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青海: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乐都长辣椒产业 守护民众“钱袋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9 09: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乐都3月29日电 题:青海: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乐都长辣椒产业 守护民众“钱袋子”

作者 陈宗淇

“因乐都长辣椒‘三弯一勾’的形状像极了猪大肠,我们又俗称为‘猪大肠辣椒’……”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党委书记李锦说。

青海: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乐都长辣椒产业 守护民众“钱袋子”

图为李锦介绍乐都长辣椒。陈宗淇 摄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是该省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乐都区寿乐镇位于湟水谷地北侧,其独特的冷凉性气候和自然环境适宜乐都长辣椒的生长,寿乐镇也是乐都长辣椒最大的生产基地。2010年,乐都长辣椒被正式确立为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据了解,乐都长辣椒以皮薄、肉厚、味浓、质优、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民众青睐,是青海省极具地方特色的蔬菜产品之一。

记者走进当地温室大棚内,一垄垄辣椒藤齐腰高。

海东市乐都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马国业介绍,乐都长辣椒对水质、土壤、光照的要求比较高,“曾有人将我们的乐都长辣椒引种到外地,或未能栽植成功,或发生不好的基因突变,可见乐都长辣椒已然适应乐都独特的种植环境。”

寿乐镇当地农业灌溉用水与乐都区城市生活供水的水源同出一脉,李锦说:“得益于优良的水质条件,加上独特的气候、土壤等环境,当地乐都长辣椒的产量高、质量好。”

据了解,寿乐镇的乐都长辣椒采用温室大棚和拱棚相结合的种植方式,可实现乐都长辣椒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

寿乐镇薛青村负责人李永武介绍:“一座大棚一亩地,一茬产量在4500斤左右。通过技术改良,在轮种倒茬的基础上,大棚已实现复种多茬。”

乐都长辣椒的种植周期约为60天,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好,所以当地多有种植乐都长辣椒的习惯。

乐都长辣椒的市场价格受到季节差和冷热供销季影响较大。李永武告诉记者:“今年种的第一茬,现在已经采摘上市了,市价每斤15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在一些特殊的供应季,市价每斤高达80元。”

高原的早春依旧能让人感到阵阵寒意,而寿乐镇海拔较低,所以此时露天土地的耕作和播种也陆续开始。马国业指着正在道路两旁耕作的人说:“你看,老百姓甚至驾驶小汽车来种地,可见生活水平真的好太多了。”

马国业是寿乐镇引胜沟生态农业产业园的常客,他经常出入大棚和田垄,为当地老百姓种植乐都长辣椒“出谋划策”,他说:“种植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工,但好在工作强度不高,大棚也都在老百姓的家门口。”

青海: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乐都长辣椒产业 守护民众“钱袋子”

图为马国业(右)在大棚内和种植户交流。陈宗淇 摄

马国业感叹道:“目前,乐都长辣椒已远销山东、河南等地,但还是缺少进一步的加工销售,如果能形成集生产、分装、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那么乐都长辣椒就能上架各大超市,还能增加附加值,届时我们老百姓的收益也会更可观。”

据悉,当地政府部门在绿色蔬菜种植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海东市乐都区高原绿色蔬菜育苗基地,实施种苗订单补助,不仅能为农户提供优质种苗,还能节省种苗引种成本。此外,当地政府还按照每亩80kg的标准为农户发放有机肥。

记者从海东市乐都区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2023年,乐都区种植长辣椒5591亩,预计产值达9907万元。乐都区作为青海省最大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现有设施温棚共9437栋(自然栋),计5188.05亩,日光温室4165栋,计1868.33亩,拱棚5272栋,计3319.72亩,以乐都长辣椒为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百姓增收。

当地政府还建立健全乐都长辣椒的生产标准体系,培养科技示范户,建设示范区,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等措施,提高了辣椒产量和安全质量水平,有力促进乐都长辣椒产业发展。(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乐都:“葱”满希望 助力乡村振兴路
...乐镇薛青村大葱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不仅让本村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为邻村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提供了机会。据了解,乐都区起初在下营乡顺金大葱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并试种的2公顷
2024-08-13 10:59:00
乐都:“蔬”写乡村振兴“乐都答卷”
...行。多年来,乐都区牢牢把住让“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沿湟主轴、条沟辅线、带状布局、基地联动、全域产业”总体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2023-07-21 11:29:00
乐都打造“品牌蔬菜”提升增收后劲
...,产业需先行。乐都区牢牢把住让“菜篮子”成为百姓“钱袋子”的发展目标,紧紧围绕“沿湟主轴、条沟辅线、带状布局、基地联动、全域产业”总体布局,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2023-07-20 00:02:00
乐都聚力农业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肉案子”、做大“果盘子”、做精“油瓶子”、鼓起“钱袋子”。
2023-12-04 00:03:00
“高原西兰花”变身振兴“致富花”
...,“南凉”蔬菜、“深沟”大蒜、“玉泉”马铃薯等26个农产品商标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乐都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消费者满意前100个名优产品,果蔬早已成为乐
2024-10-12 09:45:00
【新发展理念的毕节实践】生态农产品鼓起百姓“钱袋子”
毕节将发展定位从“试验区”升级到“示范区”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纽带大力发展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如今,毕节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走红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文案:杨娅设计:唐云云一审:郭秋
2023-06-30 20:20:00
灌阳县三联村:家门口的大闹子 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村民打开了销售大门,使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老百姓钱袋子鼓了起来,为乡村经济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伍秋福 王兆萱)
2024-12-19 21:39:00
青海乐都:绘就产业兴旺图 畅通群众增收路
...村民们积极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利用‘菜篮子’鼓起‘钱袋子’,生活成色越来越足了。”雨润镇羊圈村党支部书记唐生和满脸喜悦。走进雨润镇汉庄村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一排排黑色的遮阳网种
2024-04-30 13:08:00
...油菜产地,马营乡党委、政府依托位于龙床村的青海泓润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与青海盐湖股份公司沟通协商,达成采购意向,协助青海泓润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青海盐湖股份公司下
2024-01-16 02: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宣萱)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下,宣城市锚定与南京的联动发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逐步织就两地“无缝对接”的通勤图景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