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胡晓雪
近日,潍坊市滨海区和昌邑市陆续宣布公共自行车系统全面停运,相关退费事宜正在推进。今年来,潍坊市县市区多地按下公共自行车的 “暂停键”。曾被视为绿色出行典范的公共自行车,在运营多年后为何接连退场?潍坊中心城区内公共自行车的运营情况如何?
公共自行车“退场”
车辆老化、骑行率低是主因
据昌邑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消息,潍坊市昌邑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已于9月15日正式停止运营;滨海区则于9月7日提前发布通告,明确该区域公共自行车项目自9月21日起终止服务;而高密市早在2025年1月26日便已终止服务。目前,昌邑、滨海区、高密三地均已开启押金清退通道,市民可凭身份证、银行卡及押金收据,通过指定线下网点办理退款。
这一现象并非潍坊个例,公共自行车“退场”已在山东多市显现。东营市因车辆达报废年限,于2025年6月30日终止运营;烟台市4月启动公共自行车设施拆除工程,标志着服务正式落幕;临沂临沭县、兰陵县也先后于今年9月、去年宣布停运,莒南县千辆公共自行车低谷期日均仅十余次骑行。
对于停运原因,当地相关部门也给出了明确解释。
滨海区建设交通局工作人员表示,当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2013年投入运营,历经12年持续运转,车辆与设施已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加之滨海区人口基数相对较少,多数站点骑行率比较低,有些站点日均骑行量仅为个位数,最高也不过20至30辆,运营价值难以体现。
昌邑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解释:“昌邑市公共自行车已经运行了10年,从安全性等方面来看,已经不太符合要求了。”昌邑市共投放3500 辆公共自行车,建设191处公共自行车停放站点,该工作人员还透露,“此前日均骑行量能达到两三千辆,但由于车辆的老化原因,骑行量明显下降,夏天、秋天使用率还高点,冬天基本没多少人骑”。
停运地区 “最后一公里”
出行需求怎么满足?
公共自行车的初衷,是解决市民 “最后一公里” 出行难题。如今停运后,这一需求如何承接?
滨海区建设交通局工作人员表示,为填补公共自行车退场后的空白,目前已在滨海区投放1000辆共享单车。“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方式我们也是十分关注的,目前正在研究多种运营方式,像共享单车、电动自行车等,目前正在和相关单位协商推进,现正处于研究和决策阶段。”昌邑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人说。
从实际作用来看,共享单车承接空白后有两大显著好处:一是运营灵活性更强,能精准匹配需求;二是使用门槛更低,无需市民专门办理骑行卡,通过主流支付APP即可扫码解锁,减少证件审核、押金退还等流程,对日常短途出行市民更便捷。
但不便之处也不容忽视,管理与调度难题待解,若缺乏精细化运营,高峰时段热门点位仍可能 “一车难求”,闲置区域单车又易堆积占道,加剧市容管理压力。同时服务覆盖可能存在盲区,共享单车对老年人的适配程度也存疑,多数需通过智能手机完成注册、扫码、支付,部分老年群体因不熟悉数字化操作、无智能手机或担心支付安全,使用时多有不便,这是否对老年人不够友好?
公共自行车退场后,共享单车不能只满足年轻群体需求,更需补上老年出行的 “缺口”。老年人对短途出行的依赖度远高于年轻人,他们常需骑车买菜、就医,却易被数字化工具 “边缘化”。“最后一公里” 服务的核心是 “普惠”,若只覆盖部分群体,便失去补位意义。
中心城区升级公共自行车
让绿色出行延续
与县市区的 “退场” 不同,潍坊市中心城区内的的公共自行车仍保持旺盛活力。记者从潍坊市城市管理局有关部门获悉,自2013年10月投入运营,截至今年上半年,潍坊市公共自行车累计服务人次已突破4亿,当前共设有1475个站点、47500辆自行车,运营规模在全省同级地市中排名第一。
为何市区能 “逆势而上”?
“去年我们刚更新了1万辆新款公共自行车,新车更轻便,还增加了储物筐、反光条等实用设计。”潍坊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持续的设备投入是保持系统活力的关键之一。新款自行车在轻量化设计、安全性能和实用性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直接改善了用户体验。硬件设施的持续优化解决了公共自行车普遍面临的老化问题,避免了因车辆损坏导致的用户体验下降和安全隐患。
潍坊公共自行车推出的免费骑行政策也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针对市民节假日出行特点,系统调整了收费标准: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6:00-20:00不限时免费骑行,其余时间2小时内免费。
“周末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超市,2个小时之内免费,既方便又实惠。”家住高新区的刘女士表示,2小时内免费的政策设计精准覆盖了大多数用户的骑行需求。据有关数据显示,潍坊市民平均骑行时长仅为21分钟,远低于免费时限,意味着绝大多数骑行实际上都是免费的。这种公益导向的运营策略,增强了公共自行车相对于共享单车的价格优势,也保持了用户黏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