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1 20: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27年,这一年秦王33岁,他遭遇了这一生重大的危机事件——荆轲刺秦。有趣的是,秦王绕着柱子躲避刺杀,而门口的护卫拿着刀剑站在殿外,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前搭救。秦王没生气,反而大喜,奖励了一个医生二百两黄金。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英雄》秦王

话说这一天,秦王穿着正式的朝服,设置了高规格的宴席,等待着“贵客”的到来。

大殿外的两个男子,一个手捧方形的匣子,一个手拿画卷。方匣子里装的是从秦朝出逃的大将军樊於期的头。

听到殿内一声传唤,二人才一前一后地走向大殿。

到了台阶前,那位手握画卷的男子忽然脸色变得惨白,身体止不住地颤抖,上台阶的时候还险些摔倒。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英雄》无名

他们面前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国的君主。站在台阶下的二人,是燕国专程派来杀秦王的刺客,秦舞阳和荆轲。

计划本来是秦舞阳,也就是拿画儿的那位,由他挟持秦王,荆轲跟秦王谈条件。

但看他这个样子,怕是连刀都要拿不稳了。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夺过画卷,嘲笑地对他说:“瞧你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见到天子,连路都走不稳了么?”又跟秦王赔罪,希望得到他的宽恕。

画卷的内容是燕国富庶之地的地图,荆轲说这是燕太子丹献给秦国的土地。

所以秦王很高兴,于是叫荆轲离他再近一些,想看清这幅地图。

随着地图缓缓展开,露出凶器。

若是这个距离,荆轲一刀刺上去,刺到心脏是没问题的。可荆轲的目的不在与此。

荆轲右手执匕,左手去抓秦王衣领,想要挟持他。只是荆轲低估了秦王对他的警惕之心。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英雄》无名

秦王奋力抽身站起,衣袖也被扯断,他随身佩戴的宝剑由于太长,怎么也拔不出来,眼看荆轲再次刺向他来,秦王只好抱着剑,绕着大殿柱子跑。

殿内的大臣都傻眼了,但他们什么也做不了,殿内除了秦王手上的宝剑,其他人都没有兵器。

而侍卫们,拿着兵器站在大殿外面,没有秦王的命令,他们不能踏进大殿内半步,只能干瞪眼。

秦王的那把剑,越着急越拔不出来。就在此时,御医夏无且用随身携带的药箱砸向了荆轲。周围立刻有大臣喊道:“把剑背在身后!”

秦王听到,立即照做。将剑拔出砍下荆轲的左腿。

荆轲不死心,将手中凶器掷向秦王,没中,他自知大势已去,万事休矣。

荆轲靠在大殿柱子上,大骂道:“我真是太愚蠢了,刚才就该直取你的心脏,是我太贪心,居然想要威胁你,将燕国的土地归还!”他的话音刚落,赶来救驾的侍卫刺死了荆轲。

此事过后,秦王赞扬了御医夏无且,并且赏赐了他二百两黄金。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英雄》

感悟

在《史记》和《战国策》中都有荆轲刺杀未遂这件事的详细记录。

但《史记》中,司马迁将荆轲塑造成一名剑客,将他的行为评价为正义之举。

而《战国策》中,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太子丹策划的这次刺杀活动导致了燕国灭亡。

同一件事情,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方式就不同。

综合史料来看,荆轲的身份应当是一位外交家,他答应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是因为荆轲本人对秦王有很深的怨念,他一直在寻找接近秦王的契机。

只是荆轲的目的不是为了刺杀秦王,而是想要效仿春秋时期的刺客曹沫,让秦王归还他掠夺各国的土地。

(曹沫,春秋时期的刺客,他曾挟持齐桓公,归还他所占领的土地,并且成功了。)

但如果荆轲的目的,真的是为了刺杀秦王,那历史就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从《史记·荆轲刺秦王》中也可以看出来,司马迁是真的不太喜欢秦始皇。

他一方面抬高荆轲,将刺杀秦王的这一行动,评价为“义举”,还说荆轲“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很明显他就是在高调的夸赞荆轲的行为,“做得好,我给你点赞,我要让所有人都记住你!”

另一方面在贬低秦始皇。秦始皇在《史记》中的形象,显得呆板、愚昧又贪婪。他狼狈逃窜的模样被司马迁永远地留在了史书上。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太子丹才不是为了保护燕国的利益不受侵害,才想找人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是出于一己私利。

太子丹在秦国做过质子,他觉得自己在秦国没有受到优待,所以怀恨在心,想找机会报复,才策划了这场刺杀。

虽说在当时,国家很小,因为个人恩怨,而导致两国之间的交战频繁发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事件的确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太子丹的结局是,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砍下头,交给了秦王。

司马迁的《史记》先是在秦始皇生父的问题上,挖下了一个大坑。又在这些细节上,刻意贬低秦始皇的形象。我不知道这是出于他个人的私心,还是当权者的需要。

总之,司马迁成功了,他将秦始皇这样“负面”的形象,通过客观的角度,灌输在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

我对秦始皇印象深刻的有两幅画面,一副是他身穿玄袍,头戴帝冕站在高台之上俯视天下;另一幅就是他围着柱子躲避荆轲的场景。

荆轲刺秦,离得那么近为何会失败?

即使有人不相信秦始皇是这样的人,但每个人一听到荆轲刺秦的故事,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代国君围着柱子逃窜的样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的《英Y雄》在我的心里,秦始皇就是电影中的形象。

他有一统天下的愿望,对百姓的怜悯,对敌人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孤独。像他那样的人,注定是无法被人理解的。

他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和野心,但这条路注定是孤独的。每个人只会畏惧他的残暴,却没看到他在背后,为这个国家做的规划和建设。

总之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秦始皇”。大家对秦始皇的印象是怎样的呢?他是“千古一帝”还是“残酷暴君”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2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荆轲刺秦,夏无且关键时候救了秦王,司马迁是如何得知的?
荆轲刺秦时,用药囊砸中荆轲胳膊救了秦始皇性命的关键人物,太医夏无且究竟活了多大岁数?时隔93年后,他亲口对“忘年交朋友”董仲舒和司马迁等人讲述了当年荆轲在大殿刺杀秦王嬴政的惊险一
2023-04-14 06:46:00
跟荆轲一起去刺杀秦始皇的秦舞阳最后怎么样了
秦舞阳(公元前239年或之前-公元前227年或之后),亦作秦武阳,燕国贤将秦开之孙。年少时就犯下杀人案,后被燕太子丹找到。后于公元前227年(此时岁数不详)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
2023-04-30 16:27:00
樊於期第一次背叛秦国,他为什么没受处罚
...不正”,于是他做起了“贬秦尊刘”的大文章,就是抹黑秦始皇,宣扬自己的皇位正统。既然要抹黑秦始皇,那么像樊於期这样反对过秦始皇的人,当然就要大加赞扬了。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2023-02-12 11:02:00
樊於期为何叛逃秦国,还帮荆轲刺秦王
...,从此和吕不韦归秦。问题来了,樊於期既已归秦,他和秦始皇嬴政有什么深仇大恨,让他宁愿自杀也要助攻荆轲呢?在《东周列国志》中,有关于樊於期的记载。原来,嬴政在继位之前,咸阳城就
2024-04-22 15:40:00
揭秘春秋战国四大刺客:荆轲虽败犹荣,刺杀难度与意义双重考验
...丹相中,派去与秦舞阳一起刺杀秦王嬴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荆轲通过燕国的割地求和而取得了秦王的信任,被允许来到大殿相见。但由于秦舞阳在宫殿上比较紧张,使得秦始皇加强了防范,通
2024-02-23 13:24:00
战国著名剑术家荆轲,与秦王交手却挨了八剑是什么原因?
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乱世,开创了中央集权以及地方机构的制度,使得中国得以统一。在我们后世来看,他是个时代的伟人,不仅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了北疆和西南这种贫瘠地区,更是修筑了长
2022-12-24 19:01:00
荆轲与高渐离:一曲易水寒,壮士永别
...情所感动,荆轲这个人本来默默无名,出名就是因为刺杀秦始皇这一件事,让他一下子涨粉无数。虽然当这些荣誉降临时,他已经无缘享受,但是荆轲的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我下面想说
2024-05-06 20:34:00
战国悲剧:从荆轲刺秦看燕丹的自私与短视
...而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更多的是私人恩怨。燕丹与秦始皇是老相识。 战国时期,列强交战,然后又讲和。为了表示诚意,他们经常派重要人物作为人质,通常是皇室的女王。在异国作为人
2024-04-18 06:50:00
荆轲刺秦没能成功,是因为一句话他出现了犹豫
...的犹豫,才使刺秦功亏一篑。如果太子丹没有说那句话,秦始皇有很大的可能被荆轲刺死,这就像后来的朱允炆对众将说得那句:“勿伤吾叔”,徒让手下人不知所从罢了。
2024-01-21 2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