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坚持三项举措破解三个难题
院上镇以人居环境整治擦亮城市更新底色
为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以来,院上镇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乡村生态振兴和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一环,立足镇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乡镇发展痛点,着力破解思想观念难转变、死角盲区难治理、整治效果难保持“三个难题”,推动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擦亮城市更新底色。
坚持上下联动,破解思想观念难转变问题,让“想干”氛围浓起来
一是统一思想。借助党员冬训、夏训契机,宣传宣讲环境提升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高党员干部对环境整治的深刻认识,利用三会一课学习先进经验、研究村情村境、探讨解决办法,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切实提升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确保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今年以来,已开展专题宣传宣讲50余次,开展相关活动20余次。
二是压实责任。成立镇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政府主要同志亲自挂帅,各包联新村班子成员直接督导,新村“两委”成员靠上调度,各党支部书记一线带头,全体镇村干部自上而下,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担子,层层落实夯责任的四级联动整治格局,切实增强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是顶格推进。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为攻坚克难的重点任务,始终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研究制定《院上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案》《院上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每月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统筹协调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坚持靶向发力,破解死角盲区难治理问题,让“会干”氛围浓起来
一是选树典型。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会,邀请市督导组专家详细讲解标准,明确要求、找准问题、精准发力;组织到先进村庄学习经验及典型做法,各党组织书记结合村庄实际,对照标准、对标先进,努力缩差距、补短板、强弱项,让村党组织更会干,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如礼格庄自然村实行包街、包巷、包户制度,每月考核位居前列。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针对垃圾死角盲区专项行动,通过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以“三张清单”为抓手,逐项逐条梳理、明确完成时限,销号管理;将全镇11个新村103个自然村分三档,各新村每周自主推出一个自然村作为重点对象集中攻坚,一村一村逐个清理,一档一档逐步提升,村村到、村村净。在这种模式下,原先落后的仙格庄、史家庄自然村均有了明显改善。
三是充实力量。将农村公益岗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队伍统筹使用和管理,成立包含党员干部、公益岗、环卫工在内的新村攻坚队伍,由新村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统筹安排,新村党委书记协调调度;镇级聘请具有专业环卫资质、专业管护队伍、专业设备设施的公司,统筹农村环卫保洁标准、考核标准、管理标准等,为新村兜底解决,切实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现全镇已清理完成40余处垃圾死角。
坚持奖优罚劣,破解整治成果难保持问题,让“实干”氛围浓起来
一是加大投入。组建队伍,投入人员力量,吸纳全镇共1042名公益岗、3102名党员组建专业队伍,健全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体系,实现农村环卫保洁、收集、清运、处置全流程覆盖;以奖代补,投入财政力量,以真金白银按时兑现每月考核奖惩,奖优罚劣,镇级财政出资确保常态化保持,注重把握好整治力度与财力承受度的关系,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全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发展。
二是督导考核。制定下发镇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建立“周督导、月考核、年总评”的长效机制,将整治成效与奖补资金挂钩、与项目安排挂钩、与干部使用挂钩。主要领导不定期到村抽查进展成效,包联新村班子成员每周实地督导,对每月考核前30名的自然村和前2名的新村给予绩效奖励,对每月考核后30名的自然村扣发绩效奖金,相关党组织书记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作表态发言,拒不整改的相关人员予以约谈追责,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进行。
三是德治增效。实行道德积分管理制度,为全镇103个自然村建立德治积分档案,结合乡村治理实际,将卫生清理、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等多项内容纳入积分管理办法,根据参与度和美化程度给予相应激励和约束,让百姓共同参与进来,养成文明习惯,以自身影响他人、以德治促进提升,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提升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