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4-17 13:4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如果你乘坐火车来到德惠,从德惠站下车,右转一百多米,就能看到一座欧式风格浓郁的建筑,出现在你的眼前。

这座建筑,就是德惠市博物馆。

1162件文物藏品收藏其中,展现着这片土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汉唐、辽金、明清,以及近现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而这座博物馆建筑本身,也是一件年逾百年的文物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俄侨中学”

如果你能乘坐时光机器,穿越回一百二十多年前的德惠站附近,可能会看到一幅有些奇异的画面:

一座造型华丽、级别很高的车站,矗立在铁路线旁。车站周边,三两成群的配套建筑正在火热地建设。再往四周望去,便是一片原野。

这就是中东铁路建设之初,德惠站周边的样子。

那时,“德惠”还没有成为这片土地的名字,这里是一片叫做“张家湾”的草甸,只有三户人家居住在此。

尽管人烟有些荒凉,这里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松辽平原中部,拥有丰饶的物产,更处于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大城市的中心。

也正因如此,沙俄高度重视这座车站的建设,把这座车站规划为当时吉林省内唯一一座“三等站”,比长春的宽城子级别更高,是吉林省内仅次于公主岭站的最高级别车站。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建成之初的“窑门站” 资料图片

在铁路修建的过程中,大批客栈、商户开始在车站周边聚集。

据说,由于站门正对着七户砖窑,这座车站便有了这样一个官方名字,“窑门站”。

伴随着铁路的建设,大批沙俄铁路工人、粮油商人,纷纷聚集于此。围绕沙俄侨民服务的学校、教堂也纷纷开始建设,“俄侨中学”随之诞生。

这座学校由于地处窑门站附近,也被叫做“窑门一级中学”。

由于这座建筑,曾刷着灰白色的外墙,因此附近的居民把它叫做“大白楼”。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这是一座精美的建筑,建筑平面为不对称的“工”字形,主体建筑分两层,两层楼的建筑布局基本相同。

室内隔墙设置有竖向贯通的通风口,屋顶为双层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平屋顶结合木构架坡屋顶,让建筑室内冬暖夏凉。

此外,在楼北侧内院还设有地下室,而这座诞生之初的样貌如今已经很难考证。

尽管,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标注为这所学校建筑的图纸。不过,图纸中的建筑与今日建筑的结构、外观,相差甚远。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一份俄侨中学的建设图纸 资料图片

是建筑曾经历了大规模的改建,还是这份图纸最终未被采用,由于那段历史有些遥远,已经难以探清。

“白杨寮”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侵占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

1935年,中东铁路北段的经营权落入日伪政权之手,这座建筑也被改造成为日本铁路工人的单身宿舍,“白杨寮”。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伪满时期的德惠站 资料图片

当时曾在铁路工作的王显孟老人回忆:当时的铁南“大白楼”是日本人的单身宿舍,名为“白杨寮”。当时来往的火车,留下非常多的煤灰,铁南的路用这些煤灰来铺,路面压得非常平整。白杨寮等房子周围都种植着榆树,修建得整整齐齐。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今日建筑细部 资料图片

直至1945年的8月,来车站上班的中国工人发现站门口停着日本军车。

不久之后,车站的日本员工如鸟兽散,只有一个日本站长留守。随后,他和其他的中国工人,看到了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一幕:一火车一火车的日本人向南跑,连车顶上都坐满了人。

日本投降之后,苏军进驻德惠并接收了火车站,没来得及逃走的日本侨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曾被集中在“大白楼”中看管。

指挥部

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伴随着国民党挑起内战,这片土地再次陷入战火。

国民党新一军五十师将作战指挥部设在“大白楼”内,并在距“大白楼”不远的水塔顶上,设置了炮兵观察哨。

1947年2月下旬,“三下江南”战役中的“二下江南”作战打响,东北民主联军对守卫森严的德惠发起进攻。

由于敌军早有防御准备,他们久攻不下,在承受较大损失后,最终撤出战斗。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总结战役经验 资料图片

不过,通过对这次作战的深刻剖析,东北民主联军的攻坚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几个月后,1947年10月18日,东北民主联军包围德惠并于10月20日晚6点钟发起总攻。两个小时后,战斗便以我方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座美丽的城市,终于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德惠获得解放之后,这座建筑也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它曾作为德惠县委办公楼使用;1948年“德惠中学”开办后,又成为这所学校的教学楼;此后,这座建筑曾经交由德惠铁路中学使用。2004年,铁路中学划归地方。这座建筑,一度成为德惠教育服装生产基地,继续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由于种种原因,这座建筑曾一度废弃许久。

伴随着光阴的流淌,这座精美的建筑,也曾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不仅外墙立面剥落严重,各类搭设起来的建筑物,也让这座建筑陷入“重围”之中。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建筑重修之前的照片 资料图片

2013年,经过德惠市委、市政府的研判,将这座历史悠久的“大白楼”设为德惠市博物馆。

历经全面的整修,这座阅尽风雨的建筑,面貌焕然一新。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修缮前后的走廊 资料图片

2022年12月9日,德惠市博物馆开始对外开放。建筑一楼展区为《德惠古韵 千年华章》,分为文明曙光、汉风唐韵、辽金盛世、明清旧影、民国风云五个部分,展现这片土地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建筑二楼展区,为《百年印痕——大白楼见证中东铁路的岁月》,充分讲述中东铁路遗址建筑群所蕴藏的历史价值、工业遗产价值、建筑艺术价值。

2024年7月,“大白楼”改建而成的德惠市博物馆,获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德惠市第一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截至2024年年末,这座年轻的博物馆已经接待服务人次17万人次。

风雨百年,不同时代的历史记忆投射在这座建筑的廊厅之间,金发碧眼的异国孩子,神情高傲的日本工人,曾在这里进出;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祖国花朵的琅琅书声,曾在这里回荡……

如今,作为一座展现时光沉淀的博物馆,一座城市的记忆在这座建筑中收藏。

这或许,正是德惠“大白楼”,以及中东铁路沿线饱经沧桑的历史建筑,最好的归宿。

德惠俄侨中学旧址:藏着历史的“大白楼”

参考资料

“德惠发布”“德惠融媒”德惠市博物馆官方网站

史夺 《中东铁路德惠段“大白楼” 历史建筑修缮设计研究》

长春市地方志编委会 《长春地情活页》

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中东铁路支线长春段调查报告》

颜晓峰 《中东铁路吉林段历史建筑遗存保护与利用研究》

李美烨 《吉林省中东铁路工业遗产廊道保护更新设计研究》

王新英 《吉林省近代铁路工业遗产车站站舍建筑研究》

作者:郭帅

摄影:张秋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日报小镇博物馆延时忙接待本报记者 赵猛佳正月初四,德惠市博物馆开放日,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都被游客的热情感染了,正常博物馆开放时间是9:00~11:00、14:00
2024-02-18 07:02:00
幸福德惠|喜看丰收粮满仓 幸福映在笑脸上
...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值突破50亿斤。”2023年以来,德惠市高度重视稳粮保供,高位推动、高频次督促落实粮食生产任务,稳面积、提单产、保总产,粮食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地处世界
2024-01-05 14:48: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吉林省德惠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加固堤坝、巡防查险——“我们带头干,大家有底气、干劲足”(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本报记者 门杰伟8月7日上午,在吉林省德惠市五大围
2024-08-12 06:42:00
德惠市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改革报本报讯 曹元 记者王也报道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成高标准农田及示范区13.73万亩,扎实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暨黑土地
2024-02-18 07:00:00
吉林德惠:因地制宜向美而行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图景”
...,口袋公园打造城市景观,村内村外美丽非常……穿行在德惠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不由得让人沉浸在满满幸福之中。近年来,德惠市环境建设日新月异,全域面貌不断推陈出新,市政功能逐步完
2024-01-07 13:18:00
巳巳如意 共享团圆“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吉林省群众性主题文明实践主场活动在德惠举行
...由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春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德惠市委宣传部、德惠市文明办、德惠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元宵节”吉林省群众性主题文明实践主场活动在德惠市盛
2025-02-12 09:39:00
日本皇帝李德惠出生后,被日本人强迫送到日本
说到可怜的公主,莫过于李朝末代公主李德惠了。其实按朝鲜王朝的规矩,李德惠是庶出,只能算是翁主,但由于她是独女,因此便享到了等同于公主的待遇。李德惠的父亲李熙是李朝第26任国王,也
2023-08-13 06:19:00
“打人了,救命”会触发警报 有学校试装防欺凌装置
...发生欺凌的场所多地学校启用智能语音警报装置吉林长春德惠市第四中学在去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启用了智能语音警报设备,该设备可以识别求救和谩骂的语句,并在5秒内发出警报。△长春德惠市第
2024-03-30 16:39:00
德惠大米的“高优高”生态圈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全产业链振兴——德惠大米的“高优高”生态圈本报记者 赵猛佳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又到一年丰收季,我市各粮食产区奋力夺取粮食丰产丰收,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
2023-10-17 07: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