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虚热是否皆可“清”?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9 08: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因气、血、阴、阳亏虚皆可致热,而清法又有特指含义,故而统称“清虚热”有失严谨,即使清虚热专用于阴虚发热或阴虚火旺证,也理当治以滋阴制阳、壮水制火,而不宜用清法以寒凉清泄之药直折热势。

•关于清虚热药的认定,尽管有临证实践的基础,但有关取效机理仍不清楚,经验用药的痕迹仍较为明显,其清热作用也似应属于对症治标的效应。

作为中医学的一个治法,“清虚热”还用于表述药物的功效,如《中药学》中即有“清虚热药”一类。但此与“实热(火)宜清,虚热(火)宜补”的基本原则显有相悖之处,致使临证应用难以准确把握。兹结合文献加以梳理分析。

虚热之义

虚实,是反映邪正盛衰状态的两个纲领。《素问·通评虚实论》确立的判断标准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言之精气,本指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和功能体现,也是与邪气相对的正气的代称,具体则主要包括阴、阳、气、血等。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反映的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概括其总体机理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调经论》概括其具体机理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而寒热又各有虚实,因正气亏虚而致的发热即为虚热。实际上临证中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状态均可引起发热,这也是内伤发热的主要形式。关于其病变状态,《此事难知》概括为:“若骨痿、肉烁、筋缓、血枯、皮聚、毛落,五阴不足而为热病,是虚热。”

总体而言,各种虚热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就具体表现而言,阴虚发热者可见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或骨蒸颧红,不欲近衣,手足心热,伴见心烦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阳虚发热者可见发热而欲近衣被,伴见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㿠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气虚发热者可见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伴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血虚发热者可见低热,伴见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清法之类

清法,又称“清热法”,为《医学心悟》总结的“医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一,是指用寒凉药物以治疗热性病证及脏腑火热证的治疗大法。具体而言,其适用于凡由温、热、火、暑邪致病而形成的里热证。应用时热性病当分清热在卫分、气分、营分或血分的浅深程度,对脏腑热则应按所在部位及其特性区别用药。它与温法相对,均为中医学逆性纠偏、对抗治疗的一类方法。其立法依据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提出的“治热以寒”“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等。

《医学心悟》在论述误用清法、“不当清而清者”时举例指出:“有如劳力辛苦之人,中气大虚,发热倦怠,心烦溺赤,名曰虚火,盖春生之令不行,无阳以护其荣卫,与外感热证,相隔霄壤。又有阴虚劳瘵之证,日晡潮热,与夫产后血虚,发热烦躁,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难救。更有命门火衰,浮阳上泛有似于火者。又有阴盛隔阳,假热之证,其人面赤狂躁,欲坐卧泥水中,或数日不大便,或舌黑而润,或脉反洪大,峥峥然鼓击于指下,按之豁然而空者,或口渴欲得冷冻饮料而不能下,或因下元虚冷,频饮热汤以自救,世俗不识,误投凉药,下咽即危矣。”

根据临证应用的侧重,有学者又把清法分为清解、清透、清化、清利、清泄、清下、清补、清引八法:

清解法,即清热解毒法,适用于热毒炽盛者;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法,适用于温热病兼有卫表之证;清化法,即清热化浊法,适用于痰热壅肺者;清利法,即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阻滞者;清泄法,即清热泻火法,适用于热在气分或脏腑火热者;清下法,即清热通下法,适用于热结肠腑者;清补法,即清热补养法,适用于热病耗损气阴者;清引法,即清虚热、引火归元法,适用于上热下寒、阴盛格阳者。

根据药物的功效,现行一般把清热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等五类。

“清虚热”之议

“清虚热”的治法体现在“清虚热药”的应用上。《中药学》教材描述云:“本类药物药性寒凉,多归肝、肾经,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及温热病后期,邪热末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此外,有小儿疳热证,是指小儿患疳疾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发热,或高或低,或久或暂,或朝热暮凉,或夜热昼凉,或寒热往来,或长期潮热,或头热身不热,或手足心热、虚烦盗汗等,每由脾胃虚损至极,化源枯竭,下汲肾水而致,故也有学者将其列入清虚热药的适应证中。

由此可以看出,此处所言之“虚热”具有专指性,即已限定为“阴虚发热”。由于肾在中医学中的特殊性,即如《景岳全书》言:“命门(即肾)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且“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而所言“阴虚”又每指肾阴不足,可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阴虚、肺肾阴虚等。至于温热病后期出现的“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为邪伏阴分、邪势已弱所致。虽称虚热,只是与发病初期相较而言。尽管已有阴液之伤,而邪热并未尽矣。

阴虚而见火热,是由阴液亏耗,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呈现的一种水少火旺状态。水少为因为本,火旺为果为标。按“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要求,治疗当以滋阴为第一要义,即如王冰所言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景岳全书》对此亦言“阴精既竭,非壮水则必不能行”, 并进一步分析道:“命门有阴虚,以邪火之偏胜也。邪火之偏胜,缘真水之不足也。故其为病,则或为烦渴,或为骨蒸,或为咳血吐血,或为淋浊遗泄。此虽明是火证,而本非邪热实热之比。盖实热之火其来暴,而必有感触之故;虚热之火其来徐,而必有积损之因。此虚火实火之大有不同也。凡治火者,实热之火可以寒胜,可以水折,所谓热者寒之也;虚热之火不可以寒胜,所谓劳者温之也。何也?盖虚火因其无水,只当补水以配火,则阴阳得平而病自可愈。若欲去火以复水,则既亏之水未必可复,而并火去之,岂不阴阳两败乎。且苦寒之物,绝无升腾之生气,而欲其补虚,无是理也。故予之治此,必以甘平之剂,专补真阴……”另有《静香楼医案》诫之曰:“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

由此可知,凡能滋补阴液之品均可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如龟甲、鳖甲、女贞子、旱莲草、天门冬、生地黄等甘寒之品,以及熟地黄、枸杞子、首乌等甘温之品等,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知柏地黄汤等的组方用药即为例证。一些性味甘寒者往往有滋阴清热之功用,但滋阴作用多为对因治疗功效,清热作用则多是由滋阴产生的间接功效。

无论是《中药学》教材列举的清虚热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白薇等,还是未列入清虚热药却又常被选用的牡丹皮、秦艽、黄柏、知母等,历代本草均记述这些药并无确切的补阴作用,可见其治疗阴虚发热的致效机理并非滋阴以清热。但也确实存在对一些药物的功效认识不一致的情况,如知母,《珍珠囊补遗》云:“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火,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本草纲目》亦曰:“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而《景岳全书》则言:“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继丹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由此似可理解为,知母清虚热仅是对“热”象产生的对症治疗作用,而不是对因治本的功效。

一般认为,对实热证多用苦寒清热,对虚热证多用甘凉清热。实际上清虚热所用药物的性味既有甘寒也有苦寒,但属于“清”法之治则确切无疑。这一方面说明了治疗阴虚发热可用清法,但另一方面又带出新的问题:为何同为苦寒或甘寒之品,只有这几味能清虚热?莫非清虚热是这几味药的独有功效?有学者把其性寒、偏入血分、多走肝肾经等作为清虚热药的特点加以解释,但实难以自圆其说,明显缺乏说服力。

综上所述,因气、血、阴、阳亏虚皆可致热,而清法又有特指含义,故统称“清虚热”有失严谨,显有不妥。退一步言,即使清虚热专用于阴虚发热或阴虚火旺证,也理当治以滋阴制阳、壮水制火,不宜用清法以寒凉清泄之药直折热势。至于清虚热药的认定,尽管有临证实践的基础,但有关取效机理仍不清楚,经验用药的痕迹仍较为明显,其清热作用也似应属于对症治标的效应。有鉴于此,有学者提出以“退虚热”取代“清虚热”更为妥当。然而,“退”并非专业用词,而是一种近乎俚语的中性词,实际上发热无论虚实,在民间均称以“退热(烧)”。因而换“清”为“退”只是把虚、实热的治法作出区别,而实际意义却有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看张仲景如何调肝养心
...证”,而根据上面的症状来看,它的证就属于肝血不足、虚热扰神之证。它的病位在心和肝两个脏腑上面。因肝血不足、血不养心、虚热扰心、心神不宁等导致了虚烦不眠。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张仲景
2023-07-12 17:17:00
知母的功效及食用方法
...溏泄等证禁用。4、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2024-04-06 13:01:00
青蒿在临床上有哪4大常见功效
...体内的肝经和胆经,是一种常用的清热性药物,有着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的功效,也是很多医家用于清除热邪的常用药物,关于青蒿的经典方剂也是数不胜数。虽然青蒿在传统医学中大
2023-07-13 12:02:00
竹叶石膏汤用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如死灰之复燃,为重复之复,故谓之复。但劳复之热,乃虚热之从内发者,虽亦可从汗解,然不比外感之邪,可以辛温发散取汗也。”没有比钱先生讲得再明白透彻的了,患者“轻犯劳复”是可以理
2023-12-22 10:20:00
...之气似乎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愈发活跃。如何区分实热和虚热?五脏之火应如何区分及调理?6月26日晚,《央广营养课》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针灸科主治医师医务部主任徐杨做客直播
2024-06-27 18:10:00
...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去血分郁热,化斑止血,还能退虚热。顾乃芳以生地黄、赤芍、牡丹皮三味药为凉血方,此三味药取自《温病条辨》犀角地黄汤,凡血热发斑者用其凉血化瘀。顾乃芳曾用犀
2023-12-04 07:52:00
“人有三黄,寿命不长”,三黄是什么?如何对抗三黄,中医全讲了
...根据黄痰的性质和症状,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实热痰湿和虚热痰湿。 实热痰湿是指黄痰色泽鲜艳,伴有高热、口渴、便秘等症状,属于热邪炽盛的表现。虚热痰湿是指黄痰色泽淡黄,伴有低热、
2023-11-21 16:16:00
中医这一专治“阴虚”的方子,失眠 盗汗 身体燥热等,帮你解决
...。患者之所以吃清热凉血的药没有用,是因为体内的热是虚热,这时需要通过滋阴来灭体内虚火。于是我根据患者的情况开了一方,由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知母,夏枯草,秦艽,鳖甲,甘草等
2024-02-08 17:23:00
知母的有哪些功效
...宜开带有知母的药方。3、脾胃虚寒的患者不能食用脾胃虚热的患者人群如果误用了知母,则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还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样反而会对病患的身体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不能让脾胃
2024-02-10 21: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