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笃行实干的镇江名臣吴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5 08: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 王志强

镇江自古为江淮重镇,承担着南北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责任。风景毓秀的镇江,孕育出无数英雄儿女,他们或尽忠职守,擘画修齐治平的理想;或忠贞不屈,彰显保家卫国的决心;或清廉刚正,展现修身养德的品性。先辈的事迹成了后辈的榜样,前贤的言行成了子弟的楷模,他们的故事不断激励着后世子弟成为一个居家则完善个人道德,出仕则造福一方的人。

嘉靖年间,镇江走出了一位清廉正直、笃行实干的能臣吴淮。吴淮虽然在正史中名声不显,却在清代《丹徒县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志书极力书写了吴淮在出仕为官时心系百姓清正刚直的品格,展现了镇江士子的风骨和操守。

吴淮,字宗海,号自山,丹徒人。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后,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主要负责纠察京畿勋贵违法之事。京畿之地,贵戚众多,向来号为难治。广聚于此的豪强地主、高门贵族,倚仗自己的权势,视王法于无物,肆无忌惮地包庇乃至豢养地痞流氓,去为自己的利益行不法之事。等事情败露,官府准备制裁时,朝中的高官贵人就请托不止,在各方利益纠缠之下,监察御史难以有所建功,往往成为虚设的职位。

吴淮读书时就深知稼穑之艰难和民生之疾苦,对于姻勋贵戚来说,也许只是一餐饭钱或者是一个玩物,可能就够普通百姓生活一年。因此,吴淮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案件,他不看双方谁有权谁没权,而是看谁有理谁没理,竭力为京畿百姓撑起一片公正的天空。当时的大将郝通父子贵气逼人,因剿灭蓟州寇匪有功而受到朝廷的嘉奖,但经过吴淮的实地考察,发现郝通父子多次杀良冒功,将无辜百姓当成贼匪肆意杀害。忍无可忍的吴淮不惧郝通的威势,毅然决然地向朝廷陈述事实,弹劾郝通父子的不法行为。

因得罪了郝通父子及其背后的势力,吴淮被调任至黄州担任知府。吴淮到任后,没有自怨自艾地饮酒浇愁,而是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放在改善百姓生活、提高农业生产之上。在吴淮看来,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为职一日,就要敬业爱岗。在黄州期间,吴淮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造良田,短短三年间,黄州成了一个大粮仓,积累的粮食多达十万石,这个数字是历代之最。后黄州发生灾荒,百姓们没有流离失所,靠的就是吴淮在任时积攒下来的粮食。

在改善百姓的物质生活之外,吴淮还努力提高百姓的认知水平。待到政事闲暇之时,吴淮就开始着力于移风易俗。黄州一带巫风严重,百姓们被迫供养各种神像,家中的粮食都要先献给巫祠,自己只能吃粗糠粗菜,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吴淮得知这一情况后,效仿西门豹,将当时的大巫师谢伯恩扔进河中,让他去邀请神灵来赴会,经此一役,当地的巫风为之一敛,巫师们再也不敢任意恐吓百姓了。

吴淮以为打击巫师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破除黄州的巫风,正本溯源之法在于开启民智,在于提高百姓的知识水平,如果百姓们人人都信从礼乐文化,那么巫风巫俗就没有生存的土壤了。而且教育是社会不同层级间流动的重要通道,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可以通过教育和科举,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融入到国家的建设和治理中去,从而代表当地在社会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为了改善黄州的教育水平,吴淮将销毁钟鼎、佛像、淫祠得来的钱,在东坡书院旁边兴建了二十间学舍,免费提供给府学中的优秀学子住宿。不仅如此,吴淮每月还会固定前往府学讲学,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文章大义传授给当地的学生,在吴淮的努力下,黄州一地文风大涨,《黄州府志》称“一时人才称为独盛”。

吴淮在黄州为官四年,后辞职归家,在这四年间,他对黄州的贡献十分之大。他以为自己只要在任一天,就要用真诚的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可生有懈怠的情绪和麻痹的思想。可以说,尽心尽力于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于服务百姓,这是吴淮为官的过硬作风和模范底色。黄州百姓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吴淮的钦佩之情,自发修建祠堂,刻石立像,岁岁祭祀不绝。后世黄州在修纂地方志时,都会将吴淮放入《名宦志》,鼓励来黄州的地方官员学习吴淮的仁德惠政,将造福百姓当成自己的首要责任。

吴淮的这一生,笃行实干,将满腔抱负化为实际行动,将汗水洒在奉献自己的路上,哀矜民氓,知民生之艰难;公正无私,护百姓之安全,这是百姓对地方官员的期盼,也是吴淮一生自觉践行的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会现象。在巫风盛行的汉魏六朝时期,巫师以巫术惑民,百姓因崇巫费财,并因此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与政治影响,轻者祸害一方,重者危及当朝。故而有识官员不惜采取断然措施,以禁断淫祀,杜
2024-05-17 19:20:00
蒙古再次兵临京城下,严嵩如何保卫北京
...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一代名臣。而另一位,是挤进《明史·奸臣传》,被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的内阁首辅、权臣——严嵩。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人分别是用什么
2024-10-07 12:24:00
读城 | 品读镇江,江河诗城阅风华
...每一步都似踏在时光的肌理之中……10月11日晚,“诗意镇江・读城”行动启幕。当天下午,从京畿路到伯先路的“寻访京畿 citywalk”已率先开启。从沉浸式寻访到主题发布,再到
2025-10-14 10:35:00
...国号其实是宋,只不过后来被明代人篡改,这一点有明初名臣宋濂笔下的“分宁徐寿辉建伪号曰宋”一句可以证明。至于篡改徐寿辉政权国号的原因,一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曾迎奉的“小明王”韩
2023-04-20 10:51:00
镇江润州区“浓情腊八粥,温暖老人心”情暖腊八活动举行
1月16日上午,镇江润州区金山街道“善院”内热闹非凡,笑声朗朗,到处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该区“浓情腊八粥,温暖老人心”情暖腊八活动正在这里举行。现场据了解,这次活动由润州区慈善
2024-01-17 16:16:00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本报讯(孙晨飞 郭宇)10月19日下午,润州区金山街道见义勇为工作站联合京畿路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在润州区中山广场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开展了“倡导见义勇为、净化社会环境
2023-10-26 10:53:00
聊聊东汉名臣——袁安
袁安自少承袭家学,研习《孟氏易》。初任汝阳县功曹,后以孝廉获举,升为阴平县长、任城县令。他御下极严,能使官民畏爱。汉明帝时,屡迁为楚郡太守、河南尹,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京畿十余
2023-06-25 16:25:00
西汉名臣萧望之的“恃宠而骄”,曾经两度辞官
自从儒学在西汉被拔高到“独尊”的地位,历代名臣多为大儒,西汉著名学者萧望之就是其中一位。萧望之耿直又有骨气,为官清廉,获得后人很多点赞。但人无完人,比如萧望之曾有两次辞官,暴露了
2022-12-25 19:01:00
太平天国战争中的三位总督李星沅、吴文镕、陆建瀛的牺牲
...士大夫无不叹息,皇上也为此特赐谥号“文恭”。然一代名臣就此殁落异乡,实在令人扼腕,也可见太平天国之势,竟让人气血衰竭而亡。吴文镕赴黄州兵败自戕吴文镕呢,生前官拜两广总督,素以
2024-01-09 15: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