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拍照打卡的人挤爆互动区,领取纪念卡要排长队,演出结束后观众围住剧场入口、争相和演员合影……3月4日,音乐剧《灯塔》在武汉剧院演绎新空间迎来了在汉的第50场演出,3组演员在返场环节一起亮相,唱响“玫瑰色的黎明”,观众纷纷拿起手机录下这一时刻,现场气氛火爆。
音乐剧《灯塔》海报。武汉市演出公司供图
沉浸式体验
年轻观众连“刷”13场
脚下踩着白色的沙子,耳边回荡着海浪的声音,有风拂过带来阵阵寒意,可容纳百名观众的座席分为甲板、栈桥、海岸等不同区域,和演员近在咫尺。年轻的修船工爬上甲板,一边干活儿一边跟坐在甲板上的观众打招呼,挥手回应的观众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
音乐剧《灯塔》演出现场。武汉市演出公司供图
这样的场面,几乎在《灯塔》的每一场演出中都会发生。这部剧以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为背景,故事围绕海岸上的一座灯塔展开,年迈的守塔人雇用了年轻的修船工霍普,也引来一位不速之客。和以往的剧目相比,《灯塔》不仅让观众和演员几乎零距离,更带来了融合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观剧体验。自2022年11月在武汉首演以来,该剧频频在网络、朋友圈刷屏,许多观众反复前来打卡,第50场演出更成为粉丝们的“团建”。
在剧场外,长江日报记者遇到一位连“刷”13场的年轻女观众。她喜欢歌剧、音乐剧和音乐会,几乎每个月都会去上海看演出。去年11月,她第一次在武汉看到《灯塔》,由此“入坑”。“这部剧之前在上海就很火,所以一到武汉我就来看了。它完全打破了传统戏剧的框架和模式,观众和演员几乎是没有距离地在交流,非常吸引我。”随后,她多次带着家人、朋友来打卡,“最多的一次来了14个人,坐了一整排”。在这位观众眼里,《灯塔》的故事非常治愈,旋律也非常动人。“三个角色代表着少年、青年和老年,人生不同阶段的碰撞非常温馨。而且这部剧有三组演员,每次来看都是不同的组合,会有很多有趣的细节,这就是现场的魅力,也是吸引我反复来看的原因。”
音乐剧《灯塔》演出现场。武汉市演出公司供图
4日下午,一位等待入场的观众在盲盒中抽到了50场特别纪念卡,她开心地大叫,赶紧拍下来发朋友圈。她评价:“小哥哥们颜值、演技、唱功都在线,而最值得期待的是每场结束后都有交流环节,我们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都可以直接跟演员讲,不是所有演出都可以做到的。”
观众有共鸣,演员越演越过瘾
沉浸式小剧场对观众来说是新鲜,对演员来讲则是考验。剧中扮演“守塔人”的演员易俊曾出演多部歌剧,他说,这样近的舞台,哪怕是最后一排的观众都看得清清楚楚,“我们的演唱音量、表演幅度都会收敛一些,形体、语气都会更生活化,不会像大舞台上那么夸张”。
音乐剧《灯塔》演员和观众合影。武汉市演出公司供图
“霍普”的扮演者文振宇说,观众近距离沉浸式的观演,人物的快乐和悲伤都会更直接地传达给观众,演员也能感受到观众的情绪,“我们之间好像有一个磁场,每次和观众的眼神碰到一起,肾上腺素就会“嘭嘭嘭”起来。每次我修船的时候爬上桅杆,会非常自然地跟坐在甲板的观众打招呼,这不是一个设计,就是那个场景下的本能。”
在文振宇看来,《灯塔》之所以能引起年轻观众共鸣,是因为很多人在剧中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灯塔对于霍普来说意味着梦想,谁的梦没有碎过?其实‘90后’也面临着很多压力,也会对未来有迷茫。看到霍普梦碎的一刻,大家多少都会有一些感同身受。 ”
首演以来,演员们从朋友圈、微博收到了大量热烈而直接的反馈,还有了自己的粉丝群。许多观众都看过三五遍,会给人物写小传,也会分享自己的经历。扮演“怀恩”的演员饶克勤已经演了20多场,有段时间他换了造型,有观众马上留言:“不接受。”这种直接让饶克勤有点吃惊又非常感动,“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她能告诉我真实的想法”。饶克勤说,从首演开始,每场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都会和舞台总监一起讨论、复盘,去各个网站看点评,找到需要调整的细节,“所以我们的演出每一场都有新的东西”。这种良性循环的感觉也让演员们“越演越过瘾”。
音乐剧《灯塔》演员为观众签名。武汉市演出公司供图
部部火爆口碑发酵
新剧呼之欲出
《灯塔》是武汉演艺集团旗下的武汉市演出公司打造的第二部沉浸式小剧场作品。去年8月,武汉市演出公司首次尝试和武汉京剧院联合出品沉浸式小剧场京剧《一丈青》,一口气连演10场。
武汉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武汉市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泉介绍,引入沉浸式小剧场演出的初衷是为在武汉剧院每年举行的“戏码头”中华戏曲艺术节寻求突破。“大剧场里的戏曲艺术节举办了10年,已经培养了相当数量的一批青年观众,但是没有一个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量身打造的作品,所以我们想用在京沪比较火的小剧场形式来和戏曲尝试做一个融合。”
由此而生的小剧场京剧《一丈青》,将京剧传统的武戏重新编排,也尝试着剖析扈三娘面对命运骤变的心路历程,还邀请网络人气青年创作者龙猛寺宽度录制了主题曲,一亮相就爆火,网络相关话题流量超过4000万。
《一丈青》初次试水告捷,让大家看到了沉浸式小剧场的潜力。经过多次考察,武汉市演出公司很快引入了在上海火爆的音乐剧《灯塔》,“无论是题材还是立意,都非常适合武汉市场。”《灯塔》采用了全新的运营模式,由武汉市演出公司引入版权,在本地完成演员招募、排练、合成。“武汉有多家专业文艺院团,还有音乐学院和艺术类高校,演员和舞美制作资源都很丰富,这也给了我们制作剧目的底气。”
从年轻观众的特点出发,剧组在剧场周围精心布置了打卡点,将会议室改造成供观众休息、交流的等候互动区,还设计了不同的纪念卡、盲盒,在新年和节日期间推出特别专场。“观看体验提升了,很多观众看完之后就会发朋友圈,然后又带着同学、朋友来看,形成了不断滚动的口碑。”
龙泉透露,从《一丈青》到《灯塔》,沉浸式小剧场的口碑不断发酵,场场满座,不仅引来了商业品牌洽谈合作,更吸引了企业的关注,有望合力打造全新的作品。“下一步我们不仅会购买版权作品,也会立足于本土打造融入城市特色文化的项目,甚至面向全国征集作品和创作人才,在运营上也会有更大的自主性。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开发剧目衍生品,拓展产业链,也会考虑进入商业体驻演,打造像上海亚洲大厦那样的演艺地标,为武汉观众带来更多、更丰富的作品。”
(长江日报记者王娟 通讯员滑凌云)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