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美国罢工潮汹涌 拜登还在忙炒作“强迫劳动”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23 09:1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美国罢工潮汹涌 拜登还在忙炒作“强迫劳动”

10月27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服务雇员国际工会当地32BJ成员在罢工授权投票后游行。视觉中国供图

美国罢工潮汹涌 拜登还在忙炒作“强迫劳动”

1月11日,美国纽约西奈山医院的医务人员因对薪水和工作环境不满在第五大道的医院前罢工游行。视觉中国供图

美国罢工潮汹涌 拜登还在忙炒作“强迫劳动”

9月20日,美国密歇根州韦恩市,福特汽车公司密歇根装配厂外,一块支持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成员的“UAW罢工”标志在纠察线上出现。视觉中国供图

11月16日,美国白宫抛出首个全球劳工战略,称要在全球范围内保护和促进尊重国际公认的劳工权利,包括防止强迫劳动、童工和相关劳动滥用职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此举意味着正式承认劳工权利是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关键。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美国陷入了近几十年来最大的罢工潮之中。从医疗业、汽车制造业到好莱坞,数十万名美国工人在全美多地进行长时间罢工或停工抗议,要求改善福利和工作条件。

拜登政府此时提出全球劳工战略是要反省本国存在的严重侵犯劳工权益问题,并为此负责吗?在国际观察人士看来并非如此,这很可能只是美国政府炮制的另一个干预他国事务的新工具。

美国罢工运动卷土重来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国罢工事件接连不断。在美国劳工运动持续衰退的大背景下,眼下这一波罢工潮并不简单。

11月20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标致雪铁龙母公司斯泰兰蒂斯三大车企达成临时劳资协议,这场动员了近5万汽车工人的罢工危机初步落下帷幕。罢工起因是美国汽车工人在9月14日与三家车企的合同到期后,希望车企能在新合同中提高薪资、养老金、医疗、失业等保障以应对美国高通胀带来的生活成本上升,但双方未能在合同到期前达成一致。9月15日,三大车企工人首次发起罢工,来自密歇根等3个州的数万人工人停止了手头工作进行示威活动。

在持续6周罢工后,经过多轮谈判,UAW和三大车企达成临时协议,三家车企的工会成员就各自的合同进行投票。UAW的投票追踪网站显示,约有10.3万名员工参与了投票,其中64%的工人投票批准了新合同。新合同包括,在2028年4月之前,基本工资将增长25%,其涨薪幅度超过了过去22年美国汽车工人的薪水增长总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这次罢工已成为25年来美国汽车行业持续时间最长的罢工。目前,UAW已将目光转向了特斯拉和丰田,计划在这两家车企组建工会,进而推动劳资谈判。

汽车工人大罢工只是美国今年罢工潮的冰山一角。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动关系学院劳工行动追踪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2023年全美616个地点共发生了366起劳工抗议行动,参与重大停工的工人数量达到了新冠疫情之前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1月9日,美国纽约市两家大型医院超过7000名护士发起罢工,打响了美国今年医疗领域大型罢工行动的第一枪。据美国《贝克尔医院评论》杂志统计,在2023年10月之前,美国已发生18起医护人员的罢工事件。10月初,为美国8个州1300万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凯撒医疗集团工会联盟7.5万多名医护人员,发起一连3天的罢工。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工作人员罢工事件,令美国今年参与罢工的人数达到45.3万余人,为近40年来最高水平。

此外,5月初,美国编剧工会(WGA)也发起了近15年来的首次罢工。WGA代表11500名编剧与电影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进行了为期6周的谈判,要求更高的报酬、加大人员配置、减少工作时间,并规范人工智能在项目中的使用,但双方最终未能达成诉求导致谈判破裂。7月14日,演员工会-美国电视和广播艺人联合会(SAG-AFTRA)超过6万名成员也加入罢工行列,这是自1960年以来代表编剧和演员的工会首次发起的历史性双重罢工,也是好莱坞历史上最长的停工事件之一,导致娱乐制作行业停滞近4个月。

席卷全美的多行业罢工行动给美国经济、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称,UAW发起的罢工是21世纪最昂贵的汽车行业劳资纠纷。据德意志银行最近预测,在协议期限内,福特汽车的总成本将增加62亿美元,通用汽车将增加72亿美元,斯泰兰蒂斯将增加64亿美元。

好莱坞的罢工行动也导致多档电视节目和影视制作暂停甚至取消,许多公司因此损失了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收入。美国电影编剧和评论家杰克·科伊尔在文章中写道:“这次罢工的持续时间和成本都是历史性的,造成了约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导致数十万人失业。”

美国经济下行与收入不平等加剧

美国康奈尔大学统计显示,从2021年到2022年,美国全年罢工活动的次数从279次增长到424次,增长幅度约为52%。全年参与罢工的人数从14万人增长到22.4万人,增长幅度约为60%。相较于前两年,今年美国的罢工潮有愈演愈烈之势。有分析称,美国罢工潮汹涌与美国近年来经济持续下滑及收入不平等加剧密不可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称,几十年来美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工人的工资停滞不前,而最富有的美国人却将其财富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随着企业利润猛增,工人们也希望争取更高收入。

根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的调查,从1979年到2022年,经通胀调整后,美国最顶层1%高管的年工资增长了145%,最底层90%工人的年工资仅增长了16%。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约2/3的受访美国人表示家庭开支在去年激增,但只有约1/4的人表示他们的收入同期有所增加。大约8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的家庭总债务较一年前更高或基本持平。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在当前美国经济疲弱物价飞涨的情况下,由于雇主不愿提高工资,工人们纷纷转向罢工或停工。

美国盖洛普(Gallup)的数据显示,美国公众目前对工会的支持率达到了1965年以来的最高点,许多受访者都同意罢工已成为美国对话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场完美的风暴,现在你会看到很多工会运动。”美国犹他大学专门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助理教授尤尼斯·汉(Eunice Han)说。

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

尽管本国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却一点没有损伤美国政府的道德优越感,拜登政府也丝毫没有停止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意图通过其所谓首个全球劳工战略,以劳工问题为抓手,插手干预他国事务。

美国白宫在11月16日公布的一份总统备忘录中称,美国要将劳工权利纳入美国外交、国际发展、贸易、气候和全球经济政策的优先事项中,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提升美国在劳工问题的全球领导地位,并特别提出要禁止将全部或部分由“强迫劳动开采、生产或制造的商品”进口到美国。

对于美国政府无视本国劳工问题,动辄炒作他国所谓“强迫劳动”话题,早有多国人士予以驳斥。事实上,“强迫劳动”不在别处而在美国。作为一个仅有246年历史的国家,奴隶制度在美国“合法”的延续时间占到了美国建国历史的三分之一。1514年至1866年间至少有3.6万个“贩奴远征队”将上百万的黑人奴隶贩卖到美国。即便到了21世纪,美国合法和非法行业都仍存在严重的贩卖人口和强迫劳动情况。据美国国务院估计,在截至2020年的前5年中,美国所有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均报告了强迫劳动和人口贩卖案。每年从境外贩卖至美国从事强迫劳动的人口多达10万,其中一半被贩卖到血汗工厂或遭受家庭奴役。这一现象还在不断恶化。美国“全国人口贩卖举报热线”的统计显示,2012年至2019年处理的人口贩卖案件从3200多起增至11500多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2022年6月,美国人口贩卖研究所发布《2021年联邦人口贩卖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全美强迫劳动犯罪案件数量比2020年增加22%。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美国被贩卖人口中,约50%为未成年儿童。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2022年,数百万美国青少年受雇于农业、食品服务、零售、娱乐和建筑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移民儿童。根据非营利机构“美国农场工人就业培训计划”估计,美国约有50万名童工从事农业劳作,童工死亡案件屡有发生。美国独立记者吉娜·玛丽2017年发表题为《强迫劳动在美国比你想象的更普遍》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一些农场,外籍农工被迫睡在棚屋和箱式卡车内,他们采摘农产品却没有工资,如果试图逃跑,就会遭到殴打。

那么,拜登政府炮制首个全球劳工战略是真的想关注本国或他国劳工权益吗?答案很可能并不是。在目前全球与劳工权益相关的8个核心公约中,美国仅批准两个;在与强迫劳动直接相关的《强迫劳动公约》《强迫劳动公约补充议定书》《关于废止强迫劳动的公约》等国际劳动权利保护文件,美国一个也没签。这无疑暴露了美国在强迫劳动问题上的真实立场。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呼吁的,在劳工问题上,美国现在需要做的是放下道德优越感,停止在劳工问题上搞“双重标准”,首先实事求是地反省自身存在的严重侵犯劳工权益问题,并为此负责。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裴思童 记者 蒋天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6亿美元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天前,美国总统拜登曾表示乐观地认为可以避免罢工,他说:“我不担心罢工...我不认为会发生”。拜登在一年前通过了一项强制案,阻止了美国铁
2023-09-15 17:19:00
“大罢工”折射出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四重困境
...汽车行业,影响力和波及面更为广泛。9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赴密歇根州贝尔维尔罢工现场,鼓励车企工人“坚持下去”,成为美国现代史上首位现场支持罢工的在任总统。9月26日,美国前
2023-10-06 03:23:00
明年特斯拉继续降价?高盛下调盈利预期,市值蒸发超2000亿元
...36亿美元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天前,美国总统拜登曾表示乐观地认为可以避免罢工,他说:“我不担心罢工...我不认为会发生”。拜登在一年前通过了一项强制案,阻止了美国铁
2023-09-19 16:58:00
日本告急,新冠死亡人数飙升!拜登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纽约面临护士罢工危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期持续遭到冬季风暴袭击,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9日宣布该州进入紧急状态。死亡人数突然攀升当前,日本正在面临第八波新冠病毒感染潮,且形势愈发严峻。据日本厚生劳动
2023-01-10 10:30:00
​美财长警告美政府不要关门:或导致经济势头放缓
...出仍然“相当强劲”。她表示,在近期汽油价格飙升后,拜登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汽油价格,拜登总统致力于确保美国人仍能负担得起油价。警告政府关门后果眼下,美国国会正竭力避免政府在9月底
2023-09-19 15:12:00
...以让美联储在今年9月份的短暂加息后,于11月再次加息。拜登政府面临大考UAW罢工的消息还惊动了白宫。多家外媒指出,这不仅是对美国汽车行业和经济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拜登本人的一次
2023-09-15 23:02:00
美国汽车业罢工风波未止:有通用车厂工人投票反对新劳资协议
...和丰田,希望在两家车厂组织工会,而且,得到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因为工会的支持对他竞选连任至关重要。上周四,在被问及是否支持推动丰田和特斯拉汽车工人加入工会时,拜登表示,“绝对
2023-11-14 10:50:00
...极其失望”,并将继续讨价还价,直至达成协议。⑦ 【拜登公布美国政府AI监管行政令】美国总统拜登公布了美国政府首个监管AI的行政令,要求新增安全评估,对维护公平和公民权利提出指
2023-10-31 16:56:00
...”在被问及法利的言论时,白宫新闻秘书让-皮埃尔说,拜登总统相信在美国制造商品和创造就业机会。她说:“我们将尽一切努力确保这一点继续下去。”她说,拜登认为,工人有权像UAW那样
2024-02-16 20:06: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烟台—仁川直飞航线增至每日五班,易斯达航空重返市场促中韩互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孙瑜 李恩泽 张冰从烟台机场获悉,9月19日清晨7时30分,由韩国易斯达航空执飞的ZE818航班平稳降落在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烟台机场
2025-09-19 16:07: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李易书/摄董文博/制作
2025-09-19 10:56:00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留下了可以翻盘的底牌
普京早已信不过俄军,他给自己的接班人,一支可以扭转乾坤的强力武装,以及一张可以在关键时刻翻盘的底牌。俄罗斯国民近卫军司令佐洛托夫日前对外表示
2025-09-18 14:35:00
中新经纬9月18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乐天信用卡公司代表曹佐镇18日就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召开记者会表示,公司遭黑客入侵导致297万名用户信息外泄
2025-09-18 16:50:00
泰国国家旅游局于广州启幕“中泰友好月”,点燃赴泰旅游热潮
2025年9月15日,泰国国家旅游局(TAT)于中国广州市盛大启动“中泰友好月”项目,打造赴泰旅游新触点,助力年末旅游旺季
2025-09-17 08:49:00
滨海快线将于9月19日至21日开启免费试乘!走!记者带你抢先体验!
2025-09-17 22:09:00
欧盟宣布对以色列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9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制裁的一系列措施。此前一天,9月16日,卡拉斯表示
2025-09-18 00:36:00
中国网9月17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7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摩洛哥外交大臣布里达将于9月19日至20日访问中国。【责任编辑:吴疆】
2025-09-17 19:23:00
秋天本是一个迎来收获、充满喜悦的季节,但对于来自美国的豆农来说,大豆滞销的现实,却让他们面对一派丰收的景象,从心底感到沉重与忧虑
2025-09-17 17:39:00
中国网9月16日讯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有中国公民在新西兰某机场过境时,遭新安全情报部门无端滋扰盘问
2025-09-16 15:35:00
美国人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与特朗普有关
美国人现在都在玩一个比对游戏。比对,特朗普的这个签名,到底是不是他的签名。因为特朗普致爱泼斯坦50岁生日的祝福信,终究还是被爱泼斯坦的律师公开了
2025-09-16 05:14:00
法国的大麻烦来了
(一)法国的大麻烦来了。特朗普正咄咄逼人,乌克兰在望眼欲穿,欧洲最需要坚强的时刻,法国却又疲软了。马克龙眼睁睁地看着,他三年里任命的第四位总理又垮台了
2025-09-16 05:14:00
一场大型运动,正在美国火热进行中
不到欧洲,不知道街头这样吵,不到中东,不知道和平这样少,不到美国,不知道政治居然这样搞……这个世界,有时感觉就像一个大型剧本杀
2025-09-16 05:13:00
中新经纬9月15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英美将签署协议加快核电项目建设。报道称,英国政府当地时间15日表示,英国和美国将签署一项协议
2025-09-16 00:12:00
这个新动向,中国须高度警惕
该来的迟早会来。坦率地说,这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一个大国,在各种犹豫后,最终还是一闭眼一跺脚,跳进了美国挖下的坑里。但因为涉及中国
2025-09-15 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