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河北磁县
农技员包村联户提供科技服务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镇南来村的麦田里,微风拂过、麦浪滚滚,种粮大户赵桂虎对小麦丰收信心满满,他的麦田早已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了“一喷三防”作业。“我们喷洒的药液,是杀虫、杀菌和叶面肥的‘三合一’,能够防虫、防病、防干热风。”赵桂虎说,他种植了600余亩小麦,往年都是雇人背着药箱喷药,辛辛苦苦顶着太阳作业,还会踩伤麦苗,如今用无人机在距离麦田2到3米高处进行喷洒,药液能够随着下压风场精准地附着在小麦植株上。
针对小麦病虫害易发高发的形势,该县启动粮食生产“科技壮苗”行动,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组、农民合作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统一组织,在11个乡镇设立了农业技术服务站。同时,磁县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选派262个农业技术员实行挂牌承诺服务,让农户看得着、能学会、用得上,切实落实好小麦“一喷三防”各项技术措施,坚决打赢“虫口夺粮”攻坚战。
对于磁县讲武城镇朝冠村种粮大户王振科来说,植保无人机是自己种地离不开的“好帮手”。在农业技术员的帮助下,调配好的药剂会被灌入无人机箱里,在手机上设定好程序后,无人机根据信号指示系统,按照规划路线准确完成作业。“及时喷洒后,药液有充足的时间被麦穗、叶片完全吸收,作业效果会更好!”王振科高兴地说。
“今年,我们又购置了多光谱无人机,对作物、土壤、施肥以及灌溉等进行数字化管理,根据不同麦苗的状况,做到即时诊断,精量用肥用药,从而节省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同时也减少农药的使用。”磁县天道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淑芹说,无人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百倍以上,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劳作已成为共识。
“我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全面掌握小麦条锈病、麦蚜等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及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通过科学的技术监测和分析对本县农田实施‘靶向施药’,农技人员每天深入到田间地头,对农户们进行‘零距离、面对面’技术指导,适时开展科学防控,减轻病虫危害,确保夏粮丰收。”磁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李树洋说。
据了解,磁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53万余亩,粮食总产量21万吨以上,全县农业机械保有量约6.5万台,农机总动力达到71.57万千瓦,新型播种机、耕作机、收获机及精量播种、施药施肥等农业机械化综合使用率达到87%以上,是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0 0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