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
□记者 付永奇 邹娟
“输液病人多时,两间病房6个床位躺12个人,宣教室改成了临时输液室,院子里几条绳上挂的都是输液瓶!”
昨日,在郸城县巴集乡段寨行政村卫生室,回忆起新冠“阳”高峰时的情景,村医段鹏仍唏嘘不已,“每天接诊100多人,工作十七八个小时,简直像打仗!”
段寨行政村有村民2698人,近千人在外务工,65岁以上的有358人。这几年,段寨和其他村一样建起了标准化卫生室,配备心电图、远程会诊等诊疗设备,村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尽管如此,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开始优化调整时,作为家庭签约医生的段鹏还是很紧张,常问同为村医的父亲段向阳:“出现扎堆感染、医疗资源挤兑怎么办?”
忐忑不安时,市卫健委紧锣密鼓于12月初对全市8000多名家庭签约医生进行培训,为全市5000多个村级卫生室备足药品,对全市农村8万多名重点人员进行严密监测。
“俺村这波‘阳’高峰出现在13日至19日,一感染就是一家。”段鹏说,他和父亲从早上5点多忙到夜里11点,连饭都顾不上吃。由于受过专门培训,他们忙而有序,区分不同症状后,简化流程,对症用药,快速分流,两三分钟开好药,五六分钟扎上针。
“这几年看病方便多了,头疼发热的小病到村卫生室包几包药,不用打针就好了。我上周出现发烧症状后,直接来村卫生室。看到就诊的人这么多,心情放松了许多。”已经“阳”过的村民朱丙仁说,他这次来是陪妻子罗明英输液的。“孩子让我们进城去看病,挂号买药都要排队,哪有家里方便!”朱丙仁边给妻子掖好被角边笑呵呵地说。
12月18日是段鹏父子最忙的一天,接诊近200人,年近七旬的段向阳累得站不起来,当过村医的母亲心疼爷俩主动前来帮忙。看到药品不足,反映给乡卫生院,问题当晚得到解决。高峰过后,全村“阳”过的超80%,没有出现危重患者,这让段鹏信心大增。
“我们将利用目前诊疗量不大这段时间,一边做好药品储备,保健康、防重症,一边严阵以待迎接春节返乡人流高峰。”段鹏说,“我们有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转段过峰仗!”①6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