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为什么光速无法超越?根据相对论,是质量的存在所致,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预言了一种自旋为零,不携带电荷,产生后会马上衰变的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2023年CERN团队证实了其衰变为Z玻色子和光子,同年7月又计算出其质量125.11吉电子伏特,而就是由于这个粒子的存在,使得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会它产生作用从而得到质量,期间会发生降速。
尽管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是宇宙恒久不变的铁律,但科学家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依然向这条铁律发起冲击,如今,通过粒子对撞机,科学家已经能将质子加速到仅比光速慢每秒3米,而将电子加速更是能把这个差距缩小到每秒3.6毫米。当然,虽然看似差距微乎其微,但就和百米赛跑一样,哪怕再快0.01秒也是极大的突破,而要想追上光速,差每秒3.6毫米更是犹如鸿沟。
毕竟人类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在大自然面前,就和蚂蚁一样,例如,宇宙间的一些恒星在演化末期时发生的爆炸,还有中子星合并,这些天体活动所发出的磁场比人类制造的粒子对撞机的磁场能级更高了数十亿倍,理论上来说,应该很轻松就能将粒子加速到光速乃至超光速了吧,但事实却仍然没有。
大自然似乎很不愿意让物质的速度提升到光速,即使磁场能级达到了,但是当粒子被施加的能量达到5×10^19电子伏特,此时粒子的速度为每秒299792457.999……(小数点后21个9)公里,距离光速(精确值每秒299792458米)真的就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但就是差了这一口气,早期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背景辐射就会前来“阻挠”,当被粒子穿过时,背景辐射会与其发生作用生成中性π介子,使粒子必然会丢失一些能量从而将至GZK极限值也就是5×10^19电子伏特以下。
大自然究竟缘何要把宇宙极限速度划定在每秒30万公里?它难道是在怕什么吗?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第一个就是基于相互作用的事物交互必然存在速度限制,否则就没有演化过程了,试想一下,若光速被解除了限制,电磁作用演化荡然无存,所谓奇点也就爆不开了,跟光速相关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完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光速可以说就是宇宙的标尺,就是基本单位,如果光速发生变动,说不定基本粒子的质量,种类都会改写。
第二就是虚拟宇宙论,比如我们常说的波粒二象性,是否可以解释为,“主机”运算能力没办法同时处理这么多粒子,为了加快运行速度,甚至并没有在程序中准确计算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一类物理量的确切值,只是算了个概率,反正大尺度下不会有太大问题。当真有什么函数要调用位置数据时,就按概率随机返回一个值。
于是就分优先级,用不同大小的网格算不同尺度的东西,没被观察到的就先用概率密度函数混过去,被观察到的时候再返回来算出具体的数,观察者远处的3D场景用粗糙的线条和贴图,近处的场景用细致的线条和贴图。
而光速就好比是主机的性能上限,处理器根本无法超越这个速度运行,时间膨胀效应认为物体速度越接近光速,时间就越慢,和处理器接近极限的高负荷运算导致系统卡顿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想问了,那“上帝”什么时候升级他的主机呢?然而升级主机却需要关机,一关机我们都玩完,可能不删档或许会没事,但你能保证他升级主机的时候不连硬盘一起换了?不过令人告慰的是,“上帝”应该不会升级他的主机,因为如果真有一个“上帝”造了这个主机,那么他存在的那个主机也是制造的,估计“上帝”也会发问:“是谁虚拟了我这个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0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