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专精特新机器人 展现东北产业新活力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6 01: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

大如鲸鲨潜入湖海,小如胶囊穿梭于肠胃,既能搬运、清扫,还能号脉、艾灸……近日在沈阳举办的辽宁省企业大会上,众多本地生产的机器人产品亮相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成果展,展现东北产业新活力。

身高超过1.6米,远看酷似现实版“机械姬”,手部动作灵活变换,近看皮肤血管清晰可见,一款名为“小柒”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这款机器人仿真皮肤与机械结构结合,能做出眨眼、皱眉等多种人类微表情。”大连蒂艾斯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EX机器人)联合创始人李博阳说,公司2013年成立以来快速成长,已有多款仿生人形机器人实现量产,应用于服务、展会、教育等多个行业。

据介绍,辽宁省企业大会是辽宁首次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全省大会。作为大会配套活动,500余种代表辽宁企业制造实力的产品和技术携手亮相。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众大国重器之外,展会还展出不少专精特新的机器人产品,代表着东北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

在医疗展台,记者看到一枚应用于胃镜、肠镜检查的胶囊机器人,外形比食用胶囊略大一些,头部内嵌一个小型摄像头。当患者吞下后,小小“胶囊”穿梭于胃、肠的各个位置,并将实时画面传给医生,续航时间可达14到16个小时。

在另一侧的大型鱼缸内,有一个由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小型水下机器人,它能够高度仿真模拟真实鲸鲨动作,科技感十足。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研发的大型仿生鲸鲨身长可达4.7米,重达350公斤,能下潜到10米的水中,应用于水下表演、水质监测和水下摄影等领域。

目前,沈阳机器人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500家,初步覆盖了产业全链条,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今年3月,由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成立了辽宁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群,整合各类创新力量,支撑机器人产业和技术创新快速发展。

“我们公司成立不足10年,但辽宁省给予我们许多金融政策支持,并依据政策对产品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在装备制造展台,沈阳吕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会军一边说一边给记者演示核探测巡检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快速行走、原地旋转,实时反馈强辐射现场的场景图像和辐射信息,目前已应用于海关、边防、应急救援等多个场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科技创新让产业增定力、强动力、聚活力
...公司技术总监曲延伦说。在他身后,一款自动化防冲钻孔机器人便是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成果。冲击地压,是矿山企业在生产时需面对的一种地质灾害。“这台设备带有多个摄像头,不需人
2025-02-23 08:35:00
唐山高新区上半年机器人企业数量达170家,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唐山高新区上半年机器人企业数量达170家,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机器人企业为何扎堆这里8月16日,河北佳定舒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组装从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取回的零部件。河
2024-08-23 13:45:00
放大品类齐全优势 “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来自南京机器人产业的调研报告·产业生态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产线上,工业机器人“上岗”,既能搬运、折弯,也能冲压、焊接,全面展
2025-02-24 07:46:00
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40亿美元。在这条万亿级赛道上,余杭也拉开了“排头兵”的架势。近日,在余杭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瞄准
2024-09-09 08:18:00
《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16日从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获悉,2022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700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机器人市场应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业机器
2023-08-17 08:02:00
张建政:与机器人产业共成长
...业集聚区”,创建了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智能盘点机器人、智能无人叉车、智能配送机器人……在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里
2024-05-27 07:15:00
2024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在福建晋江开幕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福建晋江5月18日电(记者 孙虹)2024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17日在福建晋江开幕。设有16个机器人赛项的本次大赛
2024-05-18 09:09:00
优必选周剑: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引领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长期投入硬科技研发。优必选科技已经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深耕了十年,形成了3000多项技术专利,在人工智能算法和人形机器人本体技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我们以人工
2023-01-18 15:39:00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孙莉华运货机器人“头顶”几百公斤重的产品在车间来回穿梭;30米高的仓库内,只有机械臂在任务区间内精准移动存取货物;在辽阔的光伏发电站,无人机盘旋在高空巡航……在
2023-12-01 06:4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