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交叉研究隐形阻力在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05: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交叉研究隐形阻力在哪?

专家建议科学界形成更深刻共识,共筑交叉研究文化氛围 ■本报记者 姜澎

推进交叉科学研究,学界现状如何?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的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出席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披露,近两年的项目申请季,该学部收到了不少形似交叉的课题申请报告,一些现象亟需引起学界重视:比如,有些课题申请报告上写着不同学科研究人员的名字,但却是非科学问题驱动的表面交叉;有些只是研究工具的简单移植,申请者似乎认为在课题上贴一个“大数据+”或者“AI+”就是交叉研究;也有一些课题将不同学科的研究简单拼凑起来,形成“交叉”课题;甚至还有一些纯粹为了争取资源而生硬地提交了申请……

为此,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上呼吁,要在科学界形成对交叉科学研究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共识,唯有这样,才有希望进一步打破学科间的壁垒,构建起真正的推动交叉研究的文化。

挺进“无人区”,学科深度交叉是大势所趋

“创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深挖,一种就是交叉,可以说,这两种科研方式都需要走到前人没有走过的‘无人区’。尤其是交叉研究,近年来正成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迫切需求。”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丁奎岭是一位有机化学家,对交叉研究的重要性深有感悟。他说,当下,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呈现变革性、突破性的征兆,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近20年获诺奖的科学成果中,超过三分之一是交叉研究成果。而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交叉研究对于病毒检测、临床治疗、建言献策更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集成电路也是交叉研究的产物。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刘明以元素周期表为例:表上的110多种元素在上世纪80年代只有12种元素用于集成电路器件,其后10年增加了5种;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增加了47种元素。这印证着在这一领域,信息技术、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多个学科正加速交叉融合,甚至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也涉及十多个学科和多个重大创新。

据悉,为大力推动交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2020年10月成立交叉科学部,过去两年多来,学部以解决重大科研问题为驱动,已先后资助了一批具有交叉科学研究特征的重大项目和交叉科学人才培养,同时搭建平台帮助科学家打破学科间的壁垒。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将“交叉学科”设为第14个学科门类,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成立了前沿交叉研究院,并开始尝试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冲破阻力,亟需系统性颠覆和变革

但正如一些学界人士所言,要推动、实现真正的交叉研究,在现实操作层面并不容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主任、中科院院士汤超此次更是明确发声:“当下,需要科学界形成更深刻的共识,并共同推动形成交叉研究的文化氛围。”

一些隐形阻力,让学者们倍感吃力。有与会学者举例说,在他所熟悉的一个学会,几年前还只有20个分会,而现在已发展到40多个分会。这个数字的变化说明什么?“实际上就是,学者们的学术共同体,日渐成为按照研究小领域划分的小圈子。”他坦言,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就存在的学科壁垒,如今因为研究领域的细化,壁垒不仅没有消弭,反而越筑越高。如此一来,推动交叉研究只会越来越难。

此外,不同学科之间既已存在着不同的研究范式,如果缺乏推动交叉研究的文化,创新性研究更是举步维艰。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蒯曙光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位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了一个人类虚拟理想社会实验室。这是一个打破文理分隔的研究项目。有一次,在一个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共同出席的研究人类意识形成机制的研讨会上,哲学家就人类意识发表看法,一谈就是三个多小时,而神经科学家当即提出疑问:虽然有那么多哲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层面阐释人类意识的形成,但支持这些理论的证据究竟在哪里?此后,神经科学家详细介绍了研究人类意识的相关实验,但哲学家也满腹疑问:“科学家们就老鼠、猴子的实验谈了老半天,那么人类意识形成机制的理论到底形成了没有?”

“可想而知,研究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学科,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研究问题,各自的研究范式、研究路径、语言体系都不同。如果没有构建起交叉研究的文化,没有深入的交流,很难形成真正的交叉融合。”蒯曙光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常务副主任陈拥军直言,近年来,全社会都越来越重视交叉研究,但真正的重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或只是成立几个交叉学院、申报几个交叉项目。如果不是在对传统研究认知框架上做系统性的颠覆和变革,很难期望这样的交叉研究能助力解决重要科学问题。

多方发力,每个学者都要走出“舒适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汤超多次强调“形成交叉研究的文化和氛围”的重要性。他直言,改变也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评估体系,甚至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要改变评价标准,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谈及科研成果认定和评价,汤超有感而发:现在发表学术成果一般都强调第一作者,而交叉研究需要合作,那么论文署名如何处理?同时,交叉研究还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学者加强交流,需要自由的讨论,需要依靠年轻人的创新能力,需要每个学者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但在当下的评价体系中,年轻人必须发文章、评职称,必然是急着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尽快做出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如何在比较放松的心态下自由探索?

他提醒,当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教育阶段都处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之下时,往往会形成一种惯性,即为了一个单一的目标学习。那么到了研究阶段,我们是否会因为惯性而只顾单一的目标,不会“四处张望”了呢?或者只愿意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呢?

“主动走出‘舒适区’,在学者中形成跨学科交流的习惯,需要多方面努力。至少,我们可以先从学校层面做起来,创造良好的环境。”汤超建议,学校不妨多举办一些不同学科的讲座,多创造机会让不同学科的人一起交流,创造一种氛围,使得跨学科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他也建议,在外部评价体系变化没有那么快的时候,学校内部不妨开展更多的试点,通过构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给交叉学科更多的鼓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驱动创新加速跑(新知·把握科学研究新趋势)
...力新型药物研发;材料学、临床神经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交叉融汇,脑机接口技术有望迎来新突破;量子计算融合了物理学和信息科学,推动计算科学的变革式发展……近年来,科学研究向极综合交
2024-10-21 06:45:00
...:中国教育报江苏理工学院统筹“三教”协同创新 推进交叉学科建设江苏理工学院积极探索学科管理在“‘三教’协同创新推进交叉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将学科管理机制研究、实施路径落实到研
2023-12-31 09:05:00
...文转自:科技日报11月中旬记者获悉,华中地区首个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日前在武汉大学成立。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表示,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和培育交叉学科,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
2023-11-22 08:34: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全国首届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入学天大姜凝本报讯(记者 姜凝)9月17日,全国首届地球系统科学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入学仪式在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举办,
2023-09-18 05:26:00
...本报讯 (记者 吕扬)3月31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数学与交叉科学研究院成立。这是学校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和数学学科支撑信息学科群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的又一措施。数
2024-04-06 04:37:00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图灵交叉信息科学研究中心成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报讯 月17日,秦创原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成果发布会暨重点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活动由西安
2023-02-18 03:05:00
...动发展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需要用好学科交叉这个“催化剂”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化学家实验室,不见忙前忙后的科研人员,只有一台体型“敦实”的机器人穿梭于操作台之间
2023-06-01 05:16:00
交叉学科建设应回归“育人”初心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交叉学科建设应回归“育人”初心席酉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供图■本报记者 陈彬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所中外合办大学之一,在很多人
2023-12-12 06:44:00
让每种中药拥有自己的“基因条形码” 中药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揭牌
...展研讨会上,本草基因组学研究院联合实验室“中药前沿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本草基因组学”学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士林创立,致力于将中药学与基因组学结合,利用基因鉴定方
2024-11-20 12: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国产九价HPV疫苗,十堰首针开打!价格公布!
HPV九价疫苗曾经“一苗难求”。10月28日,国产首针九价HPV疫苗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完成接种,这标志着我市适龄女性预防宫颈癌迈入了“等效优价”的普惠新阶段
2025-10-28 19:26:00
广东一肉联公司门口堆满死猪,官方:7人被控制
中国网10月28日电 据罗定市政府网站消息,10月27日,广东罗定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情况通报:10月26日,罗定市有关部门接到群众举报
2025-10-28 11:34:00
北京超高清视听・行!视听奇境”亮相 精品创作大会,解锁沉浸式体验
10月27日,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北京超高清视听・行!视听奇境”主题活动在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9号楼启幕
2025-10-28 11:50:00
聚合产业生态 共赢未来市场——特色食品产业生态构建与招商合作峰会擘画发展新蓝图
2025年10月27日,继中国-东盟特色产业链出海平台启动后,特色食品产业生态构建与招商合作峰会在潍坊同期举行。本次峰会聚焦特色食品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
2025-10-28 12:05:00
省专家免费“问诊”莒县民间收藏
鲁网10月28日讯(记者 谢文明)10月24日,日照市莒州博物馆一楼大厅内,来自莒县及周边的文藏爱好者们,手提、人抬陶器
2025-10-28 12:07:00
东南网10月28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星榕)近日,早上8点半,在厦门地铁2号线的车厢里,“00后”白领陆瑛伦正快速浏览拼车群的实时消息
2025-10-28 12: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在微博发文表示,自己在深圳机场乘坐航班时,升降车升至机门后离机门地板有25厘米距离
2025-10-28 13:45:00
陕西两所高校拟更名:宝鸡文理学院更名陕西文理大学 西京学院更名西京大学
华商网讯 10月27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拟申报高等学校设置事项的公示,具体内容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
2025-10-28 13:49:00
《当代中国观演建筑》新书发布 系统总结新世纪以来建设成就
10月27日,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主办、该协会演艺场馆设计分会承办的《当代中国观演建筑(2000―2024)》新书发布暨主题论坛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
2025-10-28 13:51:00
民警反诈宣传显成效 及时帮助芜湖一居民挽回2万元
大皖新闻讯 10月27日,家住芜湖市湾沚区的居民黎女士专程来到六郎派出所,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2025-10-28 13:25:00
毕节医共体:织密健康网 群众有“医靠”
10月25日,浓雾笼罩的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卫生院门前,一辆云C牌照轿车刚停稳,一位老人缓缓下车,右手轻关车门,走向门诊室
2025-10-28 12:31:00
皖P69X15驾驶员 你被宣城警方点名表扬了
大皖新闻讯 10月27日,G50沪渝高速宣城境内路段上,一袋货物横置在行车道中间,过往车辆纷纷避让。紧急时刻,一辆小车在确认安全后
2025-10-28 13:25:00
“时尚活力 探秘东城”计划启幕,多个宝藏点位解锁文商旅融合新体验
2025年10月23日,“时尚活力 探秘东城”文商旅融合探访计划暨“媒体东城行”活动在北京红桥市场·观坛艺术中心正式启幕
2025-10-28 12:06:00
温情定格!十堰这个村的老人们收到重阳节特殊“礼物”
温情定格,爱心相送。重阳节快到了,这几天,家住西城经济开发区郭家湾村的老人,就收到了一份重阳节的特殊“礼物”。10月27日下午
2025-10-28 12:17:00
校运会上,大一女生连超4人将名次从倒数第二“跑”到第二
大皖新闻讯 近日,在邢台学院举办的2025年秋季运动会上,来自该校的学生罗若云,在4×400米接力赛落后的情况下,逆风翻盘
2025-10-28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