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央广网郑州2月13日消息(记者 夏莎)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在喜庆热闹的鞭炮声中,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来到博物馆过“文化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推出的《巧手做“鞭炮”“红包”送祝福》《甲辰龙祥——历代考古出土龙形文物图片展》《“商都品礼——2024新春书院街墓地出土商代青铜酒礼器特展”》等多彩新年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其中。
博物馆里过大年(央广网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供图)
“来这里领取参与票,去二楼就可以制作你的‘鞭炮’和‘红包’了!”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不一会儿,手工DIY“鞭炮”和“红包”的会场就坐满了人。这次手工制作的材料是博物馆发放的“半成品”,主要由无纺布材料组成,需要参与观众通过粘贴、固定、穿线等制作流程,来完成最后的创作。
“以前从来没做过这些,第一次体验,感觉还挺新奇的。”正在制作“红包”的市民一边开心地和他人交流,一边忙着做手里的“红包”。“你这‘龙’的眼都贴歪了”“你这串鞭炮做得真像!”欢声笑语中,逐渐有参与者完成了手工制作,并在出口领取了龙年钥匙扣、书签、龙年纪念印章、博物馆手提包等精美礼品。
博物馆里过大年(央广网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供图)
博物馆工作人员李承阳介绍:“鞭炮和红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市民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还能在博物馆营造出热闹、愉悦的参展氛围,非常有意义。”
博物馆里过大年(央广网发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供图)
为迎接农历龙年的到来,博物馆还举办了《甲辰龙祥——历代考古出土龙形文物图片展》以及《商都品礼——2024新春书院街墓地出土商代青铜酒礼器特展》等展览。在历代考古出土龙形文物图片展中,形式各样的“龙”在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和画像砖、瓦当、石雕上浮现,主办方以图片的形式搜集了以河南为主、全国各地出土的“龙”形文物,展现在观众面前。
书院街墓地出土商代青铜酒礼器特展展出的青铜器文物,同样引人注目。展柜中,一件件精致的酒礼器排列有序,铜觚、铜斝、铜爵、金泡穿越千年历史与前来观展的市民见面。该博物馆讲解员刘晨雨说,本次展出的书院街墓地文物,是和著名的“金覆面”在同一个遗址出土的,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新年第一天展出,十分值得打卡、留念。接下来,“考古人讲考古”、体验非遗面塑、“龙年耀龙灯”等精彩活动还将在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馆陆续举办,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3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