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8月4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称“遵医附院”)为一名45岁的终末期心脏病男性患者开展了人工心脏植入术,这在全省尚属首例。8月8日,记者在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病房了解到,距离手术完成第四天,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恢复情况良好。
ICU病房内,医护人员查看患者生命体征。
14年前,该患者曾因风湿性心脏病在广东某医院做了心脏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置换手术,术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后因病情加重,至遵医附院检查时已发展为终末期心脏病。
“严重程度主要表现在,他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都比较高,失去了做心脏移植的机会。”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刘达兴说。
是回家等死还是冒险一搏?摆在患者、家属和医生面前的选择至关重要。
“失去心脏移植机会,并不代表没有选择。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选择人工心脏植入或心肺联合移植,但后者难度较高且效果不佳。”刘达兴说,患者家属的坚持、医院强大的学科储备以及病人身体条件等因素,将选择的天平倾向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据了解,人工心脏是一种使用机械或生物机械手段,部分或完全替代自然心脏给人体供血的辅助装置。它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甚至作为永久性治疗;是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与有效手段。
但手术准备阶段对医生来说并不顺利——患者肺动脉压力高和肺血管阻力高,所以左心房巨大,再加上又是个二次手术,做左心辅助装置植入的时候,患者要求把主动脉瓣换成生物瓣,否则术后就容易形成血栓。手术难度高,对医生来说是个挑战。此外,患者多次的术前评估数据都不符合手术条件,等待周期漫长。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评估,在患者各项数据符合手术条件后,该院领导高度重视,集结全院专家力量,于8月4日为患者实施左心植入手术。
“目前患者神志清醒,循环也得到了改善。血压是在正常范围波动,左右心功能逐渐开始协调,中心静脉压也在逐渐下降。血管活性药强心药的药量逐渐减少,现在已经接近正常水平了,病人的肝肾功能、消化功能得到了逐渐的改善。”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任彦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待患者完全恢复后,需佩戴5斤重的电池为心脏充电,且需定期到医院复查,便能满足基本的生活质量。
患者需佩戴的电池。
刘达兴说,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治疗终末期心衰,是贵州省首例,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手术的顺利开展,也将让此类患者足不出省就得到高水平的治疗。再结合科室以前开展的心脏移植,以及心内科的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遵医附院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已经没有短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能为此类患者提供综合诊治的措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从2021年起,我院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建的高校直属附属医院,遵医附院有责任也有能力打造终末期心衰治疗高地,为更多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解决方案。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我院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医院通力协作的顺畅以及勇攀医疗技术高峰的决心。”遵医附院副院长魏在荣说,未来遵医附院将持续探索人工心脏、心脏移植技术难点,推动建设专科建设,培养优秀的专科人才梯队,为贵州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盈平
编辑 龙艳
二审 何剑
三审 徐忠田 杨国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