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济南大学教授胡晓农:探寻地下水的奥秘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10-14 11: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近日,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胡晓农教授牵头申报的《岩溶流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实验及模型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标志着他在岩溶水循环与碳循环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该项目面向我国岩溶地下水供水安全及“双碳战略”国家需求,通过开展野外物探及示踪试验、室内原岩刻板及微观可视化实验、流域水-碳循环数值模拟等研究,揭示岩溶水动力–碳酸盐岩溶蚀沉淀–微生物互馈机理,建立岩溶流域水–碳循环耦合模型,实现岩溶地区碳通量精准计算,支撑国家“双碳战略”实施。

济南大学教授胡晓农:探寻地下水的奥秘

“近年来,济南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致力于提升学校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胡晓农教授团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济南大学校长刘宗明介绍说。

从普渡到济大:不懈求索的科研之旅

从普渡大学到济南大学,胡晓农教授的科研之路跨越了半个地球。1996年,胡晓农教授在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并成为喀斯特研究中心主任。他一直致力于地下水动力学、随机水文地质学、喀斯特水文学及生态过程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突破性的进展。

胡晓农教授怀着满腔热忱回到中国,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先后担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2010-2015年),创办了暨南大学地下水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并担任院长(2015-2020年)。2020年,胡晓农教授加入济南大学,担任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继续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国内地下水科学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凭借卓越的学术成就,他获得了多项国际与国内殊荣,包括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美国内华达沙漠研究所Peter B. Wagner Medal of Excellence、中科院卓越成就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个人)、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

创新与突破:广义达西定律与菲克定律的奠基者

胡晓农教授的科研生涯始于对地下水动力学的深刻研究。在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便以创新性的思维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束缚,提出了广义达西定律和广义菲克定律。这一开创性成果揭示了地下水渗流和污染物运移中的尺度效应和迟后效应,对现代地下水渗流理论和污染物弥散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理论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也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美国雅克山核废料填埋场的环境评估项目中,胡晓农教授首次将随机理论应用于大规模环境工程,准确预测了核素在地下水中的运移与转化,推动了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面向未来:破解岩溶水循环与碳循环的难题

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动力学和碳汇研究是全球水循环与碳循环研究中的重大挑战。胡晓农教授带领团队,对岩溶地下水进行了长期的监测和模拟研究,成功研发了“岩溶双重水流模型”,团队成员基于该模型开发了Modflow-CFP软件。这款软件被美国地质调查局纳入标准软件库,广泛应用于全球的岩溶水资源管理和研究工作中。

在研究过程中,胡晓农教授团队不仅揭示了岩溶地区水动力学的复杂机理,还深入探索了碳汇与水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岩溶碳汇领域的多个空白,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碳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年,胡晓农教授牵头申报的《岩溶流域水—碳循环耦合机制的实验及模型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标志着他在岩溶水循环与碳循环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项目以我国西南典型岩溶区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开展野外物探及示踪试验、室内原岩刻板及微观可视化实验、流域水-碳循环数值模拟等研究,揭示岩溶水动力–碳酸盐岩溶蚀沉淀–微生物互馈机理,建立岩溶流域水–碳循环耦合模型,实现岩溶地区碳通量精准计算。

未来,胡晓农教授将继续深入研究地下水与碳循环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碳中和背景下,地下水的可持续管理与碳汇效应将是他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他的科研团队将继续以创新的监测和模拟技术为支撑,推动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全球碳排放的有效控制,为人类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

“胡晓农教授及其团队是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重大问题攻关能力的高水平优秀科研团队,主动‘走在前、挑大梁’,学校大力支持其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挑战关键核心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服务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刘春华说。

(稿件来源:济南大学 文/刘珂珂支传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下泉城”畅享“地铁时代”
...设方式,线路设计避开泉水核心区,避让泉水通道,确保地下水不受影响。据了解,济南轨道交通规划阶段,始终坚持“保泉优先”的理念,前期联合省内水文地质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泉水精细化探测
2024-12-11 18:29:00
高质量发展山东行|穿山跨河保泉!济南轨道交通建设的“数”与“智”
...山余脉,北居黄河之滨,地质结构多变。地层富含高水压地下水,有超高强度灰岩,地质软硬不均,存在千佛山断裂带,无影山凸起,复杂的地质条件成就了济南的七十二名泉,但也给轨道交通建设
2024-12-01 12:31:00
...日讯前不久,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在济南大学成功举办,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及部分其他地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黄河流域水安
2024-02-18 15:42:00
打造“城市友好型”工地 持续创建“双满意”工程
...通讯员 桑建平 张自强2024年5月18日上午,“党建引领建功济南地铁 创先争优建友好型工地”党建主题活动在中国中铁上投建分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山东大学站成功举办。济南市历城区
2024-05-19 21:32:00
探究收银机奥秘 济南高新一实验学子生活课堂开课啦
为丰富学子假期生活,济南高新一实验学生共同体追光一班四组的6名同学,在家长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三引导共同体活动。此次活动借助学生张雷蕾家长在收银机厂家工作的便利,为
2025-02-08 14:27:00
泉涌人生|济南科睿安韩琳:交叉学科研究铸就医疗技术的跃迁
记者 赵清华编者按:济南,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文化与创新的汇聚之地。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涌动,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积极搭建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
2024-02-18 18:59:00
“济水之南”乡愁浓 北京林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槐荫掠影
...湖水库的济西国家湿地公园,拥有玉符河、玉清湖水库、地下水等水系水资源,形成天然湿地,生态资源得天独厚。据介绍,湿地内港汊纵横,水流清冽,交织形成近100座大小岛屿。水生植物丰
2023-09-11 11:31:00
“科普同行,点亮童年”山东大学第一幼儿园举办科技节系列活动
...控车、井字棋(三子棋)对弈机器人等科技展示;邀请了济南市科技馆的技术人员为幼儿带来精彩的花样气体干冰、干冰烟雾、干冰吹泡泡等科技秀;同时邀请专业科技人员提供材料支持,引导幼儿
2024-09-24 15:14:00
济南大学教授葛金田:打通物流经济的“任督二脉”
日前,济南大学葛金田教授申报的“山东省‘十五五’现代流通体系新业态新增长点研究”入选山东省“十五五”规划重大课题,这是葛金田教授致力于服务山东省物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4-07-15 16:2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