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相面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民间学术。若说它是学术,似乎又有抬高它的嫌疑,因为它没有正规的科学理论;若说它不是学术,它又有着很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很受民间欢迎。关于相面领域的经典话有很多,比如“两腮无肉不可交,满脸横肉是凶相”,“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等等,似乎民间大众对它深信不疑。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不仅是民间喜欢相面学,连很多文人士大夫也钟爱于它,像《三国志》描述司马懿是“狼顾之相”,说司马懿在保持身体不动的情况下,能够让脑袋后转一百八十度,如果陈寿记载准确的话,司马懿确实有着异于常人的面相,也难怪他能成为一代枭雄。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客观地说,相学虽然没有具体的科学原理作为支撑,确实有一些识人观人的技巧能够得到验证,从这点来看前辈们绝不是信口开河,也有一些论断说得太过绝对,有时候难免会伤及别人的感情,另外一些话则是介于是与不是之间,时灵时不灵。即便如此,它仍然受到很多人热捧,拿它当作公式一样,逢人便往上套。

闲暇之际,小编读历史时,发现早在陈寿写司马懿之前,已经有人开始用相学来判断身边人的品行。小编认为做人不能以貌取人,“长颈鸟喙”怎么了?范蠡为了给自己开脱,为何要拉上所有人给他垫背。今天小编就要聊聊越王勾践“长颈鸟喙”的形象,是否是范蠡别有用心。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长颈鸟喙”的由来

这句话最早见于太史公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出自勾践的头号大谋士范蠡之口。范蠡不用多说,此人如同迷一般地存在历史,有人说他是春秋战国500年间第一人,有人说他是商圣,甚至有人说他是财神爷等等,总之围绕范蠡的说法很多,简单可以归纳为一个词“牛人”。

“长颈鸟喙”是范蠡用来劝说自己好友文种,说越王勾践“长颈鸟喙”,有这种面相的人,往往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可惜文种不听,认为范蠡有些多心,两人同属越王勾践的大功臣,如今霸业已成,总该享受一下人间富贵才行。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范蠡一看,好友文种是铁心要做勾践的刀下亡魂,自己便悄然离去,从此隐姓埋名做起生意。果不其然,范蠡走后没多久,越王勾践便开始磨刀霍霍瞄准文种,最后文种引颈自杀。

越王勾践的面相问题在“鸟嘴”

有关越王勾践的面相,完整的说法是“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很难想象如此一套五官堆在一起会是什么形象。所以,不妨一一拆分来看。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长颈鸟喙,是指人的脖子很长,嘴巴像鸟类一样短。以今人的眼光来看,脖子长是漂亮的象征,总能给人十分有精气神的感觉,很多爱美的女性,不惜日夜苦练瑜伽,只为塑造一副优美修长的脖子。很难想象,今天2500年前的战国时代,长脖子居然是社交中一大致命的弱点。

小编认为,勾践的坏形象不是出在“长颈”,因为长脖子自古至今都是“美”的标准之一,比如史书上说武则天是“龙睛凤颈”,眼睛像龙,脖子像凤凰很长。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问题恰恰是“鸟喙”。鸟嘴是什么形象?鸟类吃食的样子是用嘴“嘬”,生活中称之为“啄米”。这样的形象往往会带给人“攻击”的感觉,有事没事“啄”你一下,你说烦不烦。引用到人身上便是为人刻薄,说话不分轻重,极其容易伤害别人的感情。勾践又是不是一般人,他是乱世霸主的身份,所以从伴君如伴虎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人往往会刻薄寡恩。

另外,勾践还有着“鹰视狼步”的相貌特点,鹰视没有什么不好,鹰是所有动物中,眼睛最有神的动物之一,两只时刻转动的眼睛,不停地搜寻着猎物。“狼步”也称“狼顾”,这一点来看勾践与司马懿很像,走起路来像狼那样,耷拉着尾巴,头不停向四周扭动,观察着周围的一举一动。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范蠡到底是何居心

小编一直认为,范蠡之所以如此形容越王勾践,必然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从相学的准确性来说,它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所有的相学无非都是“正反”两个结果,不会出现硬币竖立的情况,只是正好巧合被他说中而已。

范蠡明知道自己必然不会被善待,因为他给勾践所出的注意都很损。他让越王勾践忍耐,卧薪尝胆还可以说得过去,勾践听从范蠡的计策,不惜尝吃吴王夫差的遗矢(粪便),为了能够迷惑住夫差,还把自己心爱的小妾西施送给吴国,甚至有文献记载,勾践连自己的老婆雅鱼都一并送给吴国。

范蠡为何说勾践 “长颈鸟喙”

一切的一切,在越王勾践没有成功以前,他内心的灭吴壮志会胜过所有,一旦他消灭夫差成为霸主,过上安稳日子后,心思自然而然会转变。过去,范蠡对自己有多好慢慢会忘记,自己遭受的罪会历历在目。何况身为霸主,自己不光彩的过去,又怎么能让大臣知道。

所以小编认为,勾践除掉功臣的想法肯定有,历朝历代君主都这么干,但范蠡的“长颈鸟喙”说法,很大程度上有败坏勾践的嫌疑,反正你不仁我不义。没想到,最后不仅勾践中招,后世所有“长颈鸟喙”形象的人都跟着躺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话道尽了谋臣的悲哀。那么,为什么越王勾践要杀文种和范蠡?第一个解释来自于司马迁的记载,顺利逃脱勾践屠刀的范蠡在离开越国时给文种留了封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
2023-01-07 14:18:00
春秋战国500年,只有一人全身而退
...之,关于他,一点负面的评价都没有,此人就是“商圣”范蠡。范蠡的故事真的如此完美吗?一、狷狂书生的另类自荐殷商末年,姜太公为了见周文王,在渭水河畔佯装钓鱼,最终引起了周文王的注
2023-01-04 21:03:00
范蠡对越国有什么贡献?探究范蠡的兴国之道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一生起伏跌宕,从政界转入商界,被尊为“商圣”。范蠡年少之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十分聪慧。后帮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在越王举国欢庆之时激流勇退,与西施
2023-01-06 21:53:00
春秋时期政治家范蠡智谋灭国,慷慨扶贫被称为“财神爷”
...己的创业之路。这位杰出的人物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范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的一生。范蠡出生在楚国宛城三户邑,是华夏族人。尽管他出身贫寒,但他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是著名的经济
2023-07-13 20:28:00
范蠡是经商鼻祖,被称为商圣,后来是怎么变成财神的?
范蠡生前忠于祖国,明哲保身,靠经商做到三散家财而重获千金之财,三次搬迁都能流芳于世,一生名扬天下。死后,世人尊称他为经商鼻祖,商业的圣人,做生意的都喜欢供奉范蠡,久而久之,世人约
2023-02-22 15:36:00
范蠡为何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
春秋战国近五百年,最终能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出身贫微,但不甘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年幼时师从名相百里奚,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在年轻时,就已经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
2023-07-12 21:00:00
文种一生忠心耿耿为何被越王无情赐死
...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好友范蠡一起为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立下赫赫战功。灭了吴国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一封信给文种。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
2023-07-30 20:39:00
勾践为什么要杀掉文种?
...反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答,勾践杀文种,把范蠡吓跑,有什么恶劣的影响。诚然,古代开国皇帝都忌惮功臣,想要杀掉功臣,免得功臣做大,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但是,越王当时只不过
2023-08-18 15:05:00
从《左传》到《史记》:勾践忍辱负重事迹的争议
...生男丁奖励两壶酒一条犬,生女子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等。范蠡“神助攻”帮勾践成就霸业勾践自己则卑躬屈膝去侍奉夫差,还做了夫差的马夫。《国语》记载中的勾践不够稳重急于求成,继位三年后
2024-02-22 17: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