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在承德县五道河乡十一道河村,有一位名叫唐金的农民,他用勤劳的双手和满腔的热情,为村中的承平宁抗战纪念馆垒起了一道坚固的护坡。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
据了解,唐金今年53岁,平时打点零工做点小买卖。家中有一位80多岁的母亲和一个刚上大学及一个在读六年级的两个孩子。唐金文化程度也不高,平时说话结结巴巴。但他非常热心,十几年来纪念馆不论大小活只要他知道就主动来给干。他告诉记者说,纪念馆里陈列着许多当年抗战时期的文物和照片,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村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然而,由于年久失修,纪念馆周围的护坡已经出现了多处破损,这不仅影响了纪念馆的美观,也威胁到了纪念馆的安全。
“看到那些破损的地方,我心里就难受。”唐金说,“我是这个村子的一分子,我不能眼看着这些历史的痕迹就这样消失。”于是,他毅然决定垫资为纪念馆垒护坡。为了完成这个工程,唐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带上工具,雇来钩机和人员,来到纪念馆开始忙碌。挖土、搬石、砌墙,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认真和专注。他的双手被磨得起了泡,但他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坚持着。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唐金终于为纪念馆垒起了一道长70米、高2.5米的坚固护坡。这道护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地保护纪念馆免受风雨侵蚀。村民们纷纷表示,唐金的这一举动让他们深受感动,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这段历史。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唐金谦虚地说,“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记住这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他的话语虽然朴实无华,但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本报记者 郭宏伟
通 讯 员 彭兴旺 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