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6 16: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晋书》: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司马懿内心猜忌而外表宽厚,好猜疑而有权术。几十年以后,东晋明帝司马绍问王导,晋朝取代前朝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王导就把司马懿的所作所为讲了出来,还讲了司马昭是如何对待高贵乡公曹髦的事,晋明帝听说后,把脸贴在床上说: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晋的天下岂能长远呢!《晋书》: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晋书》还对司马懿有个总结,大概意思是说: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司马懿天子身在京城之外,而城内兴起战事,君主的墓土未干,立刻就相互诛杀,忠贞大臣的行为,难道是这样!其征讨的策略,难道不是在东线明智而在西线愚弱?辅佐君主之心,为什么前忠而后叛?所以晋明帝掩面而听,以其用欺伪诈骗获得成功而感到耻辱;石勒大胆地讲述,嘲笑他用奸诈邪恶的方法奠定了帝业。《晋书》很巧妙地借用晋明帝和石勒之口,来评价司马懿用欺伪诈骗、奸诈邪恶的方法成功奠定了帝业。后世对于司马懿的评价不太好,主要在于两件事:1、高平陵政变。《晋书帝纪第一》: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谕爽,指洛水为誓,爽意信之。桓范等援引古今,谏说万端,终不能从。乃曰:司马公正当欲夺吾权耳。吾得以侯还第,不失为富家翁。曹爽带着魏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司马懿趁机以三千死士占据洛阳城,以太后名义给曹爽下了一封奏章,要求曹爽兄弟交出兄弟并投降,还能保证曹爽兄弟的富贵。司马懿派出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见曹爽,对曹爽说只是免官而已,并说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高平陵政变桓范劝曹爽挟制皇帝到洛阳征发天下之兵讨伐司马懿,但曹爽没有听从,曹爽认为:司马懿只是想夺我的权力而已,我还可以保留侯爵的身份退休,到时候还是个富有的人。曹爽前脚投降后,司马懿后脚就弄个谋反案把曹爽涉及进去,曹爽三族及其亲信同党三族全部被杀,司马懿一次性诛杀五千多人。后世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又反悔自己的誓言,出尔反尔,这就是史书上说的“耻欺伪以成功、笑奸回以定业”。其实后世真正在乎的不是司马懿的出尔反尔,政治斗争尔虞我诈是很正常的,后世在乎的是:曹爽专权只是夺取权力,并未对司马懿下死手,而司马懿专权则是大搞肉体消灭,一次诛杀五千多人。连政治对手的三族都不放过,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诛杀,心思之狠毒、手段之残忍,世所罕见,直接导致政治生态的恶劣。2、司马昭弑君。《三国志三少帝纪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魏帝曹髦为世人贡献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几乎成为权臣篡位的代名词。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帝曹髦也死于司马昭部将之手,而且死在光天化日之下,当街被杀。《资治通鉴》: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昭闻之,大惊,自投于地。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甚哀,曰:杀陛下者,臣之罪也!自秦始皇后,历史上第一个弑君的人是赵高,后人对赵高的评价是非常恶劣的,王莽代汉,同样全是负面评价,王莽所建立的新朝一直不被承认。曹操靠自己能力打下江山,还没有篡位就已经被人骂了,更何况是当街弑君。从秦始皇到曹魏,在大街上公开弑君的就只有司马昭了,曹魏代汉,善待汉献帝,司马代魏,罢免一位皇帝,弑杀一位皇帝,为后世所诟病。到了西晋晚期,两位亡国之君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都被汉赵皇帝刘聪所杀,弑君到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时期成了家常便饭,这恐怕有司马懿的一份功劳。司马懿的后人建立的晋朝是华夏历史上最拉垮的大一统朝代之一,也是被外族祸害得最严重的朝代,晋武帝司马炎一死,先是外戚杨骏专权,然后是皇后贾南风专权,接着是司马氏诸王相互攻伐,最后就是五胡乱华。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五胡乱华也拜司马氏所赐从炎黄二帝世居中原开始,到西晋末年,数千年中,华夏族头一次被胡族赶出中原,晋室衣冠南渡,而留在北方和中原的华夏子民惨遭屠杀,几乎灭种。司马氏皇族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司马氏诸王相互残杀,一大帮亲戚你杀我,我杀你,杀到最后亡国了,东晋开国后,没有一个皇帝不是受制于世家大族的,司马氏皇帝一直就是傀儡,直到刘裕建宋代晋。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是这么个结局?他是否后悔自己的行为?《三国志注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有子八人,朗最长,次即晋宣皇帝也。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喜欢读汉书名臣列传,司马防是这样教育儿子的:不说进就不敢进,不说坐就不敢坐,不指有所问就不敢说话,父子之间严肃到这个地步。这简直就是个笑话,他教出来的子孙却精通权谋,司马懿厚黑、隐忍、城府极深、善于伪装,做起来心狠手辣,斩草除根,不留一丝隐患。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司马孚也是影帝司马懿有个弟弟叫司马孚,堪称奥斯卡影帝,而且活得特别长,活了92岁,司马孚直到死的那一天还在演戏,他说: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我直到死的这一天,一直就是大魏的臣子。魏帝曹髦被杀的时候,司马孚枕着曹髦的尸体痛哭流泣:让陛下被杀是我的过错啊!那你看看司马孚一生干了些啥事?249年,司马孚同司马懿一起参与高平陵政变。253年,司马孚率军20万抵御吴将诸葛恪的进攻。254年,与司马师一起联名废除魏帝曹芳。255年,司马孚率军镇守长安,准备抵御蜀将姜维。260年,与司马昭一起上奏太后将曹髦以王侯之礼安葬。265年,司马代魏,司马孚握着魏帝曹奂的手,泪流满面地说道: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请问司马孚这个曹魏之臣,为曹魏做过什么事?司马氏参与的夺权之事,司马孚几乎都参与了,司马氏掌权的时候,司马孚也曾手握重兵。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这么做是否值得

司马家族擅长权谋这就是司马防教出来的“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的儿子们,你敢相信吗?司马氏的家教显然是出了问题,倾向于精致的个人主义,善于用权谋不择手段地来完全自己的目的,八王之乱中,司马氏祖孙三代人自相残杀,把一个好端端的王朝杀到奄奄一息,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提供了榜样,司马昭在弑君事件中提供了事例,后世子孙只不过是有样学样。司马懿会后悔发动高平陵政变吗?不会,他只会自己权谋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至于这么做是不是值得,就不是他所能考虑的问题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高平陵事变”时司马懿的三千死士怎么来的
...病,一次装病骗了曹操,一次装病骗了曹操的孙子。“高平陵政变”是司马懿隐忍多年发动的最后一击,他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回大权,从此曹魏江山尽在司马父子的掌控之中。的确,在魏明帝曹睿
2023-08-08 20:50:00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前,司马懿已经被大将军曹爽架空了。作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司马懿名义上没有掌握什么兵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将军曹爽,则执掌了
2024-05-30 06:40:00
晚年司马炎对傻儿子司马衷的叹息与期望
...马师养子)的担心。如果没有司马师,司马懿难以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师最大的遗憾就是过早离世又没有儿子,这才让司马昭捡了便宜。司马家的天下一半是司马师给挣下来的。司马昭和司马炎一
2023-11-24 07:57:00
高平陵之变,司马师的三千死士居功至伟
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政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变。整个政变过程体现了司马懿的做事风格,那就是隐忍坚持,一击必杀。在发动高平陵事变前,面对曹爽的步步紧逼,司马懿先是步步退让,然后采取装
2023-05-02 20:25:00
曹魏有三位“大都督”,除了司马懿,你还知道哪一位?
...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都城洛阳。自此,曹魏的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嘉平三年八月戊寅日(251年9月7日),司马
2023-05-16 21:28:00
导致高平陵事变的原因有哪些
导致高平陵事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最重要的。曹睿安排的托孤大臣太少了,只有司马懿和曹爽,就算加上,郭太后也就只有三个人。司马懿在人际关系中三个人是最不稳定的,一般最后只有一
2023-05-19 16:36:00
曹爽如果没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勤王胜算有多大
...的司马懿,得知少帝曹芳和曹爽的亲信们一起驾车前往高平陵扫墓时,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随后他大声叫喊让仆人给他准备衣物。司马懿这一举动,令周围不少侍奉人员都惊慌失措。毕竟过去两年
2024-02-10 10:11:00
曹操在生前对司马懿就很疑忌,在他临死前,还专门嘱咐曹丕,要防备司马懿,可以说司马懿凶多吉少。但是司马懿用尽了手段,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司马懿在曹营展现自己的才华,在加入曹丕部下
2024-06-23 05:27:00
司马懿为何极度憎厌曾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张春华?看晋书怎样解析
...干以及一个女儿抚养长大,个个有出息,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时也出了大力, 杀伐决断比男子还果敢狠辣,加上她又是原配妻子,在司马懿的心目中自然占有重要的位置。据记载,权谋狠辣的
2023-10-13 16: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