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Neuralink首位脑机设备植入者 诺兰・阿尔博(Nolan Arbaugh)
出品|搜狐科技
作者|郑松毅
诺兰・阿尔博是第一位接受埃隆·马斯克旗下公司Neuralink脑机接口治疗的人类患者,这位30岁的年轻人最近接受了乔・罗根的采访,聊了聊迄今为止的“赛博人”体验,以及对下一代脑机设备的期望。
在采访开始,阿尔博用很快的语速激动地表示,“很幸运被Neuralink选中,脑机设备真正让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但我认为这只是开始,后面会有更多人受益。Neuralink正在尝试将技术开源,我认为整个(脑机接口)技术领域将呈指数级增长。”
2016年,阿尔博在湖中游泳时脊髓受伤,致颈部以下瘫痪。据他回忆,当时和朋友一起从岸边冲向水面,一头扎进水里,头像是撞到了什么东西,接着意识就开始模糊了,整个人浮到水面上,动弹不得。
就这样,阿尔博从一名独立有朝气的大学生,转变成一位需要父母照顾日常起居的患者。
受伤后,阿尔博陷入焦虑,但没有放弃对生活的追求。他学习如何借助轮椅四处走动、用嘴叼住电子笔来控制Ipad、以及用头部艰难地移动和操控鼠标。
2024年1月,阿尔博作为Neuralink脑机接口研究设备Telepathy的首位体验者接受了植入手术。
该设备可收集和解码大脑中的预期运动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命令。阿尔博只需产生控制“意念”,电脑鼠标就会受其大脑信号控制移动。
在手术后的几周里,阿尔博可以使用脑机“意念”控制笔记本电脑,躺在床上和朋友玩联机游戏,还可以浏览网上的新闻或进行直播。以上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通过意念控制光标来完成。甚至还可以在Switch上玩《马里奥赛车》。
阿尔博使用脑机“意念”控制手柄,在Switch上玩《马里奥赛车》
之前,阿尔博用嘴叼着电子笔需要有人帮他扶直,用久了嘴还会生疮。阿尔博说,有了脑机设备,他几乎可以完全控制电脑,这是自他脊髓受伤后就一直想做却没法做的事。
“有被黑客攻击风险”
今年5月,Neuralink公布了PRIME研究最新进展,揭示了首位实验参与者在接受植入手术100天后的现状。
报告中提到,阿尔博手术后的几周内由于部分连接线脱落,使有效电极数量减少,从而导致 BPS(每秒比特数,衡量光标控制速度和准确性的标准方法)降低,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采访中,阿尔博解释称,他的大脑被植入了 64 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每根“线”上有 16 个电极(共 1024 个电极),一个月后很多“线”都缩了回去。这导致 Neuralink 监测到的大脑信号减少,设备性能下降。
他补充说,“‘线’缩了回去可能也与大脑的运动频率超出预期有关。大脑的运动幅度是随着心脏跳动节奏来的,Neuralink 认为大脑会以 1 毫米的速度运动,但实际自己大脑却以 3 毫米的速度运动,设备承受不来,这可能是造成信号变少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Neuralink 调整了算法以使其对神经信号更敏感,并进一步优化了将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技术,从而使 BPS 快速且持续提高,甚至修复后已经超过了初始 BPS 表现。
谈及Neuralink脑机设备在植入大脑后是如何得以使用的,阿尔博介绍,“植入物与电脑通过蓝牙连接,Neuralink为此创建了一个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自己可以与电脑交互。”
“电极接收到神经元信号后,计算机在算法的推动下会学习我想做的事,从而通过‘意念’可以控制光标四处移动。”
他介绍,不只是光标,自己和研究团队正在尝试通过手语将字母映射到文本输出中。“想象下,当你在心里思考或做出手势时,计算机能将其解释为文本语言并输出出来,简直不可思议”,阿尔博说。
他提到,“Neuralink让我震惊的一个地方是,当我有时尝试做某件事时,它反应非常灵敏,在我还没想到发出命令时,它就开始移动了。”
Neuralink为阿尔博带来欣喜结果的同时,也引发了有关其潜在漏洞(包括可能遭受黑客攻击)的有趣讨论。
对此,阿尔博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大脑植入物的确有被黑客攻击的潜在安全风险,侵入者可能看到大脑中的一些信号,或是看到Neuralink的一些数据,甚至可以控制光标访问自己的隐私消息和电子邮件。”
尽管存在这些风险,阿尔博还是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带来的利大于弊。“事情就是这样。如果发生了,那就发生了”,阿尔博说。
脑机接口的更多可能
上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公开表示,“未来将不会有手机,只有Neuralink。”
该言论发布后,引发外界对于脑机接口应用场景的热议。在阿尔博看来,未来将脑机技术应用在手机、VR等更多终端设备上只是时间的问题,要做的只是开发一些与这些终端适配的应用软件。
“应用后,用户将拥有与终端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操作也会更便捷,尤其是对于残疾群体来说,无疑会更有帮助。”
他说,自己的想法更大胆些,“我在Neuralink全体会上提到,如果未来我可以(通过脑机)控制一个机器人,比如特斯拉的Optimus,它可以为我做任何事,那将是多么酷。我相信未来会非常有趣,建立在Neuralink之上会有很多疯狂的发现。”
当前,马斯克正与阿尔博讨论下一代潜在的脑机设备。马斯克写道,下一代版本的Neuralink将允许阿博的另一半大脑与他的计算机进行心灵感应交互,“这就像拥有双手控制能力一样,相当于鼠标和键盘。”
阿尔博也兴奋地回应道,“这很完美,右脑最近一直很嫉妒左脑。”他还指出,“就算用一个巨大的Neuralink替代整个脑袋,我也会同意。”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曾在访谈中对搜狐科技表示,脑机接口是提升脑能力的一个手段,如果人的脑能力在100%以下,用脑机接口可以让他恢复到100%。还有一类是说脑能力已经是100%了,希望达到200%,拥有“超人”般的能力,比如在特殊场景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些是脑机接口可以做到的。
他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将会以每10年增长4倍的趋势发展。现在高手能用脑机接口设备做到手机触屏打字一半的速度,大概再用10年至20年的时间,脑机接口将会替代一些人们常规的操作方式。”
Neuralink 于 2016 年成立。2017年,Neuralink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2019年,马斯克揭开Neuralink面纱,首次用猴子做展示,介绍了公司原型植入物N1传感器;2020年,Neuralink改进设备后在活体猪的身上进行脑机接口试验,演示肢体追踪功能;2021年,Neuralink演示猴子凭借意念完成乒乓球游戏,引起轰动。
马斯克最近一次在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表示,Neuralink的目标是做到让人类和人工智能共生,短期内的任务是为大脑或脊柱受伤的患者提供帮助,有望实现将大脑运动皮层信号传输到脊柱受伤区域,来恢复患者的全身运动能力,目前已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能做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