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家竞相破解大型语言模型背后的谜团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8 02:4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ChatGPT如何“思考”——

科学家竞相破解大型语言模型背后的谜团

科学家竞相破解大型语言模型背后的谜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技创新世界潮】

◎本报记者 刘 霞

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发布了其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4o,人工智能(AI)领域再起硝烟。

尽管AI一词已很普及,但其内部运作方式仍像黑箱操作一样,是一个谜。因为AI依赖机器学习算法,而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使用模拟人脑结构的神经网络,信息在不同神经元间传递,以人类不易理解的方式内化数据,缺乏可视化和透明度。

这个问题对ChatGPT等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尤其严重,部分原因在于它们规模庞大,有些LLM拥有数千亿甚至上万亿个参数。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15日的报道中指出,为洞悉LLM的黑箱操作,科学家正对AI系统进行逆向工程。他们扫描LLM的“大脑”,以揭示它们在做什么、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等谜团。

谈话疗法

由于聊天机器人可以进行对话,一些研究人员就让模型自我解释,以了解其工作原理。这种方法类似于心理学中使用的“谈话疗法”。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蒂洛·哈根德夫表示,人脑和LLM都像是一个“黑箱”,而心理学有能力研究它。

去年,哈根德夫发表了一篇关于“机器心理学”的文章。他认为,通过将LLM视为人类主体,让其参与对话,可以阐明其复杂行为。

面对复杂问题,人类在潜意识里会进行分步骤推理。受此启发,谷歌团队2022年引入了“思维链提示”,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其“思维”的方法。

简单来说,思维链提示是一种特殊的上下文学习。不同于标准提示只给出输入—输出,思维链提示还会额外增加推理过程。

该方法在GPT-3等三个大型语言模型上都得到了验证:对比标准提示,新方法在一系列算术推理任务上的准确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但美国纽约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LLM并没有利用思维链的推理能力,它只是偷偷加了计算。

美国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戴维·鲍表示,尽管以研究人类的方式研究LLM有点奇怪,但两者的行为却以令人惊讶的方式重叠。在过去两年里,许多科学家将用于人类的问卷和实验应用于LLM,测量了其人格、推理、偏见、道德价值观、创造力、情绪、服从性等。结果显示,在许多情况下,机器能复制人类行为。但在有些情况下,它们的行为与人类行为不一样。例如,LLM比人类更容易受到暗示,其行为也会随着问题措辞的不同而发生巨大变化。

脑部扫描

一些科学家从神经科学领域汲取技巧,以此来探索LLM的内部工作原理。

为研究聊天机器人是如何进行欺骗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家安迪·邹及其合作者询问了LLM,并观察了它们神经元的激活情况。邹指出,这有点像对人类进行脑部神经成像扫描,也有点像使用测谎仪。

研究人员多次让LLM撒谎或说实话,并测量了神经元活动模式的差异。然后,每当向模型提出一个新问题时,他们都可以观察其活动,并判断答案是否真实。在一个简单任务中,该方法的准确率超过90%。邹表示,此类系统可以实时检测出LLM不诚实行为。

鲍及其同事则开发了扫描和编辑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的方法,包括一种他们称之为因果追踪的技术,以确定AI“大脑”中以特定方式回答问题的部分。

鲍指出,人工神经网络的好处在于,可以在它们身上做神经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实验,比如可以观察每一个神经元、运行数百万次网络、进行各种疯狂的测量和干预,且做这些都不必获得同意书。

打破不可解释性

邹和鲍等人提出LLM扫描技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概念或事实归因于潜在的神经表征。还有一些科学家则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即观察神经元并询问它们代表什么。

神经元的不可解释性,一直是AI领域的“老大难”问题。2023年,来自Anthropic公司的一个团队提出了一种方法,成功将512个神经元分解成了4096个可解释特征,从而让其具有了可解释性。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这一方法很有可能克服AI不可解释性这一巨大障碍。一旦人类了解LLM工作原理,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其是否安全,从而决定它是否应该被社会和企业采用。

不过,邹表示,尽管这种方法很有价值,但不太适合解释更复杂的AI行为。

尽管研究人员仍在努力弄清楚AI如何工作,但人们越来越达成一致意见:AI公司应该努力为其模型提供解释,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法规来执行这一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家新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理、天文学和哲学问题。然而,就在不久前,一群勇敢的科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技术和仪器,揭开了宇宙起源的一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引发了无数科学界的讨论与热议。新理论的背景介绍
2023-10-31 15:12:00
一些人在ChatGPT中瞥见了AGI 另一些人:啥也不是
...医学院考试中的表现来推广 GPT-4,但研究人类智能方面的科学家表示,GPT-4 的卓越能力在关键方面与我们人类不同。众所周知,模型倾向于编造事实,但围绕这点也存在很大分歧。
2023-05-11 14:32:00
纽约大学教授 Nature 发文:为了科学界的未来
...作为一名正在使用并教授如何使用这些模型的政治和数据科学家,我认为学者们应该保持警惕,因为目前最受大众追捧的语言模型仍然是私有且封闭的,即由公司运营,他们不会披露基本模型的具体
2023-05-10 15:10:00
...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胎儿在子宫内踢腿的原因终于被科学家解开了。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这种自发动作有助于它们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其中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控制
2022-12-30 01:02:00
...茂松表示,三五年内有望破解智能涌现之谜理解并超越大模型需要数学“应战” ■本报记者 许琦敏瓦特改良蒸汽机后大约100年,热力学三定律才阐明其机理。眼下,Chat
2023-07-26 06:00:00
...究成果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机器智能》,为科学家们解开动物社交行为的奥秘带来了新的视角。动物社交行为一直是神经科学探索的难题。想象一下,当鸟儿群集并同步起飞时是如何无
2024-01-11 04:04:00
科学家打造多模态模型,7B和1.3B小模型均开源,可部署手机等终端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DeepSeek-AI 团队针对多模态大模型展开了深入探索。选择这一研究方向,背后有着多重考量。最初,该团队围绕是否聚焦于多模态生成、多模态理解、或是两者的统一
2024-04-10 10:25:00
飞船传来的深思照片:239亿公里的旅程为何令人类深感思索不已?
...又不禁沉浸在一种深思的氛围中。这个问题困扰着无数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普通大众:为何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如此引发思考?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宇宙是一个无尽的蓝海,充满了神秘和未知。而星系
2024-02-20 10:16:00
小米大模型交成绩单
...队负责人,曾任东芝研究院研究员、微软工程院高级语音科学家、微软小冰首席语音科学家及语音团队负责人等职位。紧随其后,雷军于4月14日晚间在微博发文,首度谈及小米对大模型和AIG
2023-08-11 21:0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