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华社记者手记:一张“网”里的改革温度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9 07:37:00 来源:杭州网

新华社杭州7月28日电 在浙江生活的市民说起改革的获得感,常少不了谈一张“网”——

它高效便捷:父母为新生儿办理出生证明、户口本等相关证件以前需要跑5次窗口、耗时10余天,如今安坐家中,动动手指、刷刷脸就能实现“出生一件事”多证联办。

它贴心周到:毕业论文里缺少数据、家里的沼虾养殖突然出了问题,只需网上“摇人”,就能得到回应。

它还能给你超预期的惊喜:到银行网点办理贷款业务,没想到还能顺便查询和打印社保参保证明;即使远在山区或海岛,也有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办理医疗费用报销等事项……

这张“网”,就是“浙里办”。从2014年6月上线以来,“浙里办”已汇聚363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000余项便民惠企服务,集驾驶证、医保卡等300余类电子证照,实名注册用户达1.23亿。

在许多浙江人心中,“浙里办”已经成为浙江具有极高辨识度、影响力的政务服务改革标志性成果之一。

这张“网”的背后,是一股刀刃向内的“狠劲”。

“浙里办”的前身是浙江政务服务网。打开政务服务网,最醒目的是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四张清单”。任何人只要登录网站,都可以快速准确查看不同部门的权责划分、实施依据等详细情况,让公权力真正实现在阳光下运行。

在公众监督下,不是必要的流程简化,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整改,通过清权、减权、制权、晒权,政府机构内部优化整合不断推进,彻底杜绝证明“你妈是你妈”等奇葩流程,为“浙里办”服务提速增效奠定扎实基础。

目前,以“一网通办”为抓手的改革,已经推动20万项政务事项标准化为3638项,其中85%的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这张“网”的背后,是一种敢为人先的“闯劲”。

办事多头跑、反复跑、办事难、办事慢……要解决这些难点痛点,就要实现数据共享。但数据分别掌握在不同部门手中,且填报格式、统计口径等各有不同,数据整合道路上难关重重。

为了打破信息孤岛,浙江出台国内首个省级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办法明确,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共享方式获得公共数据的,不得违反规定通过其他方式重复采集;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电子印章系统,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放电子证照的,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以制度护航改革。

与此同时,浙江还建成统一的公共数据平台,以统一技术标准降低部门间数据共享复杂度。

依托制度规范和公共数据平台,浙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从而达到“材料精简了、流程优化了、时间缩短了”的目标。

曾经,群众办理省内户口迁移需要在迁入地、迁出地之间往返3次。如今,只需跑1次户口迁入地派出所窗口就能办成。仅这一项事项,每年至少惠及全省15万办事群众。

这张“网”的背后,还是真情为民的“热乎劲”。

“浙里办”上线10年依然能改革不停、升级不断,是因为浙江鼓励基层办事部门充分对标群众办事体验,积极申报优化建议,推动省级部门业务流程再优化、表单材料再精简、数据共享再提升、审批效能再提挡。

以“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申领(单位吸纳)”为例,为方便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办理社保补贴申领,浙江省人力社保厅采纳杭州市富阳区、台州市黄岩区等地的优化建议,不断提升办事体验。优化前,企业需要填报字段22个,提交材料5份,优化后填报字段缩减为5个,无需提交材料。

正是坚持从群众企业体验感出发谋划改革发力点,才使得“浙里办”的各项改革都能改到大伙儿心坎上。

“人在上海,通过‘浙里办’申请调档,没想到第二周就收到了档案”“我自己都记不清的高考成绩,竟然能通过‘浙里办’找回来了”……打开社交媒体,能看到各地网友分享的自己与“浙里办”的暖心故事。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改革要让人民有“体感”,要建制度更要体现温度。打开“浙里办”,能看到的不仅是数字化赋能,更是改革初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9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手记:感受中医药的时代之光
...惯和文化自觉。在成都市植物园,游客在学习打八段锦。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摄在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宋文采告诉记者,患者从经方治疗中获益,医生开中药处方也
2024-01-19 12:45:00
乡村行·看振兴丨记者手记:一颗西瓜看振兴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30日电 记者手记:一颗西瓜看振兴新华社记者王朋、王紫轩深秋的清晨,河西走廊的大地落下一层霜花。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处瓜棚,气温却犹如夏日。只
2023-10-30 11:37:00
脱贫村里看振兴 | 记者手记:奋斗在田野上的青春力量
...是在村委会和居民家中,都能见到他们忙前忙后的身影。新华社记者李典在松原市长岭县88村内采访驻村第一书记王泽宇。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在靖宇县珠子河村,同样是9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
2023-11-23 17:31: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耶路撒冷12月22日电 记者手记:在死海附近寻找生命的力量新华社记者王卓伦冬日暖阳下,驱车行驶在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地区,不时有大片绿色映入眼帘,令人惊喜。
2022-12-23 14:45: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以色列埃拉特6月5日电 记者手记:世界环境日走近红海“珊瑚避难所”新华社记者王卓伦炎炎夏日,以色列红海海滨城市埃拉特吸引了大量潜水爱好者。即便在浅滩处浮潜,
2023-06-05 21:21:00
2023服贸会丨记者手记:在服贸会感受“数字引领”魅力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题:记者手记:在服贸会感受“数字引领”魅力新华社记者舒静、谢希瑶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个“看不见”却又处处可见的关键词,就
2023-09-04 16:57:00
记者手记:一场“钢铁英雄”与AI的融合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太原6月16日电(记者王劲玉)8层楼高的挖掘机通过远程操控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进行矿产开采;体重500多吨的大锅炉能自如地把各类煤炭转化为气体;过去需要8人配
2024-06-16 22:46:00
脱贫村里看振兴 | 记者手记:“脱贫县”又有了新变化
...网新华网长春11月20日电(记者颜麟蕴)三年前,是我当新华社记者的第一年,那时我曾到延边汪清这个曾经的“国贫县”采访。9月12日,新华社记者颜麟蕴在延边州汪清县高城村采访拍摄
2023-11-23 17:33:00
乡村振兴丨记者手记:小山村改厕的“细功夫”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兰州10月14日电 题:记者手记:小山村改厕的“细功夫”新华社记者王朋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记者近期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走访了解到,当地农村改厕在模式选择
2023-10-14 18:0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