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法的严酷与荆轲刺秦的背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21:36: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始皇的千秋功罪,任人评说。贾谊曾说秦始皇“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但秦国能够成就霸业,绝非侥幸。首先,秦国在用人方面胜过了山东六国。六国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任用的国相大多是宗亲或本国人。例如齐国的田忌、田婴、田文;韩国的公仲、公叔;赵国的奉阳君、平原君;甚至魏国还任命太子为国相。相比之下,秦国从变法图强之初就敢于重用别国人才,用而不疑。商鞅是卫国人,楼缓是赵国人,张仪、魏冉、范睢都是魏国人,蔡泽是燕国人,李斯是楚国人。正是因为这样,秦国才能一统天下,靠的是天下人才之力。在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平定了长信侯嫪毐之乱,除掉了吕不韦,并重用了李斯、王翦等人。这些事情花费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最终导致了六国的灭亡。

因此,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秦始皇都可以称为一代雄主。当然,后来错用赵高这一点是很难避免的。历史记载了秦始皇遭遇刺杀的4个事件,其中最著名的是荆轲刺秦和博浪沙大铁椎刺秦。虽然荆轲的行动失败了,但他的行动让秦始皇吓得够呛,从此以后他全面加强了安保措施。每次出巡,秦始皇都准备了4辆一模一样的座驾,以及3个替身。事实证明,在博浪沙的时候,替身成功为他挡下了千钧之锤。

秦法的严酷与荆轲刺秦的背后

荆轲出生在卫国,但祖上是齐国人。《战国策》记载,荆轲的姓氏是庆,在卫国人们叫他庆卿,到了燕国之后人们称他为荆卿。荆轲之前,田光向燕太子丹推荐了他。田光也是个不多见的义士。太子丹托田光去邀请荆轲时,特意交代他说,燕、秦不可两立,今天要谈的国家大事,希望荆轲一定不要泄露出去。田光只是笑笑说,不会泄露的。在见到荆轲之后,为了激励荆轲为太子丹效力,田光告诉他,太子担心我泄露机密,你告诉他,我已经死了,让他放心。说完后,田光便自刎而死。荆轲经过一番犹豫后,接下了刺杀秦王的任务。太子丹对待他用了最高规格的礼节。过了一段时间,荆轲还没有出发的意思,心急如焚的太子丹催促他上路。荆轲本来与一个朋友约好一同出发,但对方迟迟不到。太子丹自作主张,让燕国的少年勇士秦舞阳成为荆轲的助手。荆轲无奈,只好仓促出发。荆轲临行前的情景,是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画面之一。那种悲壮的场面甚至可以听见声音。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着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送行者个个都流泪了。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这可以说部分是燕太子丹的责任。虽然秦舞阳很勇敢,但他只有13岁,阅历尚浅,定力不够。当他在咸阳宫面见秦王嬴政时,献上了燕国的地图,秦舞阳异常紧张害怕,秦国群臣感到很奇怪,幸好荆轲帮他圆了场。现在希望秦舞阳帮忙已经不现实了。秦王打开了地图,事到临头,荆轲一手抓住了秦王的衣袖,另一手握住了淬了毒的匕首刺向秦王。然而秦王的反应很快,他挣断了衣袖,以躲避荆轲的刺杀。秦王想要拔剑自卫,但剑鞘很紧,一时间拔不出来。荆轲追了过去,秦王绕着柱子跑。突如其来的事态使得大殿上的群臣和侍从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他们都愣住了,瞠目结舌地看着台阶上所发生的一幕。卫兵们也紧张地站着,没有上去帮助秦王。卫兵们并不是不愿意上去,而是不能上去。他们害怕秦朝的法律。秦法规定,所有大臣不允许携带任何兵器进入大殿,而带有兵器的侍卫们必须站在台阶下。没有秦王的命令,他们不敢擅自上去,“非有诏召不得上”。秦王在慌乱之中也忘了喊叫侍卫来救,所以最终被荆轲追着跑。过了片刻,秦王的侍从们反应过来,他们喊道,“大王,把剑推到背后!”秦王赶紧将长剑推到背后,这才成功地拔出了长剑,并砍断了荆轲的一条腿。荆轲拿出匕首投向秦王,但没有击中,反而被砍了七八剑。秦王下了命令后,侍卫们才一拥而上,将荆轲杀死。

秦法的严酷与荆轲刺秦的背后

秦法的严酷程度在商鞅进行变法后达到了顶峰。商鞅为秦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刑罚,其中刑法非常严酷。在死刑中,被砍头算是比较轻的,还有更多更为残忍的刑罚。就拿荆轲刺秦来说,即使秦始皇的运气不好,被荆轲杀了,卫兵们绝对不敢违反法令上去营救。因为他们带有兵器,没有秦王的命令,擅自上去就是大罪。即使有些侍卫在情况危急时冲上去救秦王并有功,对秦王个人来说会感谢他。但根据秦法来说,这并不仅仅是普通的死刑,而是可能引发灭族的重罪。即便秦王会饶恕保驾的侍卫,但没有人愿意冒这样的风险。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说道:“自商鞅变法以来,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他还说,“荆轲之变,持兵者熟视始皇环柱而走,莫之救者,以秦法重故也。”这里也是在说,秦法太过严厉,普通的死刑都是很轻的,而灭族的刑罚则很常见,犯法的人认为能够以一死为幸。荆轲刺秦时,卫兵们害怕秦法,所以才纹丝不动,没有人救助秦王。

秦法的严酷与荆轲刺秦的背后

总结:荆轲是一位有名的剑客,但刺杀秦王时他没有机会使用剑,只有一把小匕首。又是在紧张和环境不熟悉的情况下打斗中败给了秦王。也许如果荆轲等到了他的那位朋友,而不是带着秦舞阳,结果可能就会不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荆轲刺秦失败背后的四大原因
...以为,荆轲刺秦,不能成功,但成就了一世美名,主要与秦始皇有关。秦王嬴政乃是千古一帝,与侠累、庆忌之流,不是一个量级的,固不可同日而语焉。其次,荆轲在这次刺杀行动中,高风亮节,
2024-04-11 21:35:00
荆轲刺秦时秦王为何数次拔不出剑?说出来别不信
...来呢?有以下几个原因:1、剑身太长,不好拔剑。按照秦始皇陵墓出土的秦剑来看,秦剑的长度一般在81~95厘米之间,这是青铜剑,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荆轲刺秦发生在公元前2
2023-07-07 10:53:00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荆轲刺秦王》中也可以看出来,司马迁是真的不太喜欢秦始皇。他一方面抬高荆轲,将刺杀秦王的这一行动,评价为“义举”,还说荆轲“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很明显他就是在高调的夸赞荆轲
2023-02-01 20:33:00
秦始皇的生死较量:四次刺杀背后的权力斗争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所以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然而,与身为千古一帝的荣耀相匹配的,就是他要不断面临来自被消灭六国的旧贵族报复。贵为天子,秦始皇一生之中还遭遇过四次刺杀,险
2023-09-21 19:15:00
荆轲刺秦王失败,并不是因为武功差
...轲刺秦王的时候,荆轲和秦王面对面,为什么却无法刺杀秦始皇呢?《资治通鉴》中的一句话揭开了谜底。《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出自于《战国策》,在书中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悲壮故事,
2023-05-18 18:41:00
荆轲的武功到底有多差
...题:爸爸,你说荆轲那武功有多差啊?离那么近都刺不到秦始皇。听到问题我不由得一愣,荆轲刺秦是一个从小听到大的历史故事,但每次听总隐隐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今天听女儿这么一问,让我
2024-06-16 20:33:00
...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处于权力金字塔尖的封建帝王了。秦始皇在统一六国过程中,逐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在此过程中,他的人生不再平静,甚至面临着重大的生命威胁。秦始皇一生至少遭遇过四
2024-05-30 06:18:00
战国悲剧:从荆轲刺秦看燕丹的自私与短视
...而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更多的是私人恩怨。燕丹与秦始皇是老相识。 战国时期,列强交战,然后又讲和。为了表示诚意,他们经常派重要人物作为人质,通常是皇室的女王。在异国作为人
2024-04-18 06:50:00
战国著名剑术家荆轲,与秦王交手却挨了八剑是什么原因?
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乱世,开创了中央集权以及地方机构的制度,使得中国得以统一。在我们后世来看,他是个时代的伟人,不仅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了北疆和西南这种贫瘠地区,更是修筑了长
2022-12-24 19: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