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村
一种向往的“玫”好生活
一直以来,辽中玫瑰因花朵饱满、色泽鲜艳受到人们喜爱。而在辽中玫瑰的主产地——六间房镇也通过大力发展玫瑰花产业,让当地百姓走上了致富“花路”。2月11日,记者走进六间房镇马三家村花农李洪林的大棚里,一片春色盎然的景色映入眼帘,玫瑰含苞待放迎来剪枝收获的时刻。
转变旧思维,拓宽新天地
“春节和情人节都凑到一块了,现在这一朵花质量好的可以卖到两块钱,一把就是40块钱。一朵花的价格相当于一斤蔬菜的价格,效益相当好,过几天价格还会往上涨。”
有着多年玫瑰种植经验的花农李洪林在谈到鲜花销售时说:“今年不同往年,以往是注重情人节、三八节、母亲节等节点集中采收,现在我的棚子实现了随时随地采摘,五个花棚找准时间差,可以常年满足客户需求。”
随着玫瑰“花语”文化的不断丰富,他种植的玫瑰品种也在不断更新,不再以传统红色为主。用老李自己的话讲,“农民也要转变旧思维,拓宽增收新天地。”
李洪林告诉记者:“现在中国都在消费升级,我们农民也要生产升级,思维转变,一切都是为了拥抱更好的市场。”为了年轻人的需要,花农也在不断地创新,不断改革。“原先我们种植的只有单一的红色品种,现在增加了六七个品种,红玫瑰也要更新换代,有新品种,如新娘、火神等,另外,黄色的香槟,紫色的冷美人,还有紫霞仙子之类,都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颜色。”
品种的更新给李洪林带来了好的销路,现在除了自己的玫瑰,李洪林还要把同村的玫瑰带上,直接发给客户,如今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经纪人。
村子更美丽,村民更富足
能有这样充裕的时间从事经营,得益于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这个卷帘机都是遥控器控制了,浇水也是滴灌,节约了劳动力,大约一茬能出个2万多块钱,一年四季都有收入。”李洪林一边用遥控器给记者演示一边告诉记者。
据辽中区六间房镇马三家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凌鋆介绍,现在马三家村玫瑰鲜切花种植逐渐从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全村玫瑰花种植大棚200多个,每年玫瑰花能够达到1200万支,村民人均年收入能达到2.5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会围绕文旅产业,依托健康农业、生态宜居农业,把我们的乡村打造得更加美好,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让整个村子变得更加美丽,建设得更加美好富足。”
“龙年种玫瑰,享受更好生活,为了家人和孩子更好地生活,我一定会把玫瑰种好。我们对玫瑰种植越来越有信心,现在也想往食用玫瑰上发展。”李洪林说出自己的新年愿望。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
记者 徐娜、通讯员 周志辉、张芷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