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5年“我心目中的人体器官捐献”主题征文活动由河北省红十字会三献工作事务中心指导,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办,河北省捐献与移植学会、纵览传媒共同协办,活动以“点亮生命之光 书写人间大爱”为主题,旨在通过文字的力量进一步贯彻落实《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条例》精神,弘扬器官捐献大爱精神,动员全社会关注并参与器官捐献事业,共同推动河北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活动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0名及优秀奖若干。本篇为此次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作品。
父亲留下的最后礼物
2018年的春天,我在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那时我刚满20岁,对死亡还没有太多概念,只是单纯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能帮助别人活下去,是件很好的事。没想到7年后,我会亲手为父亲完成同样的心愿。
今年4月1日那个清晨的电话铃声,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当时我正在南京的办公室里处理文件,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是李泓杉吗?你父亲在小区晕倒了,已经叫了救护车……”那一刻,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耳边嗡嗡作响。我机械地订了最早一班回秦皇岛的机票,在飞机上,我的手一直在发抖,脑海中不断闪过父亲送我上大学时的场景——他站在月台上用力地向我挥手,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当我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陷入深度昏迷。医生告诉我,是突发性脑出血,情况很不乐观。4月2日,我决定将父亲转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希望那里的专家能够创造奇迹。可是命运没有给我们这个机会,ECMO维持着父亲的生命体征,但他的意识再也没有回来。
就这样,我在医院的ICU外,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4天。透过玻璃看着各种仪器连接在父亲身上,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失去了颜色。4月5日,当确认父亲脑死亡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2019年他登记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时说的话:“泓杉,等我走了,能捐的都捐出去。”他说这话时正在包饺子,语气轻松得就像在讨论明天要吃什么一样。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ICU外的走廊很长,惨白的灯光照得人心里发慌。我记得器官捐献协调员崔连超一直陪在我身边。他说话的声音很轻,非常细致地介绍着捐献流程,耐心回答我每一个问题。我知道,他既要把专业的事情说清楚,又怕哪句话会刺痛我。走廊的灯光照在他的眼睛上,我能读出他眼神里的关切。
“捐献前我们会举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他说,“您可以和父亲好好道个别。”说到最后,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个动作让我突然想起父亲——他也是这样,话不多,但每个动作都透着关心。
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时,我的手在颤抖。这不是因为犹豫,而是难以接受父亲真的要离开的事实。当笔尖落在纸上的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一种奇特的平静——父亲的某个部分还会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角膜可能会继续注视着这个美丽的世界,他的心脏会在另一个胸膛里跳动。这种想法神奇地减轻了我的痛苦。
4月5日,医护人员在手术室里为父亲举行了庄重的缅怀仪式。那一刻,我的泪水终于决堤。最终父亲捐献了两个肾脏和一对眼角膜,将使2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4月8日,我接到医院的电话。父亲的一个肾脏已经成功移植到一位肾衰竭患者体内。挂掉电话,我走到窗前,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脸上。我想象着某个病房里,正有人因为父亲的肾脏而重获新生;某个黑暗的世界里,某个人因为父亲的眼角膜而重现光明。说真的,作为器官捐献者家属,这也让我感到了莫大的安慰,好像父亲从未离开我们,而是在另一处,让受捐者带着他继续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
最近看到“我心目中的人体器官捐献”主题征文活动,我决定写下这段经历。因为我知道,现在仍有很多人对器官捐献存在误解和偏见。有人说这是“不孝”,有人说这会“让逝者不得安宁”。但我想说,当生命无法挽留时,让亲人的“一部分”继续活在世上,帮助他人重获新生,这才是最深的爱和最崇高的纪念。
现在我的生活已经重回正轨。这些日子,我常常想起爷爷生前没能实现的捐献愿望,想起父亲说起捐献时坦然的神情。现在我知道了,当医学无法挽留生命时,器官捐献不仅给了别人新生的机会,也能让逝者以另一种形式“活着”。这大概就是生命最美的样子:当肉体走到尽头,爱却找到了新的归宿。
窗台上的绿萝又长了好长一节,那是父亲去年亲手栽种的。我轻轻抚摸着嫩绿的叶片,仿佛看到父亲留下的“礼物”,正在别人的生命里,继续生长。(作者李泓杉,秦皇岛器官捐献者家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