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们每天捡一点,总能捡完”“就想让这条河干干净净的”“我们又靠乌江水吃上饭了”……这几句话,成为卢锡永、冉戌英夫妇义务守护“母亲河”39年的真实写照和心底的深情告白。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年的日子。生态日里话生态,各地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绿色发展,用实际行动回敬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澎湃建设美丽中国的力量。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化为行动。在贵州,十多年来春节之后上班第一天,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青山增绿;全省2.2万名河湖长、2.8万名保洁员和义务监督员,织密河湖的“保护网”,护碧水长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我们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做好“两山”转化文章,多彩贵州空气常新、清流奔涌、草木葱茏。
绿色发展积厚成势、蔚然成风。良好生态是优美环境、是产业资源。优良生态成为山地特色农业的有力支撑,成为旅游引以为傲的家底,成为白酒、食品、药材等特色产业坚实的护城河。避暑季“候鸟”人群纷至沓来,游客旅居变“住客”,贵州“土特产”出山出海,绿色经济占比达48%……生态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耦合,发展“含绿量”提升了增长的“含新量”“含金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绿色经济如火如荼,绿色发展不断提速,绿色版图持续扩展。当绿色发展成为一种习惯,“两山”理念解锁生态共富密码,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正在回敬生态馈赠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李海钦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