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5:5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封建王朝,尤其是清朝中后期,亡国之势已然显现。但是这并不妨碍人才的出现,清朝有中兴四大名臣,最为著名的应属曾国藩。

很少有人能和曾国藩一样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明朝王阳明算其一,曾国藩就是另一个。六部的侍郎之职他担任过五个,最高更是做到了两江总督等要职,封武英殿大学士。

他逝世后,谥号是文臣中最尊贵的“文正”,历史上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如凤毛麟角,最为人们熟知的应当是魏征、范仲淹。不过曾国藩的成绩远不止在官场,论道德修养、军事成就、文学以及书法,他都有非凡的成就。

曾国藩的诸多家书中,曾提到“多向邻居借钱”一事,这是他对家中亲属的嘱托。可是以曾国藩的家世,需要向邻居借钱吗?曾氏一族在他这一代达到顶峰,无论是名气、人脉,还是财富,都应该是无人匹敌的。但为何还需要向他人借钱,而且还是邻居?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曾国藩

钱财是人之欲望

曾国藩解释道,钱财虽为身外之物,但是它有令人疯狂迷乱的作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清晰地印证了这个道理。富有是人的欲望之一,自古就有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典故,由此可知仇富心理渊源已久。

但是富人就一定有罪吗?难道所有的富人都是靠着不正当的手段发家的吗?那也未必,大部分的富裕都是勤勤恳恳和一些机缘获得的。

但是在众人眼中,富人拥有他们无法企及的财富和特权,且很多富人子弟嚣张跋扈、为富不仁,这令人们对富人的仇恨几乎是熔铸在血脉中的。曾国藩之所以劝告家人向邻居借钱,是对人性的深度理解。

借钱可拉近与邻里的关系,也可表示虽为官宦之家,但仍旧也有困难的时候。从另一方面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敬,免得孤高自傲遭人妒忌。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分辨忠奸真假

从古至今,借钱和还钱都不是一桩容易事。借钱,不一定借的到,还钱,不一定能拿的回来。借钱的人多,但无钱可还的人也不在少数,更有甚者,有钱也不愿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和圈子,当开口借钱时,便可分辨身边的人是否时值得深交的人,或者说,他们只是简单的酒肉朋友而已。

但是也不能仅仅以此武断,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家境和能力各有不同。并不是仅仅借钱与否就能断定一个人的品质,还有他的态度和言语举止。

如果一个朋友肯借钱给你,说明是他对你能力和人品的一种信任,这是值得结交的朋友。当然也可以看出其他的东西,例如是否打借条,它能够看出一个人对风险的态度,以及对法律的认知。

也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处事是否严谨,对借钱时的态度,也可分析出性格是温和还是倨傲,又或者是外冷内热。简单的借钱,通过察颜纳色可以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查验诚信真伪

“借钱易,还钱难”,这是对诚信的一种试探。一个人是否信守承诺,从借钱还钱中也可看出一二。世上从来不缺乏失信之人,这些人在借钱之时信誓旦旦,然而一到约定的时间,要么人间蒸发,要么就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态度。

人们往往咬牙切齿无可奈何,毕竟是自己的朋友,于是咽下失望与愤怒,又宽限一些时日。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没要回来一星半点。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一个良好的信誉,能带来长久的利益。

国家如果没有诚信,肆意欺诈人民,那必然亡国;商贾如果没有诚信,欺骗消费者,轻则信誉全失,重则受牢狱之苦;人如果无信,不仅遭人厌弃,日后的生活定然举步维艰。因此一个简单的借钱,可查验是他们否是诚信,是否值得结交。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探明背景虚实

钱财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能展现一个人的背景。

一个整日游散的人,在借钱时却能拿出不少的钱财来,那说明他的家庭一定很富有。但是有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吃穿用度也较为阔绰,人品也还说得过去。然而一谈到借钱,脸色突变,说起话来也明显中气不足、唯唯诺诺。

这样的人,不是不愿意借钱,只是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他们的钱,全部用在了平日里的吃喝和吹嘘上,等到有人借钱时,钱袋空瘪,没有一丝剩余。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而那些看上去平平无奇,吃穿也和一般人没有区别,甚至稍逊一份。但是在借钱的时候,往往能令人惊诧不已,惊叹于原来他们的积蓄如此富足。这样的人,不仅低调行事,深谙处世之道。而且能控制本身的欲望,不因钱财而迷失自己,是值得交往并且向他们学习的人。

一两次的借钱,能看出一个人是真的富有,还是仅仅的夸夸其谈,当做吹嘘自己的谈资。也能分辨出哪些人值得保持良好的友谊,在以后困难的时候,及时寻求帮助。

借钱可直接的观察出友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看似亲近的人不一定会对困难的你施以援手,反而那些平日不怎么交流的人,会慷慨解囊。从简单的借钱中,也可分辨虚实。

曾国藩为何说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

曾国藩

曾国藩不仅是一国重臣,对人情世故也颇有心得,这些均是他对家属的嘱托。不仅是对人性的观察,也是对世事的一种严谨的态度。

圣人的处事名言,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借钱,也有诸多不为人知的门道。曾国藩:有事没事,多向邻居“借钱”,细品之后发现其高明之处。

借钱有几个积极的作用:可以拉近与邻里的关系,免遭横祸;也可以分辨出身旁的人哪个值得亲近;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诚信;对他们的背景和能力也能探出一二。

世无常贵,多些心思和手段,在生活中的诸多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8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外甥投奔曾国藩,饭桌上的动作,让曾国藩立刻将其遣送回家
...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一书中曾提到:“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至今,其中之一是《曾国藩家书》,另一套则是《冰鉴》。” 《冰鉴》是曾国藩总结自己识人、用人经验的经典之
2025-05-09 16:05:00
彭玉麟为何三次致信曾国藩,请求诛杀曾国荃为民除暴
曾国藩是清朝官场上的不倒翁,他深谙为官之道,老谋深算,严于律己,很多人都把他当作自己的人生导师。与兄长曾国藩相比,曾国荃在这方面就差得远了,不论是做官还是为人,曾国荃都富有争议,
2024-07-15 14:48:00
曾国藩处世哲学:为了成为圣人,曾国藩连好色的毛病都能改掉
...成功。要说能够一路真正做到这样的人,我想晚清时期的曾国藩绝对是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曾国藩通过一生的切身经历,为我们摸索出来一套人生领悟以及处世哲学,曾国藩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是
2024-10-25 14:25:00
揭秘曾国藩的三次入狱经历
陪伴皇帝如陪伴老虎。曾国藩无论多么睿智,在与皇帝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惊心动魄的过程。他一生三次入狱,两次差点被斩首。但每一次都像是得到了神明的帮助,不仅化险为夷,而且还不断
2024-04-28 22:31:00
曾国藩为什么急着杀掉忠王李秀成
1864年7月28日,曾国藩到达金陵。几个小时后,曾国藩连夜审讯了李秀成。李秀成是几天前被俘的,金陵突围时,李秀成掩护小天王一行杀出城,因脚部受伤摔下了马,躲藏在城外方山一带,结
2023-08-12 15:35:00
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为何不顺势登上帝位
我们了解曾国藩是通过《曾国藩家书》。曾国藩通过和孩子们的书信往来,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教导“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拳拳父爱,令人感动。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的仕途起初并不顺利,
2023-08-02 22:35:00
如果曾国藩奋起一击,能否推翻清朝,恢复汉家江山
...清岌岌可危!当朝统治者甚至想要跑回关外去!此时,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异军突起,十余年苦战,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此时的曾国藩,手握当时最精锐的湘军。如果他奋起一击,能否
2024-04-28 21:19:00
左宗棠晚年为何要和有恩于自己的曾国藩彻底决裂?
...性格不同,有点摩擦而已,这个摩擦说不定还是左宗棠和曾国藩演的双簧呢!1851年,洪秀全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爆发。咸丰皇帝急忙调集大军镇压,可是
2023-08-31 16:48:00
曾国藩真的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吗
晚清名臣曾国藩数十年如一日写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总结和检讨,反复要求自己要勤俭、谦对、仁恕、诚信、知命、惜福等。许多人据此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他
2022-12-23 17: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