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顾风:没有大运河,何以中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11 09:5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黄钰

“申遗不是终点。”2024年6月29日,扬州博物馆报告厅,观众们冒雨前来,聆听一场关于大运河的讲座,主讲人是顾风。

“祝贺,中国!”2014年6月22日,卡塔尔多哈,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顾风现场打电话回国报喜。

顾风,原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现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扬州“双博馆”名誉馆长,2005年起投身大运河申遗和遗产保护工作。如今,虽已年逾古稀,谈起大运河,他言语中仍满是热情。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顾风:没有大运河,何以中国

顾风在办公室翻阅资料。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扬州是大运河的长子”

2007年,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挂牌成立,由扬州牵头,以城市联盟的形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是扬州?

扬州瘦西湖附近,有一条邗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第一次用人工的方式沟通了江淮两大自然水系。《左传》将此记载为“吴城邗,沟通江淮”,大运河2500年的历史由此计起。

此后,邗沟经历代改造变迁,融为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顾风说,这也是扬州被称为“大运河原点城市”的由来。

“扬州是大运河沿线一个‘通史’式的城市。”顾风说,自邗沟起,大运河的每个重要发展阶段都有扬州的身影,“成为一条有序列的历史运河谈何容易?我们现在还能指认,一段河道,它的前身是什么、哪个朝代的,这是很独特的”。

“扬州和大运河共生共长,兴衰与共。”顾风说,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大运河扬州段在漕运、农业灌溉等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顾风:没有大运河,何以中国

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一角。人民网记者 黄钰摄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顾风表示,独特的地理位置,让扬州很早就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走廊,“以戏曲为例,在京剧和昆曲的发展过程中,扬州是不可缺少的舞台”。

“到今天,京杭运河扬州段还有3到4亿吨左右的年船舶通过量。”顾风说,扬州充分展现了大运河“活态”的特征,“回过头来看扬州跟大运河的关系,可以说是大运河的长子”。

“保持活态就很了不起”

世界上著名的运河和水利工程不止一处,大运河有何特别之处?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在顾风看来,大运河及其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等方面。

我国自然河流多为东西向,一定程度上对南北向的往来形成了屏障。“南北向的大运河沟通了几大水系,同时也把区域文明的边界打破了,客观上为实现大一统、巩固封建统治创造了条件。”顾风说,“这是大运河最直接、最基础的作用。没有大运河、没有大一统,何以中国?”

大运河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工系统及其产生的综合价值方面。顾风介绍,大运河整体的水工系统由一系列工程组成,有补水的、泄洪的、调节水位行船的等等。

“英文单词里的The Grand Canal,特指中国大运河,这是独一无二的词。”顾风说,从地理跨度、时间跨度、功能作用和保持至今的“活态”特征上看,大运河都是独特的,“抛开其他,仅仅是活着这一点,就很了不起啦!”

“申遗不是终点”

“祝贺,中国!”

十年前,卡塔尔多哈,一锤定音。现场的顾风“有点懵”,他努力让大脑动起来,思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要报喜,马上把消息传回国内。

“会场外面是一个比较大的前厅,空荡荡的,唯东北角有一把靠椅。我就坐在这个地方。手机拨通以后,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回忆起这一刻,顾风眼泛泪光。

时间回到2005年,扬州市积极参与大运河申遗,时任扬州市文物局局长的顾风投身其中。从对扬州的运河遗产进行摸底,到与多个城市竞争、争取到牵头机会,再到协助其他城市进行遗产普查、生态整治和申遗规划,顾风几乎把大运河沿线走了个遍。

前往多哈参会前,顾风写下几幅书法作品,打算送给同行代表留念,其中一幅是“梦想成真”。“合影环节,我们准备的横幅找不到了,就拿着这几幅字拍了照。”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顾风:没有大运河,何以中国

顾风(左三)在会场合照留念。受访者供图

“申遗不是终点。”顾风认为,未来,一方面要加强历史研究,继续做好对现有遗产段落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近大运河。

“我希望它变,也希望它不变。”谈起对未来大运河的设想,顾风说,“后代的智慧肯定超乎想象,但我希望它的核心价值以及和城市的紧密联系不变”。

相关报道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通江达海 运河巧工济天下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护我安澜 运河新景映欣颜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水润华章 运河古韵涌新潮

行走大运河|流动的大运河有多美?

行走大运河|淮安:大运河上的“换乘点”和“质检站”

行走大运河|千吨货船如何通行?看苏南第一闸

行走大运河|来自江都水利枢纽的用电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1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 | AIGC:运载千秋 皖韵悠长
...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和宿州市埇桥区、灵璧县、泗县的隋唐大运河安徽段曾经“扼汴河咽喉,当南北要冲”发挥着南粮北运、商旅交通、军资调配等重要作用也造就了沿线城镇桥上人流如织 商贾云集
2024-06-24 10:09:00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4日讯 绵延近3200公里的中国大运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三十八届
2024-07-04 13:05:00
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扬州启动。“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中国诗词大会小选手们在活动现场斗诗大运河。
2024-06-24 19:52:00
编者按: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沿着大运河看安徽,这条来自老祖宗的历史之河,穿越古今,纵贯南北,潺潺流淌,连缀起了安徽的“前世今生”。透过一条河,读懂何以中国,回答何以运河?安徽
2024-06-30 22:18:00
...场,用原创的京东大鼓和天津快板,说唱他们眼中的中国大运河和中国文化。
2024-06-26 20:43:00
一条大运河,日与夜,春夏和秋冬……沟通南北,串起古今。水脉连着文脉至今,大河润泽百姓至今。谨以此片献给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编辑:王超】
2024-06-29 15:13:00
...场,杨杰伟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家的日子就像这条大运河一样,越跑路越宽!”
2024-06-28 18:49:00
...景穿过一座座不同的桥看见一条不一样的运河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10年来,运河两岸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申遗成功为古老的大运河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编辑:王超】
2024-06-29 14:43:00
2014年“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十年来,奔流不息的运河水哺育着新一代人的成长,也焕发着时代的新机。这条凝结着千年智慧的“时代长河”为什么被称作“致富河”、“
2024-06-29 13:0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细“治”入微丨凉亭夜话
大河网讯凉亭之下,干群围坐,灯火可亲;围炉夜话,乡音织锦,民心可鉴。在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经常可以看到干部群众围坐夜话
2025-08-15 06:11:00
全国生态日|贵州安顺:山水相依 “绿富”同频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安顺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与富民相结合,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美丽图景在安顺大地愈加清
2025-08-15 07:05:00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07:05:00
南报网讯(黄伟)8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城市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2025-08-15 07:11:00
奥体中心周边将释放超1万个车位比赛当天,有商场给盐城车主免费停车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昨天记者了解到,8月17日“苏超”当天
2025-08-15 07:42:00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举办用纯真童声咏唱爱国之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1942年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8月17日,“苏超”南京队将主场对阵盐城队。为进一步推动赛事经济,将球迷文化转化为沉浸式空间体验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祝东秀)近日,省委党史工办联合设区市党史部门,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为依托,遴选推出13条抗战主题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
2025-08-15 07:43:00
村里的“幸福小院”开餐啦
8月14日中午,老人们在高淳区金山下自然村的助餐点享用午餐,工作人员贴心地端上饭菜。当日,该村的“幸福小院”助餐点正式启用,每天将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通讯员高晓平
2025-08-15 07:43:00
南京推出盐城市民及“苏超”球迷专属“文旅大礼包”票根=通行证,吃住游玩“嗨”起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本周末
2025-08-15 07:44:00
江苏南京: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
“天空之镜”等“顶流”景点火爆出圈,上半年游客量超百万人次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石臼湖“天空之镜”景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胡英华 通讯员颜夏男郭小清杨国栋盛夏时节
2025-08-15 07:44:00
江心洲成立消防快处队
8月14日,江心洲街道洲岛家园、和园、兴园等3个社区的消防快速处置队正式授旗成立,标志着江心洲在安置房社区实现初期火灾“快反快处”力量全覆盖
2025-08-15 07:44:00
交通部门发布“苏超”赛事期间运输保障方案地铁延时运营,开通2条球迷接驳公交专线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昨天,南京交通部门联合多部门发布赛事期间交通运输保障方案
2025-08-15 07:44:00
“晋韵华章”主题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主题活动8月至9月举行,其中的“晋韵华章·文旅共生”系列活动在太原古县城进行,创作团队可签约太原古县城为拍摄地
2025-08-15 07:58:00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太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5年)实施方案》。其中提出,逐步开放城市各级各类绿色空间,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
2025-08-15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