根故土的大树,根系紧握着祖辈的脉动,枝叶舒展着时代的春风。张洪珍说:“火塘还是那个火塘,但添的新柴能让火烧更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晓波
编辑 徐然
二审 赵昆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2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