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江苏新增3个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给宜居家园建设哪些启示?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1 21: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住建部通报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全国36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其中,我省3个项目上榜,分别是宜兴市东氿新城宜居街区项目、常州市高铁新城核心区绿色宜居城区项目、常州市永红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上榜项目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有什么好做法?对其他地方提升人居环境有何启示?记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人居环境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项目,要求在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和宜居村镇等方面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常州市永红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健康舒适、整洁有序、多元包容等多方面改造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人居环境,还激发了主城活力。钟楼区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毅介绍,永红街道是常州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体量最大的区域之一。改造前,老旧小区环境很差、功能陈旧。2021年起,钟楼区以永红片区为样板,立足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以广成小区、清潭新村、广景山庄、荆川里小区、金谷花园、花园南村6个老旧小区改造为载体,同步实施片区景观提升、市政配套、文脉传承、商业提振等项目。围绕居民“急难愁盼”,永红片区改造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装充电桩纳入项目的前期规划统一考虑,新增了“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社区服务配套用房等,完善了“15分钟生活圈”配套。

为破解老旧小区无物业难题,保障片区环境“常新”,永红片区将物业服务提升纳入改造整体规划,量身定制“邻聚里”物管品牌。张毅举例说,清潭新村小区创新探索“3+2”物管过渡模式,建立“阳光物业”服务与标准清单,前三年政府采取资金扶持,后两年企业形成造血功能自负盈亏。当前,该小区居民物业收费意愿率已达92%,停车费收缴率达100%。 “目前,永红片区2000年前建设的老旧小区都已实现‘旧改’目标。”张毅,群众满意度从改造前的75%提升到现在的98%。老旧小区居民回流率达20%,清潭新村,荆川里、广景山庄等小区空关房居民回流已达80户,片区房价也提高了约1000元/平方米。周边陈渡美食一条街、江南1968活力街区人气旺盛,永红片区整体宜居质量、活力大大提升。

“常州市高铁新城核心区绿色宜居城区项目为改善人居环境、有效控制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做出了有益探索。”常州市住建局绿色建筑与科技处处长杨宽荣说,生态宜居是该项目一大特色。项目坐落在常州高铁新城核心区内,占地1.46平方公里,重点围绕绿色建筑、75%节能率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小区、绿色校园等方面开展建设,打造了住宅、办公、商业等多类型的高品质绿色建筑,并配套了污水源热泵区域能源、综合管廊等绿色低碳基础设施。

在新龙生态湿地公园内,高铁新城智慧综合能源站1号能源子站已建成投运。智慧能源站一头连着常州江边污水处理厂,一头连接高铁新城,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清洁能源。二期工程能源母站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今年可实现并网供能。届时可满足高铁新城内480万平方米各类建筑的用能需求。据悉,未来三年,常州高铁新城还将再建一座能源中心站,等3座中心站全部投用后,将解决600万平方米楼宇供暖、制冷用能需求。“我们还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宜居智慧平台,比如,通过区域能源综合管理平台,可实现能源统一管控和运维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绿色宜居城区感知平台,可实现对宜居环境、健康舒适、智慧交通等指标的监测与展示。”杨宽荣说。据统计,该项目已建成绿色建筑93.20万m²,其中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100%。绿色建筑年节能量达到700.3万kW·h,折算标准煤约2086.89吨,年碳排放总量为8.15万tCO2/a,为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宜兴市东氿新城宜居街区更新项目在实施前精细开展了“城市体检”,发现了东氿新城服务设施老化、空间利用低效、缺少无障碍设施、消防通道被占用等“城市病”。项目负责人、宜兴市住建局市政建设管理处主任王俊说,该项目横跨2个居住社区, 根据体检发现问题,共实施改造52项。通过居住条件改善、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等,链合围墙内外空间,推动街区由“居住地”向“生活圈”转变。比如,通过增加小区出入口、跨河步行桥等方式,提升街区公共空间可达性。同时建设2公里健康跑道,串联起四个小区、三个公园、两个河道、一个广场,链合了街区空间。该项目累计改造1处家长等候区、1处羽毛球场;增设620米送学道、2200米无障碍滨水步道和15处休闲座椅;新增社区图书馆、咖啡馆和装配式儿童公厕,以及2处休闲健身场地和1处篮球场。改造后,街区环境蝶变,活力大幅提升。项目团队统计了北市河两岸一周人流量,发现从改造前31人次/小时提升至75人次/小时。

记者从江苏省住建厅了解到,截至目前,江苏共有15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共有60个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将发挥好获奖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努力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新成效,推动城市发展进一步提升品质、调整结构、完善功能,创建高品质生活空间。(白雪)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报客户端李俊杰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的通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城〔2022〕12号),经各
2024-03-15 12:36:00
百名知名设计师、专家学者齐聚巫山共话“巴山蜀水•美丽乡村”民居设计建设
...整治提升民居90栋,通过2年的保护发展,下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2023年下庄村成功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名录。下庄正是巫山狠抓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推动乡村
2023-11-30 18:38:00
我州3个村入选全国“和美乡村百佳范例”
...,做精做强烤烟、青蒜、万寿菊、中草药种植产业。探索人居环境提升“拆、清、整、建、种”五步法,实施“修旧如旧”“砌石围栏”等项目,开展文明乡风培育行动,一幅生态美、产业兴、农民
2023-12-25 03:23:00
辣椒产业更兴旺 美丽乡村更宜居
...后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为守护良好生态环境,六安市检察机关强化专项监督,共护蓝天碧水青
2023-05-14 16:02:00
从小秸秆里看见和美乡村大“丰”景
...得更远——如何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如何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生活品质?如何营造文明乡风,展现良好风貌……实践让问题有答案,范例让经验有载体,越来越多和美乡村正接连涌现。和
2023-11-24 05:05:00
“牛粪银行”带来的启示
...找到经济与生态二者的结合点,努力使产业兴旺、令环境宜居、让农民受益,广袤乡村就会成为宜居宜业和美家园。
2024-03-27 07:00:00
加快建设具有江苏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江苏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力有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2023年7月底,全省6个县、60个乡镇、673个村列入首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2023-11-02 04:44:00
苏州杨湾村获评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实现传统建筑风格与村落人居环境协调融合;通过改善环境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把美丽的环境资源
2024-04-12 02:38:00
江苏镇江: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谱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江各地结合自身规划,妥善安排项目施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民乡风培育,不断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度条”向前推进,为乡村振兴翻开喜人篇章。“规划”先行建设宜居乡村宜
2024-11-05 10:1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