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耕海牧渔,“海上粮仓”种出新成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4 09: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社

藻、虾、贝、鱼、参……在福建广阔的海域上,“藏粮于海”是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借助海洋科研力量,“海上粮仓”变得更加殷实,更多水产品被摆上百姓餐桌。

走进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中华蛸育苗基地,在数个长方形的水泥池里,中华蛸挥舞着八只长而有力的触手在水中舞动,时而变换身体颜色,与环境融为一体。

“中华蛸,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八爪鱼,富含高蛋白和微量元素,具有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物转化率高和产卵量大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友芳介绍。

长期以来,尽管经过数代人的研究试验,但人工培育的中华蛸苗种仅存在于实验室,并未达到生产性规模,是业内公认的技术难题。因此,渔民只能从海区里捕捉野生中华蛸供应市场需求,造成渔业资源急剧减少。

人工培育中华蛸苗种,最难的在于饲料。2015年元旦伊始,朱友芳开始了第一批中华蛸苗种的育种和孵化,但5天之后全部死亡。历经四年实验发现,问题出现在饲料上。“中华蛸苗种的饲料并不是一成不变,不同时间阶段的苗种要喂养不同的饲料。”朱友芳说。

随着幼体人工饲料的投入使用,2021年4月,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中华蛸人工育苗及养殖中试,共育出中华蛸附底幼蛸114500只。在这过程中,试验团队选育了长得快、抗病能力强、耐高温的中华蛸苗种。“到了夏季,福建海域水温升高,中华蛸的生长水温不能超过28℃,所以我们选育了耐高温品种。”朱友芳说。

从去年6月中旬开始,朱友芳培育的中华蛸仅用半年,平均体重就达到1公斤以上,最重的达到4公斤。“幼体由浮游期向底栖转变过程成活率为80.3%,接下来,我们与企业牵头进行三方合作,推广新品种大规模养殖,促进水产养殖业结构调整升级,让更多渔民受益。”朱友芳说。

深耕碧海,渔歌高唱。莆田市唯一的三倍体牡蛎育苗基地也取得了三倍体牡蛎育苗突破,计划今年开始大规模养殖。“牡蛎,也称生蚝,分为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其中三倍体牡蛎由二倍体牡蛎和四倍体牡蛎杂交而来,肉质最为肥美。”莆田市海发水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骆文树说。

目前,三倍体牡蛎在我国北方养殖较为成熟,但南北海域气候条件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三倍体牡蛎苗种在南方海域养殖技术薄弱,品质不稳定,所以急需一种适合南方养殖的三倍体牡蛎。

为此,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中国海洋大学提供培育了8年的四倍体品种牡蛎,并与福建本地的二倍体牡蛎进行杂交,经过数代的选育,培育出三倍体牡蛎新品种,且成活率比之前提升了接近30%。“如今,我们实现了年培育三倍体牡蛎苗1万亩,企业有2000多亩的牡蛎养殖区,年产牡蛎可达6千吨。”骆文树说。

养殖品种不断“上新”,“海上粮仓”正不断丰富百姓饭碗。截至目前,莆田市已鉴定的鱼、虾、蟹、贝类769种,形成鲍鱼、花蛤、牡蛎、海参、海带、龙须菜、对虾等多条优势水产品产业带。(记者周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设海洋种业小镇,打造“蓝色粮仓”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建设海洋种业小镇,打造“蓝色粮仓”——泽库镇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威海海宽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效果图)。泽库镇位于威海市文登区最南端
2023-09-20 15:29:00
...”,闽东北“四市一区”积极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莆田市大力实施水产种业振兴与产业化工程,4家水产苗种企业通过省级水产原良种场认定,三倍体牡蛎育苗实验基地和试养殖基地建成。平
2023-06-02 08:54:00
...海念海经”,各色海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蓝色粮仓”丰收的背后,离不开对水产种苗的持续攻关研究。从高空俯瞰,宁德三都澳海面,渔排星罗棋布,这里是大型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国家
2023-06-16 08:05:00
渔业赋能“海味”经济
...身便可见一簇簇手掌大小的红棕色水母集结游荡。“这是莆田市首次引进大规模水母养殖,品种为红海蜇,两个月前一共投入5万只苗,克重约为8克,目前大的已有500克重,成活率超过80%
2024-01-07 07:44:00
科技活水兴渔富民
...化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网箱,开创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渔旅发展新模式。挖掘渔业生态养护功能和“以养为主”优势,有效扭转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
2023-01-12 05:05:00
滨海运河城市广西钦州“蚝情”万丈 小生蚝撬动大产业
...展示刚撬开的鲜蚝。记者 冯抒敏 摄钦州大蚝,学名近江牡蛎、香港牡蛎。据钦州地方志记载,北部湾海域钦州湾一带的渔民采蚝、制蚝、食蚝已有数百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当地开始人工养殖
2023-11-25 21:41:00
一尾鱼游出新质生产力
...发展。此时,距离海岸线10余海里处,生长于财金“海上粮仓壹号”养殖网箱的一尾尾三文鱼,正顺着吸鱼管道进入养殖工船,这标志着国内大规模深海养殖获得成功。岚山区拥有64 . 47
2024-05-28 10:19:00
...厂化对虾养殖基地,昔日的盐碱滩涂发展为现在的“海上粮仓”。黄河口大闸蟹品牌价值达26.12亿元,2022年3月份入选山东第一批“好品山东”区域品牌,是全省仅有的2个水产品品牌
2023-01-13 13:41:00
...现,它正在向深向远再澎湃。转型养殖,造就富饶“福海粮仓”霞浦的海带、宁德的大黄鱼、福鼎的鲈鱼、福清的鳗鲡、连江的鲍鱼、福州的鱼丸……渔博会现场,鲜活的渔获,喷香的美味,在视觉
2024-06-10 06: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