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张广荣
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家风”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润物无声的品德力量,好的家风无时无刻在净化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灵,使世代子孙受益终生。
我出生在一个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终生奋斗的教师世家,从小受到家庭“忠厚传家园,诗书继世长”家风和“为人师表,诚信育人,乐于奉献”的教育理念和熏陶,生活成长在校园环境,耳闻目睹祖辈和父辈教书育人,桃李满园的点点滴滴。
我家三代人,第一代是穷国办大教育时期,教育救国,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代是大国办大教育时期,教育兴国,敬业爱岗,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第三代是大国办强教育时期,教育强国,实现“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走向世界舞台。三代人,一代代接过传承教的火炬,点燃梦想希望,谱写了一段跨世纪家风传承的故事。
我的父亲于1970年到乡镇中学教学,成了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他虽然年过六旬,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却始终如火。许多年来,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在父亲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仅学习到了丰富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求知欲望。父亲的教学方法独特,善于用生动的实例和富有创意的解题思路激发学生的有效学习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对未知世界探究的乐趣。
父亲的教育理念是“教书育人”。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经常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学生助教的我,亲眼目睹了很多学生在父亲的帮助和激励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还懂得了“辛勤耕耘育桃李,三尺讲台献青春”的道理和责任——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父亲以对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默默奉献,不断将自己人生的“红烛”投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父亲的教学成果和影响力超出了学校范围,他被评为了省级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这些荣誉是对父亲多年来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他执着教育事业的最高褒奖。
然而,父亲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认为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是“我的梦”,还远不足“中国梦”的实现。他决定成立一个学校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教师,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大步向前。不仅如此,父亲还积极参与教研教改的探究与创新,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教育力量。
时间如梭,如今父亲已经年逾古稀,但他的“教育情”却在不断延续——作为女儿的我,毫不犹豫地继承了他的“教育梦”,并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教育梦添砖加瓦。我同样是一名乡镇中学教师,在学校任职多年,并将父亲的教育执念及教育情怀在传承发扬。
而更为令人振奋的是,父亲的孙子也选择了做一名中学教师,成为我家“教育事业”三代传承中最新一批火种,他学校教育中展现出的热情和才华令人瞩目。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彰显教育的力量和希望,继续着祖父和我的教育情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回首历史,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从古至今一直都有,但它的意义却不断深化和拓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家庭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正是因为父亲的爱心耕耘,才有了我们家崇德向善,潜心教育的家国情怀。三代教师,三代人的脚印,三代人的梦想,在我们家庭留下的传承和希望,更是教育事业中一个“中国梦”,三代“教育情”的佳话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