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 707班 李梓涵 指导老师 王金萍
橙红的夕阳晕染着墙壁、道路……我和小慧骑着自行车,轮子轧过路上的落叶,发出“沙沙沙”的声音,橙红的夕阳映照在我俩的身上。
一路欢声笑语的我们来到我家后,休息片刻,我们像约好了一样拿出书包里的作业,相视一笑,默契十足地埋头学习。这时妈妈过来开始了她的盘问,又是问成绩,又是讲学习的正确做法。但是小慧似乎早就料到了一样,与妈妈的交流很是愉快。此时的我用平和的语气说:“妈妈,人家是来玩的……”“我知道啊,我和你们聊聊人生道理。”她理直气壮,我无语至极。
妈妈好像对我的态度很不满意,指着笼子里的仓鼠说:“你能不能把那仓鼠搬出去?臭烘烘的。”我一听心里就十万个不愿意了:“我要买仓鼠的木屑和浴沙你不给,我可不就要省着点用了,很久才换一次当然会有味道了。”我和妈妈又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的唇枪舌剑,妈妈被我气极了就朝我大声吼了一句:“那你靠自己呀!”于是我红着眼睛拿着七块钱拉着小慧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家。
从家里出来后,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捏着手里的钱,买了两支雪糕,一路漫无目的地走了好久,雪糕滴洒了一路,小慧看我一副蔫蔫的样子,几次欲言又止,在一处草坪处,走累了的我们坐了下来,小慧终于开始劝我:“小涵,我上次和我妈吵架后,我妈一生气也让我走,但是后来我妈还是出来找我了。我们走了这么远,你妈肯定也会着急的。”我低着头摆弄着一棵小草,赌气说:“她着急的话就不会不追上来。”“你还是早点回去吧,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必须要回家了,你也赶快回家吧!”小慧回家时再三叮嘱我。
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草地上,望了望天际边的落日余晖,只能无奈地站起身往家走去。只是妈妈肯定还没消气,回家可能还要吵架,一路上我走得慢吞吞的,想着能拖一会儿就拖一会儿吧。突然听到妈妈大声喊我的声音,我一愣,朝妈妈看了一眼,没吭声,想着等着我的肯定是一顿骂,果真妈妈的第一句话就是凶巴巴地问我:“你跑哪里去了?”我懒得跟她吵,还是没吭声。“涵涵!你知道吗,我到处找你找不到,我都担心死了!以后有什么事,我们俩好好说,尽量不吵架好吗?”一道名为爱的闪电击中了我的心,感觉暖暖的——妈妈真的去找我了。我想跟妈妈说声“对不起”,可是嘴唇挪动一下,没说出口,只是半开玩笑似的回了一句:“那你以后不能朝我发脾气。”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说:“好的,没问题。”
橙色的夕阳在妈妈脸庞上投下一条淡淡的弧线,让妈妈的容颜变得更加亲切和温暖。我们的微笑落进夕阳里,变得更加灿烂。
遇见挑山工
N 708班 王媛媛 指导老师 严昕晨
在泰山、黄山等名胜古迹的上下山途中,时常能看到一个个挑着沉重扁担的人在来往游客中穿梭,他们就是挑山工。不少人对挑山工不太熟悉,甚至说是陌生,但只要在爬山途中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
挑山工的身影总是与我们擦肩而过,他们步履矫健,行动十分灵活,在人潮中来往自如,仿佛不受人流的干扰。第一次了解挑山工这个职业是在小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上,一篇由冯骥才先生写的文章《挑山工》,文中他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刻画出了挑山工的形象。后来,在一次外出旅游时,我也遇到了一位挑山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并深入了解了挑山工,尽管只有一面之缘,但给我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我正和爸爸妈妈悠闲地站在山顶上看风景、拍照。忽然不远处的山路上出现了一个身着短褂、挑着沉重扁担的人,他挑着许多生活用品和几箱饮用水。挑扁担的人是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的男子,眼睛里闪着坚毅的光,头发有些许银白,看样子是40多岁的年纪,脸上有一条条深浅不一的沟壑,汗水顺着沟壑一滴滴落下,他随手扯下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然后继续向上前进。终于爬上了山顶,他如释重负似的长舒一口气,随便找了一块阴凉空地坐了下来,也不管脏不脏,然后拿出一个已经用得变了形的塑料饮料瓶,拧开瓶盖就大口把水往嘴里灌,只听“咕噜、咕噜”几声,一大瓶水就下肚了,他好似还意犹未尽地咂了几下嘴,又用手摸了一下嘴边残留的水渍。我看了看我们剩余的水,和爸爸妈妈商量后,我大步走向那个准备起身的挑山工叔叔并大声叫住了他,他转头用不解的声音问道:“小妹妹,有什么事吗?”我答道:“叔叔,我没什么事,就是看您辛苦,怕您待会下山口渴,所以把我们多余的水拿过来给您,希望您可以收下。”叔叔十分感动,连说了几声谢谢。我连忙摆摆手说不客气,不过,叔叔您明明挑着水,为什么还要拿那个破旧的饮料瓶喝水呢?叔叔笑着答道:“那些水是给山下的居民的,由于山的阻隔,他们出行不便。我们挑山工就专门负责给他们运送生活物品和一些饮用水,这些饮用水是属于那些居民的,所以我不能喝。”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笑着回答:“叔叔,谢谢您,我知道啦,工作要紧,您快去忙吧!我就不耽误您了。”叔叔对我说了声再见,又挑起那根扁担慢慢往山下走去。我站在山顶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感慨道:“虽然我们只见过一面,但您那勤劳朴实、能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将永驻我心,这必将成为我学习中克服困难的一种激励与方法,感谢您,挑山工叔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