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书讯 |《灵蛇之珠》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5-12 15:18:00 来源:搜狐文化

蛇是一种神兽,是智慧和生命力的象征。“灵蛇之珠”是稀世珍宝,也代指珍贵的事物或人的卓越才能。

《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生肖蛇文化》(上下册)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纵观古今,横跨中外。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爬梳全人类蛇文化的脉络。

书讯 |《灵蛇之珠》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

【内容简介】

“灵蛇之珠”的故事源头,可以追溯至《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讲的是春秋时期,隋国君主曾救治过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这条蛇为了报恩,衔来一颗明珠送给他。这枚宝珠直径超过一寸,夜晚能发光照亮整间屋子。自此,古人用“灵蛇之珠”来代指稀世珍宝,也被后世借来代指珍贵的事物或者人的卓越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蛇是一种神兽,也被视为智慧和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作为“弦歌”图书品牌打造的“博物馆里的十二生肖”系列丛书之蛇年篇,《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生肖蛇文化》一书分上下两册,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纵观古今,横跨中外,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爬梳全人类蛇文化的脉络,为各位读者奉上一篇篇带着独特视角、精致笔触的文艺小品。

上册各篇,从民俗、文学、文字、神话、图腾、宗教等角度,综述中国蛇崇拜和蛇文化的发展历程。您可以跟着各位作者,去研究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四神镜中的玄武组合、“滇王之印”上的蛇形印纽;感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堆塑龙(蛇)纹透底器和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所藏商周石蛇上的龙蛇气象;寻找上海博物馆所藏西周早期妊簋、河南博物院所藏妇好鸮尊、湖北省博物馆所藏曾侯乙尊盘上的蛇纹;想象洛阳古墓博物馆藏汉画中的灵蛇如何沟通阴阳,延长生命的空间;您可以在北京、山东、浙江、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各地,寻找具有地方特色的蛇文明的痕迹。您还可以结合历朝历代若干以石像、画像砖、陶俑、绢画、书法、首饰、文具、玉器、青铜器等形式存在的“人首蛇身”文物形象,从“人蛇相伴”和“半人半蛇”两方面,直观感受中国早期艺术中的“人蛇”如何共在。

下册各篇,体现“全球”和“西北”特色。首先,将视角扩大至全球领域,探讨西方古典时期爱琴海区域从米诺斯、迈锡尼到希腊蛇元素的象征与意义;从甘肃马家塬墓地出土的战国鹰首格里芬缠斗蛇纹金带饰,管窥巴泽雷克文化、西戎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比较中国与古埃及、巴比伦、印度“蛇舞”崇拜的异同;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所藏的蛇形陶瓶、大理石像、青铜雕像、油画、铜钱中为研究中国蛇文化寻找必要的鉴借。其次,将视角聚焦于中国西北地区,寻找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地区的典型“蛇文物”,分析敦煌佛教艺术中的蛇形象,探索中西文化交融视域下,同一图像母题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现,管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敦煌文化艺术中的独特表现。

白居易《赋赋》:“客有自谓握灵蛇之珠者,岂可弃之而不收?”也希望各位读者收下“弦歌”图书品牌打造的这本读来可以增智、生趣的《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生肖蛇文化》,从而像珠宝一样珍藏。

书讯 |《灵蛇之珠》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

书讯 |《灵蛇之珠》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

【作者团队简介】(按收录书中文章顺序排序)

《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蛇形文物》(上册)作者团队

中国国家博物馆 霍宏伟、上海博物馆 张经纬、中国国家博物馆 郝爽君、河南大学 韩鼎、四川美术学院 高可、鲁东大学 张广村 范聪颖、良渚博物院 潘嘉平、北京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罗飞、河南博物院 鹿继敏、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侯秀敏、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石牧阳、湖北省博物馆 周韫奇 、恒达文博科技有限公司 王沛雯、中国国家博物馆 杨小燕 刘如心、作家 何大江、洛阳市考古研究院 徐婵菲、中国国家博物馆 李重蓉、中国国家博物馆 徐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客座教授 邓斌、故宫博物院 冯小夏、天津博物馆 张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韩明

《灵蛇之珠:博物馆里的蛇形文物》作者团队(下册)

敦煌研究院融媒体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博物馆 塔娜、陕西历史博物馆 高小超、甘肃省博物馆 辛欣、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神帅、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杨艳丽、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 赵玉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马艳辉、青海省档案馆 付君琴、敦煌研究院 (敦煌文献研究所)方璐、中国国家博物馆 吕潇婷、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张扬、中国国家博物馆志愿服务协会 王炼、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朱爱、伦敦大学 赵嘉铭

【书籍目录】

书讯 |《灵蛇之珠》以世界各博物馆里的文物珍品为依托,从文明起源开始找寻蛇的踪迹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2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书讯 |《漫邮记》:藏在邮票里的中国传统文化
邮票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内容载体,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每套邮票的背后,从选题、设计、 印刷,再到发行的过程,背后是一个个苦心孤诣、精益求精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发掘并
2025-02-28 11:00:00
书讯 |《走向现代:西方艺术1789—1914》一部浩瀚的19世纪艺术史
在西方世界,19世纪堪称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工业革命、城市发展和殖民扩张集中爆发,各种文学、哲学和科学理论层出不穷,包括波德莱尔的“现代性”理论、谢弗勒尔的
2025-04-09 14:48:00
书讯 |《从窗台的花花到宇宙爆炸》重启感知力,永远为生活中的小事雀跃
不完美的一天也会有耀眼的瞬间,永远为生活中的小事雀跃!43篇对花花世界的浪漫告白,关于花草,关于古迹,关于人事,也关于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赠大量花花周边!带你从一朵小花开始,感受生
2025-04-23 10:39:00
景区免费游、特惠生肖票!青岛多家景区、酒店推出蛇年惠民活动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全新推出蛇类主题科普展览、“灵蛇大道”等主题展陈。蛇年出生的游客游园只需20.25元/人,每天只限前100名,以身份证年份为准(活动时间:2月28日前)
2025-01-25 13:29:00
博物馆里过文化年!生肖文物大联展、非遗体验、民俗庙会等你
...文化活动,包括生肖联展、民俗庙会、非遗体验等。一、灵蛇献瑞,新春展览抢先看(一)灵蛇献瑞——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2025年春节,由中国文物报社牵头,青岛市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
2025-01-25 13:31:00
百余件清宫珍品亮相山西青铜博物馆
...盛京华彩——沈阳故宫典藏清代宫廷珍品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幕。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雍正御笔亲书《平安如意》轴、华丽典雅的杏黄纱平金彩绣金龙单袍、各类掐丝珐琅器物等皇室
2024-07-10 16:20:00
绒花变“灵蛇”,非遗也时尚
...学生带着4件蛇年主题的绒花作品,前来参展。绒花变“灵蛇”,可爱得让游客“移不开眼”。“这件年宵插花作品采用绒花技艺制作而成,选用紫色的鸢尾做主花,寓意新年紫气东来、好运连连。
2025-01-28 09:37:00
...白山青共素心——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特展”在湖州市博物馆开展,呈现历年吴昌硕专题展览中难得一见的山水画作与山水诗稿。49件展品中,除了22件湖州市博物馆藏精品,还有27件
2024-05-18 10:29:00
30多个国家文创产品亮相文旅博览会
...平等的国际组织,这种平等精神极具吸引力。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位于上合示范区,以市场化模式投资建设运营,融合会议博览、商品展销、文化交流、商事服务等功能,为每个上合组织国
2023-09-13 10: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