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吴言
与第一批主题教育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直面基层和群众,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各地结合实际纷纷行动,配合主题教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和百姓身边。身动,更见行动,开展好大走访活动,要从筹划安排、方法形式、结果效果上入手,出实招、办实事、谋实效,在大走访“头回见”后多些“回头见”,让广大基层百姓“还想见”。
走访安排要方便更合理,防止东一棒槌西一榔头。当前,各条线、各层级与企业、基层挂钩不可谓不多,很多领导、部门往往身兼“数挂”,党建辅导员、科技下乡、对口帮扶、阳光扶贫……眼花缭乱、名目繁多,村(社区)和企业常常在应对不同波次接待上耗时耗力。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主题教育大走访要秉持初心,端正观念,把握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首先要弄清楚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调研,合理安排走访区域和走访对象,充分考虑科学规划,尽量和长期挂钩联系点合并,多些从一而终,不另起炉灶、另辟蹊径,不能为了领导方便而让基层百姓不便,防止为了完成任务而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走访形式要身入更心入,防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现在社会改革发展各项事务千头万绪,领导和机关都很忙碌,但这不能成为把走访流于形式的理由。按照设计好的路线赶场子,参观什么、停留多久,都有详细脚本,有的甚至到一个点位还没等茶凉喝上一口,就匆匆赶赴下一个,看似满满当当,实则徒劳无功。这样的走访走不出真情况,访不进群众的心。主题教育大走访首先要 “下”得去、“坐”得住、“谈”得来、“听”得进,放低身段、俯下身子,多到“田间地头”去“蹲下身子看蚂蚁”,少看“门面窗口”,多看“后院角落”“背阴胡同”。耐心倾听群众殷切的“唠叨话语”,了解困扰群众的桩桩“民生小事”,真正在基层一线把实情捞起来、问题找出来、诉求带回来。
走访结果要领题更解题,防止曲终人散涛声依旧。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职期间,一次在浦江下访后说:“领导干部下访关键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下访一趟,实际问题什么都没解决,只是搞形式,做表面文章,反而会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走访活动要做好领题、破题、解题的大文章,朝着问题去、奔着矛盾解,不能因为问题小就“选择性处理”、因为一些问题属于历史欠账就装作“看不见”、因为难度大就“放一边”。广大党员干部在走访中要敢于“马上就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要开“速效药”、立行立改,对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要多方会诊、开“调理药”、分解落实整改,在“头回见”后多些“回头见”,挂号销号解决群众困难,切实做到惠民利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