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3:32: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曹参

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明神宗万历皇帝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曹参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从而缔造辉煌。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明神宗万历皇帝的无为而治,却是真的什么也不做,“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将国事置之度外,怎么能不衰亡呢?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二人的“无为而治”大相径庭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便可见一斑。

Ø江山社稷以民为本,对待子民的态度冥冥中早已注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众所周知,秦王朝统治下实行严苛的刑法,沉重的赋税,繁多的兵役徭役等等,这些暴政让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曹参正生于秦朝暴政时期,乃一介平民,即便是当上了沛县狱吏,也难逃被欺凌压迫的命运。因而来自民间的曹参深知百姓疾苦,更能体恤民情,将子民放在心上,爱民护民。

因此,曹参在任齐相和汉相之位时,以民为本,采取清静无为的方法治世安民,“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也得以稳定的发展。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百姓安居乐业

相形之下,明神宗自幼生在帝王之家,终日锦衣玉食,而且一生都待在皇宫里,而唯一的一次出宫竟是去十三陵看自己的墓地。这位从未微服私访,巡视民间的皇帝两耳不闻民间事,怎么可能为百姓造福呢?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十三陵

此外,明神宗在亲政之后便暴露了贪财享乐的本性,任用宦官充当矿监和税监大肆横征暴敛,大兴土木,置子民的生死于不顾。据《明史》记载,公元1601年,七品官田大益给皇上的奏章里批评皇帝是“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由此可见,明神宗只顾自己锦衣玉食,纵情享乐,根本不在乎子民的生死疾苦。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剧照)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曹参采取各项措施让百姓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百姓自然会拥护爱戴,而明神宗不仅政事不作为,还胡自妄为,百姓岂有不反之理。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百姓反抗

Ø天道朝纲是决定国家兴衰的终极因素

曹参自追随沛公刘邦开始,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但曹参却从不居功自傲,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担任齐国之相时,曹参厚礼诚邀盖公,并采纳其建议,按照黄老“无为而治”的办法制定各项政策,重用一批持重爱民的官员,朝纲清正,社会管理井然有序,因此齐国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盖公

萧何去世后,曹参被任命为汉朝丞相,他坚持黄老的无为之术施政。曹参秉承萧何所制定的《汉律九章》,丝毫未变,历史上称颂为“萧规曹随。此外,曹参对现任的官员职位保持未变,对他们的职权从不干预,使得朝堂上下人心安稳,朝政按部就班,没有丝毫的波动。曹参的无为之治为开创“文景之治”下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基础。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相比而言,明神宗年幼即位,在张居正的辅佐之下,也曾励精图治,使得明朝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开创了“万历中兴”。但是在亲政之后,明神宗却对死后的张居正进行清算,对其断棺戮尸,籍没家产,将张居正在位时重用的官员罢黜殆尽,废止张居正实行的改革新政。明神宗就这样亲手埋葬了“中兴”盛世,致使明朝走上了由盛转衰的道路。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万历中兴

此外,明神宗借病从此不上朝,竟长达28年,将他的“无为之治”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称“六不皇帝”,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l不郊:即不亲自郊祭天地。古代君王拜祭天地,祈求得到上天的护佑,乃是皇帝的头等大事,万历皇帝却丝毫不顾。

l不庙:即不去祭祀宗庙、太庙,将祖宗礼法抛之脑后。

l不朝:即不上朝,不理朝政,不问政事,长达28年,真是空前绝后啊。

l不见:即不接见大臣。对于大臣们的请见,一概不予理睬。

l不批:即不批示奏章。大臣们的奏章得不到批示,又不敢擅自做主,整个中央机构形同虚设。

l不讲:即不参加经筵讲席,不学习经史,不探讨治国良策,国家岌岌可危呀。

更为甚者的是明神宗的不作为导致了官员空缺严重,而且官僚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发生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这样败坏朝纲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曹参无为而治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明神宗的所作所为正如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所说:“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明神宗如此消极怠政,上行下效,政务荒废,朝纲混乱,明朝已名存实亡了!

总而言之,天子若勤政爱民,则社会安宁,国力昌盛;天子若怠政欺民,则社会动荡,必然衰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称为明朝第一首辅的他,究竟因为什么被抄家
...称为明朝第一首辅的他,究竟做了什么,最终惨被抄家。张居正是明末最大功臣,也是明代唯一一个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因为他的新政,让明朝迎来“万历中兴”。但在他死后,竟被明神
2022-12-19 19:29
明神宗朱翊钧的沉浮:从勤勉明君到沉湎酒色的皇帝
...神宗朱翊钧;提起朱翊钧似乎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说起张居正,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在神宗支持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
2023-10-12 22:38:00
盘点明朝立国276年创下的八大盛世
...年,低调淡泊的他实行“垂拱而治”,在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辅佐下,革弊施新,发展经济,开源节流,取得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成就。特别是实行隆庆开关,打开国门鼓励中国商人
2023-04-22 11:20:00
揭秘明神宗朱犊钧,稳固皇权的三大策略
...他是一个极度贪婪爱财的人明神宗在位的前10年,因为有张居正的辅佐,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中兴的局面。张居正去世后,20岁的明神宗才算真正地掌握大权,
2024-02-27 02:46:00
明朝宦官冯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对“鹤立鸡群”。作为一位明朝的改革家,冯保与首辅张居正结成政治盟友。他与文臣关系融洽,展现了一种特殊的宦官立场。然而,聪明才智和权谋手段虽然让他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却也埋下了
2024-04-18 16:54:00
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与东林党的崛起
...利的其他派别,自然观感更好。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频发,张居正去世后各项改革新政被废几乎每个朝代的后期都会陷入政治腐败的漩涡,官僚系统内部出现的诸多问题和隐患逐渐迸发,将本就行将就
2023-12-12 15:02:00
...,次年改元万历。登基初期,面临内忧外患,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万历朝新政。亲政初期,他勤于政务,在军事上发动了“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哱拜叛乱和杨应龙叛乱,对外帮助朝鲜击败侵朝日
2023-10-21 15:56:00
他用一句话扳倒当朝首辅,也因一句话得罪皇帝
...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至此冯保内侍李太后,外与张居正联盟,权倾一时。说起来简单,但是冯保为夺得司礼监掌印之职,坐稳顾命大臣之位,可谓是经历了血雨腥风,就连隆庆时期的首辅高
2023-07-27 14:38:00
为了弥补没当上太子的遗憾,他尽情挥霍导致天下大乱
...多良田,还不知足,继续大开口。他要求将没收的前首辅张居正的家产给自己,要求江都到太平沿江的杂税和四川的盐税、茶税给自己,要求在洛阳设店销售。然而所有一切,不管合不合规矩,有没
2023-05-08 18: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