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耿春华: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9 20:48:00 来源:中国网

2月2日,中国农历春节前夕,江苏省宜兴市紫泥春华博物馆从馆藏的紫砂壶“使者”作品系列中,精选出一把造型颇具中国特色的紫砂壶,赠送给了巴拿马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这也预示着紫砂壶“使者”系列作品踏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以及未来将担当中国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和前景。

耿春华: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宜兴市紫泥春华博物馆“使者”作品赠送巴拿马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使者”在路上,艺术也一直在路上

“使者”将是紫砂壶大师耿春华在今年倾注最大心血打造的系列作品,这个系列一共有十二件作品。

究竟是什么因缘促使耿春华去创作“使者”系列作品呢?

“第一件作品的起源就是玄奘法师。”耿春华说,当她看完《玄奘之路》纪录片后,晚上就睡不着了,她必须要去做一把壶。于是数月后,第一个“使者”作品便诞生了。那把壶倾注了耿春华对“使者”精神的理解,融入了玄奘精神、文化和生命的力量。“它和其他的壶不一样,它是有生命的。”

创作完第一个“使者”作品后,耿春华却意犹未尽,内心久久无法平复:当年玄奘大师从中国远赴印度,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他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用生命寻找到的答案,穿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一直在滋养后人。而数千年的中国历史,曾诞生过一位又一位这样的民族英雄。用一件作品去表现这种精神,太单调了。

于是,耿春华萌生了创意“使者”系列作品的想法。她要做十二件。中国有十二生肖,一年也是十二个月,正好是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代表着“使者”精神的延续和生生不息,“使者”永远在路上,对艺术的追求也一直在路上,永无止境。

同时,耿春华还有一个想法,希望“使者”系列作品能起到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作用,就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使者”们所做的一样。未来的每一件“使者”作品,耿春华都在细细构思中,除了从时间纬度去做考量,她也在思考如何融入空间纬度,比如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那些国家,如何将这些国家的特色元素融入“使者”作品,让作品不仅能展现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文化自信,也能展现出中国文化和异域文化在数千年的碰撞和交融中,释放出的生命力。

具有创造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才叫艺术

“其实我很想告诉大家,我不仅仅是一个手艺人,因为你知道工匠跟艺术相差很多,因为艺术家是有思想的,他们毕生的追求是如何传承过去,并引领当代的文化,这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耿春华认为,如果制陶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去引领主导,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很匠气。比如完全按照师傅传授的方法来去做陶,但没有融入自己对陶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那就只是传承了师傅的手艺,而没有把真正的文化精神传承下来。

“工匠是固定的格式化的,但陶艺不是,它是有思想的。具有创造性和思想性的作品才叫艺术,常常问自己,能成为一位人民的艺术家吗?这也是我终生不断追求的课题。”

正是因为心中对艺术境界的追求,耿春华并不满足于制陶技艺的日渐娴熟,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思想性和创造性上不断精进,希望把中国文化用陶艺展现出来。比如佛学说的“不看不听不想”,怎么用紫砂壶去表达?耿春华还想做一个紫砂壶和植物关联的系列,比如茶叶,“都是中国文人很喜欢的东西,怎么用壶去展现出来?”

耿春华: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耿春华在紫泥春华博物馆创作《百鸟朝凤》

耿春华: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紫泥春华博物馆展馆

耿春华:传承弘扬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耿春华创作《世纪圣地壶》

同时,耿春华也经常会琢磨紫砂和雕塑、陶艺的关系,和传统工艺的关联。“对一位优秀的陶艺师而言,不仅仅要去传承,还要去创新。紫砂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比如材料的突破,技艺上的突破等等,不是说师傅教会了我,我就一辈子守着这一点手艺就行了,而是要不断去创新和创造。”

以博物馆为载体搭建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耿春华是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的亲传弟子,并得到过多位紫砂壶名师的点拨和指导,她在完整传承紫砂壶传统技艺之外,还大胆创新,融入现代陶艺的新颖之意,其作品线条流畅舒展、比例协调秀美、造型简朴大方又不乏新意,浑然天成。

1995年,顾景舟大师曾亲笔题写“紫泥春华”相赠,望其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承载着耿春华创作和收藏心血的“紫泥春华博物馆”也由此诞生。

紫泥春华博物馆以发扬紫砂文化为使命,是一座集原矿、配方、工具、制造、烧制、展示为一体的专业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内陈列耿春华收藏的近百件古陶器、陈设及500余件个人代表作品,同时还展示了各时期紫砂名家名作,共计上千件藏品,造型各异、精巧古朴。

在耿春华的设想中,她不仅仅只是想做一个博物馆,而是想以此为载体搭建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因此,紫泥春华博物馆将打造成兼具原创性、生态性、科普性、艺术性和公益性的平台,成为紫砂爱好者国际交流,探索、共享紫砂工艺文化的大平台。

2018年北京国际文博会期间,紫泥春华中外博物馆艺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探讨中外博物馆“活态化”创新发展之路,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及文明互鉴,推动博物馆多元化、国际化发展。2019 年,紫泥春华博物馆受邀参加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展会期间设立公益性C6紫泥春华博物馆和WF4中华非遗馆,让紫砂非遗在全世界发扬光大。在2023欧亚经济论坛期间,紫泥春华博物馆带来的中国陶瓷系列图片、宣传视频亮“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影视图片展。展品展示了一件件陶艺作品从生丕制作到高温烧刻再到艺术成品的全过程,构思独特,工艺精湛,高洁雅致,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给现场观众带来一种别样的美妙体验,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传播紫砂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责任编辑:胡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耿春华创作“使者”,讲述一把紫砂壶背后的传奇故事
...995年,顾景舟大师曾亲笔题写“紫泥春华”相赠,望其将紫砂文化发扬光大,承载着耿春华创作和收藏心血的“紫泥春华博物馆”也由此诞生。宜兴紫泥春华博物馆馆长耿春华国家工艺美术师、
2024-01-11 10:00:00
当紫砂壶技艺遇见数字能源:传统工艺与科技的碰撞融合
...造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特色的紫砂壶作品,为紫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4-03-31 11:32:00
中国紫砂艺术家谈跃伟被泰国授予“中泰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
2025年1月11日,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谈跃伟老师到访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拜访了泰国前国会主席、副总理,泰国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颇钦博士,双方进行了友好交流。谈跃伟老师代表中国宜兴
2025-01-11 23:54:00
“中澳茶文化周”:上海紫砂工艺师让中国紫砂文化火到海外
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澳茶文化周”活动近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著名紫砂工艺师葛韬和陶瓷工艺与设计专业青年
2023-12-11 15:26:00
...字技术呈现紫砂虚拟世界,将虚拟与现实紧密结合,推动紫砂文化全新体验方式,拓宽渠道的同时,为紫砂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打开新的窗口。“云”参观紫砂展览、“云”购买紫砂数字藏品……这些
2024-05-05 07:33:00
亮宝、鉴宝,“东源藏宝天下”紫砂壶、古钱币交流沙龙顺利举行
...东源藏宝天下”紫砂壶、古钱币鉴赏交流沙龙在烟台东方文化市场顺利举行。上午9点30分,来自市内各地的紫砂壶、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带着自己的宝贝来到现场亮宝、鉴宝。活动邀请了紫砂壶鉴
2023-05-28 10:12:00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宜兴紫砂
...祖的心血,宜兴古代潘姓紫砂艺人数百年来,艰辛历苦在紫砂文化演变中创造出了辉煌的成绩,使得“潘壶”成为历史名壶。它不仅为宜兴紫砂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文化领域,更是在这个基础上,使
2024-05-12 14:26:00
筑梦陶都续匠心,携手“童”行承非遗
...好的发展态势。实践团还与师傅们共同探讨新时代青年对紫砂文化的认识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好非遗紫砂技艺。图为实践团采访紫砂行业从业者。梁雯欣供图探索壶中奥秘,领悟独运匠心实践团成员
2024-09-12 21:30:00
在荷兰,讲述紫砂壶的故事
...学习当代艺术实践与策展学,并在伊拉斯姆斯大学修读了文化经济学第二硕士学位。期间,胡萱在荷兰举办中国非遗相关展览,吸引了当地许多人参观,胡萱说她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非遗,感受其魅
2024-08-08 08: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