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18 11:51: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震 苗润鹏

凌晨3点,在威海市环翠区泊于镇海西头村一处路口的批发市场,附近无花果种植基地已亮起星星点点的头灯光。山路上,时不时经过几辆满载空竹篮的三轮车颠簸前行,空气中还弥漫着蜜糖般的甜香。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熟练地穿梭在市场中间,仔细挑选熟透的无花果。“你看,这批果比第一批好多了,熟透了,口感也好。”李周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熟练地拿起一枚青色爆皮的果实,打量过后,沾着水珠的无花果应声落入面包车上的货架。“我每天凌晨3-4点就开车面包车来抢货,收果的品质决定了售卖价格”。

谈到无花果的定价,李周坦言,这主要凭经验。“老农们都知道市场行情,我们收购时也会根据果子的品质和市场需求来定价。”他说,“如果是买方市场,很多果农会主动来报价,希望以优惠的价格将无花果售出,我们就可以根据果子的质量来决定收或者不收,或者再谈价格。如果是卖方市场,我们得主动给果农报收购价格,果农再挑一家出价最高的售卖。”

李周并非一开始就从事无花果收购。他早年做过服装生意,后来转行搞养殖,养过牛和鹅,但都以赔钱告终。“养了六年牛,三年鹅,结果赔了不少。”他苦笑道。如今,他已经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三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客户群体。

然而,市场并非总是如此乐观。李周透露,有时候一天下来,利润非常微薄,甚至可能赔钱。“比如晚上卖的果子,如果质量稍差,价格就上不去,有时候甚至只能卖到成本价的一半。”

在收购过程中,李周大对果子的品质把控非常严格。“用的化肥、农药都必须经过国家标准,确保果子安全无害。”他说,“那些偷着使禁用农药的老农,我们是不敢收的。”

在发货时,李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花果对温度非常敏感,必须使用冰袋保鲜。然而,有时候因为物流延误或冰袋失效,果子在运输过程中会损坏。“去年和今年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客户收到货后发现果子坏了,要求赔偿。虽然大多数客户都讲理,但也有不讲理的,我们只能赔本补偿。”

按照往年的经验,无花果能从7月摘到10月。在田间摘果的果农车师傅说:“今年雨水分布不均,幼果时比较干旱,到了成果期,又隔三差五的下雨,无花果一遇到雨水就开口,卖相和甜度都不行,今年收成很不好。”车师傅家有6亩无花果地,往年同期,一天能摘200-300斤,而当天只摘了100斤,地头的批发价格为6.5元每斤。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车师傅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无花果田地,不计算人工成本的话,一年内需要农药和化肥的支出约为1000元,一年的成果大概在3000多斤,毛利润为1万元左右。但是今年的高温和多雨,致使果树在8月中旬前后集中成熟,一天最多能摘1000多斤,而且很多都是裂口的,价格仅为每斤1元左右,很多果子摘不及,都烂在地里了。说起“天灾”,车师傅只能感叹,靠天吃饭,这些老农非常不易,值得欣慰的是,自己村子里就有好几家无花果加工厂,产果量多的时候,他们会集中送给工厂,不然靠着零售,就只能等着烂地里。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李周的鞋已裹满泥浆。据李周介绍,无花果的收购讲究时效,熟透的果子必须及时采摘、包装、发货,否则极易腐烂。为了确保果子的新鲜度,他每天至少要跑两趟,多的时候甚至跑三、四趟,往返于田间和市场之间。往年收成好的时候,他一天就能卖1000多斤,今年受天气影响,成果量和销量都不好。李周盘算着今天的订单:“济南一个客户要50斤,北京客户要100斤,都是空运直达,这些往外发送的无花果,只能摘8成熟的果子,熟透的不能发,会烂。”

凌晨3点就打响“甜蜜战”,无花果批发商李周的“抢鲜”日记

早晨7点,李周开着面包车,载着满车的无花果赶到了青岛路消防路口,他的妻子在此处的早市摆摊。“早晨趁着第一波上班的市民,早点摆好摊位,卖个好价钱,今年的无花果量少,现在市场上每斤的价格在10元左右。”李周将车内的无花果卸下一半,剩下的拉到了另一个摊位,在四方路附近的早市。忙完这些后,李周又开车返回了海西头村,继续收购无花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果然财经|解决“隔夜蔫”痛点,威海无花果实现“千里达”后大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震 苗润鹏130多年前,无花果扎根威海,成为北方最早定居的家族。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青皮无花果产区,威海以4.5万亩种植面积、7.52万吨年产量和21.2亿元
2025-09-18 13:01:00
甜蜜来袭!小王庄镇无花果成熟上市
本文转自:滨城时报无花果挂满枝头时报讯(记者 朱春蕊 报道 王涛 摄影)目前,小王庄镇的本地无花果已甜蜜上市,让滨城市民大饱口福。记者看到,在位于小王庄镇津港农庄的无花果大棚里,
2023-07-20 04:33:00
如何放大特色产业“特”优势
...间管理,最大程度提高石榴、雪菊、杏等产品的品质。 无花果是阿图什市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之一,为加快无花果产业发展,阿图什市在提质扩面上下起了功夫。阿图什市林草工作站党支部书记
2024-01-30 09:06:00
干无花果:自然的甜蜜礼物与智慧食用方法
...子围绕着他,渴望听到新的故事。长者微笑着拿出一颗干无花果,开始了他的叙述:“这是来自大自然的礼物,它不仅仅是甜蜜的滋味,更蕴含着生活的智慧……”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们被这
2024-06-26 06:31:00
无花果上市  雨过铺迎来“甜蜜”时光
...员 李沿杓初秋时节,走进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尼苏小镇的无花果采摘园,只见翠绿色和紫红色的无花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甜蜜的果香,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这两天,采摘
2023-08-30 02:46:00
走进位于平潭君山片区南楼村的无花果园,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一片片无花果树整齐排列,饱满圆润的果实挂满枝头。看看这棵,挑挑那棵,游客陈思琪用剪刀轻轻剪下一颗无花果,品尝一口,甜蜜瞬
2024-09-20 00:52:00
“南果北种”无花果 “甜蜜经济”饱口福
...龙江森工集团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开展特色种植产业,将无花果从南方移到佳木斯市桦南县,“移”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致富新道路,也为桦南县特色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无花果种植大棚。桦南
2024-06-27 16:03:00
宿州市埇桥区:“糖包子”喜迎丰收 铺就“甜蜜”致富路
...民网-安徽频道眼下,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高滩村的120亩无花果已经进入采摘期。走进无花果种植基地,一颗颗紫红色的无花果在树叶的掩映下,颜色鲜亮,莹润饱满,煞是喜人。随手摘下一颗
2024-08-15 16:44:00
...日,由威海市人民政府主办,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威海市无花果产业协会承办,大众网·威海协办的威海无花果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活动将在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启帷。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威海
2024-08-26 10:03: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晴日泰安太治愈!初秋风裹阳光,光斑跳着走
10月14日,泰安终于告别连日阴雨,将澄澈的蓝天与温柔的阳光还给街巷。走在望岳东路与望岳西路,初秋的气息裹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2025-10-14 18:24:00
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河南多部门给迁徙通道加装“安全带”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秋高气爽,候鸟南翔,河南进入今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时间。郑州市惠济区南裹头广场上,98只野生动物被放归自然
2025-10-14 18:39:00
吉镜头|氛围感直接拉满!伪满皇宫的银杏进入“高光时刻”
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 游客打卡拍照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果实挂满银杏枝头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银杏树前的红豆杉长满了红色的果实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4日
2025-10-14 18:56:00
梨也分公母、无花果有花?河南这场林草科普比赛含“科”量十足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你吃的苹果可能是去年的,买梨的时候是公梨好一点还是母梨好一点,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对于桂花你真的了解吗
2025-10-14 19:10:00
结合近期我市气候现状,市疾控中心10月14日发布提示,今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气温波动大,公众要增强防灾防病意识,做好相应物资储备
2025-10-14 19:28:00
作为锦绣太原城的核心区域,迎泽区近年来全域旅游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一核三带”全域旅游格局。迎泽区文旅局近日发布三条旅游线路
2025-10-14 19:28:00
10月14日,太原市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16日至19日,我市将先后出现降水、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0月16日夜间至17日
2025-10-14 19:59:00
全网寻找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最甜锦鲤”
来源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2025-10-14 20:5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风过处,草浪浮沉,流转着雾色与风吟。这片无垠的碧色,是高原铺展的静谧诗卷。每一脉青峦,都是大地深沉的呼吸。来源:六盘水市钟山区融媒体中心一审:曹轶二审:汤成伟三
2025-10-14 20:58:00
科学周刊|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秘5亿年前动物骨骼起源
从蜗牛的壳、螃蟹的甲,到人类的骨头——动物的“硬骨架”是怎么来的?地球上的动物骨骼是如何长出来的?近日,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胡亚洲及团队成员
2025-10-14 22:24:00
织金:智能大棚竹荪抢鲜摘
10月13日,记者走进织金县金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荪公司)智能菇棚基地,只见29栋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温度
2025-10-14 22:43:00
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承包了福州的秋日浪漫
福州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作家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是北京地坛的风景。而在今年10月,福州市属道路和超过5000株的各类栾树
2025-10-14 22:48:00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近日,承德县新杖子镇小营村千亩果园里,毛桃挂满枝头。村党支部书记冯广君随手摘下一个递给记者:“现在随便摘个果
2025-10-14 09:20:00
吉镜头|南湖白桦林披“金纱” 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
南湖白桦林披“金纱”,秋日限定美景快来打卡!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金黄的叶片随风轻晃,发出“沙沙”的声响 “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这儿拍几张
2025-10-14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