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奕訢临死前让光绪皇帝谨慎使用一个人,可惜光绪没听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4 20:41:00 来源:戏说三国

光绪二十四年,奕訢病重,四月初四日病死,终年66岁。这个为大清奋斗一生的亲王,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虽然慈禧太后和奕訢之间矛盾重重,但在奕訢死后,慈禧太后还是承认了奕訢的功劳,赐谥号“忠”,加恩进贤良祠,并入皇家太庙。

奕訢临死前让光绪皇帝谨慎使用一个人,可惜光绪没听从

奕訢一生命运坎坷,先是在皇位争夺上失败,因支持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得到重用。随后,又因慈禧太后的猜忌,意志消沉。奕訢是光绪的六叔,光绪对他非常尊敬。奕訢病重期间,光绪也多次前往探望。

奕訢临死前让光绪皇帝谨慎使用一个人,可惜光绪没听从

奕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要贡献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和当朝皇帝光绪进行了密谈。其中重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光绪提防一个人,此人是康有为。奕訢告诉光绪,“闻有广东举人主张变法,当慎重,不可轻任小人也。”

奕訢去世前,变法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朝廷已经就变法吵得沸沸扬扬。奕訢反对变法,让维新派将其视为对立派。有人说,奕訢早年有改革的锐气,可到了晚年却思想僵化、保守。

奕訢临死前让光绪皇帝谨慎使用一个人,可惜光绪没听从

这是正常的现象,奕訢经过多年的挫折以及慈禧太后的打压,一度让他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但是对变法,奕訢并不是泛泛地反对变法。大家注意一个词,“小人”,奕訢似乎对康有为等人有所了解。

如果大家对康有为的生平有所了解,就会发现,用“小人”来形容康有为丝毫不为过。且不说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前逃走,在海外更是以“保皇派”自居,四处蛊惑华人参加“保皇会”,并将大量会费挪用,用在个人奢华的享受上。

奕訢临死前让光绪皇帝谨慎使用一个人,可惜光绪没听从

如果说奕訢把康有为视为“小人”,那么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对康有为看法就比较权威了。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和翁同龢有过一段交流,光绪问翁同龢为人如何,翁同龢直接回答自己和康有为不熟悉。

翁同龢说不熟悉是假话,康有为的名字在当时的大清庙堂无人不知。光绪立即询问翁同龢原因,得到的回答是,“此人居心叵测。”撇开其他方面,翁同龢评价康有为还是非常到位的。另外,翁同龢在其日记中写道,“皇帝问我康有为怎么样,我回答最近读了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才发现他心怀异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2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光绪,皇帝,个人的资讯:
光绪:壮志难酬的悲情皇帝
光绪,爱新觉罗.载湉。满清入关第九位皇帝,在位三十四年,这三十四年是满清最黑暗,最昏聩的三十年,评价光绪这三十年真是憋屈,无奈,壮志难酬。一生孤苦难。身后无嗣。当然造成这个原因既
2023-12-20 14:34:00
世人皆羡慕皇帝,光绪一生有多悲惨,你知道吗
...皇帝最幸福,实则不然,众多过得不好的皇帝中清代皇帝光绪就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光绪一生有多悲惨?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一定相信。清朝的光绪皇帝,就是这样一位可怜的君主。他原本不是嫡系
2024-03-11 19:43:00
...运。慈禧在这当中,只是充当了一个导火索的作用罢了。光绪帝为何不杀掉慈禧独掌大权?溥仪:3个后果,他承担不起慈禧为了把握住手中大权,在同治和光绪在位期间,她一直都垂帘听政、临朝
2024-06-10 22:57:00
清光绪34年的10月21日,也就是在公元1908年的11月14日,清光绪皇帝死在了北京中南海的瀛台涵元殿,时年仅仅38岁。次日的午后,慈禧太后在北京的紫禁城仪鸾殿病逝了,终年为7
2023-09-04 16:25:00
被囚禁的光绪皇帝身心饱受折磨,嗟叹皇帝不如富家翁
...,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她的权力欲极强。因为光绪皇帝支持戊戌变法,慈禧太后的权力被触动的,她就直接把光绪皇帝囚禁在瀛台长达十年之久。囚禁中的光绪皇帝日子过得非常难熬,身
2022-12-11 12:36:00
光绪为何一辈子都没争赢慈禧
清朝晚期的历史之中,总是会对光绪皇帝充满同情心,觉得他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悲剧,心中有着振兴中国的大志向却总是没有机会实现。到后来历史资料看得多了之后,才会发现,历史的走向其实就是
2024-04-19 09:56:00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独自掌权?溥仪:这3个后果他承担不了
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的权力较量,就像是一盘永无终局的棋局。年少的光绪虽贵为一国之君,但面对慈禧的阴影却始终无法摆脱。这位年轻的皇帝为何不敢反抗?难道是因为他无力对抗这个“垂帘听
2024-11-06 09:49:00
清朝光绪皇帝名载湉,4岁登基,在位34年,享年38岁。他在位期间,其实就是傀儡皇帝。那么,当了30多年的傀儡皇帝,为什么慈禧太后不废了他?原因很简单。首先,当时的制度制约和满洲贵
2024-06-20 16:31:00
皇帝真的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吗,看清朝皇帝就知道了
...的原因,一直没有实权。最后也算是抑郁而死。在看一下光绪帝。光绪帝一共有三个老婆,隆裕皇后、珍妃、瑾妃。其中隆裕皇后是慈禧强迫他娶的,是光绪的表姐,比光绪年龄大。她长着国字脸,
2024-06-15 17: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