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六方面“同向发力” 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2-25 07:21: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医药科技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表示,近些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但仍处“爬坡过坎”阶段,面临诸多待解难题。

论坛结束后,毕井泉接受了《经济参考报》独家专访。他认为, “需从六个方面‘同向发力’,在研发、转化、准入、生产、使用、支付各环节对生物医药创新给予全链条的支持,努力营造一个鼓励生物医药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下为访谈实录。

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不久前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24年经济工作九条具体举措,其中第一条明确要求打造生物制造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如何理解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

毕井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而生物医药产业,就是最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的领域之一。同时,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科学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支撑。由此可见,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记者:您如何评价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近些年来的发展?

毕井泉:近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扎实推进了包括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成立国家医保局等在内的一系列工作,生物医药产业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创新药数量大幅度增加。2011年以来,我国批准上市的创新药510个品种,其中本土企业创新占三分之一。全球范围在临床研究状态的药物13537款,中国企业原研或者参与开发的4774款,占全球3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生物医药研发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6年开始有中国本土企业研发的新药对外授权,近三年平均每年有30个品种。2019年以来,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有11个品种,在美国获批上市也有11个品种,其中今年前三个季度为3个品种。

仿制药质量明显提高。截止到12月12日,通过仿制药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或者按新标准批准的仿制药8088个品规,覆盖1122个品种。临床常用药品大多有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等同国际先进水平的仿制药,可替代原研药。

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快速成长,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等一批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的园区发展壮大。

创新药上市和仿制药质量提高,给临床提供更多选择,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促使一些原本昂贵的药物大幅降价,为医保集采和创新药价格谈判奠定了坚实基础。

爬坡过坎 难题待解

记者:现阶段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毕井泉:当前,我国生物医药创新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面临诸多待解难题。比如,跟随式、模仿式、引进式创新居多,新靶点、新化合物、新作用机理的原创性新药很少,源头创新能力还较薄弱。

此外,在生物医药领域还存在预期减弱、资本市场低迷、企业融资困难的严峻挑战。这既有全球性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也有国内竞争激烈、前期发展存在泡沫等原因,但主要是创新药面临医保准入难和医院准入难双重障碍。

调查显示,2021至2023年连续三年医保谈判成功的新药,平均降价60%以上。同时,相当一部分创新药,因价格谈判降价幅度达不到医保部门测算的底价,进不了医保报销目录。而我国药品90%在医院和乡村诊所销售,进入不了医保目录意味着新药销售难。 进入医院采购同样困难重重。据相关报告,近五年,全国3300家三甲医院中只有10%左右的医院,采购了列入医保报销目录的创新药,其中采购2021年列入医保报销目录创新药的医院只有5.4%。

记者:创新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因此,生物医药创新过程中,资本要素的作用难以替代。您如何看待这一方面的现状?

毕井泉:近些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开始大幅度减少。2018至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早期风投和私募募资达到172亿美元,超过美国;2020至2021年减少到162亿美元,美国则增加到212亿美元;2022至2023年(截止到9月26日),我国降为45亿美元,美国则继续增加。

二级市场形势同样严峻。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股市生物医药板块市值蒸发近6000亿元。

叠加创新药降价的信号,难以进入医院的现实等因素,越来越多投资人不得不开始远离生物医药创新。募集不到新的投资,很多创新药企业撑不了多长时间。这几年上市的创新药和海外授权项目,大多是五年前风险投资的成果。当前风险投资大幅度下降,将导致未来几年创新药成果减少。这一态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六方面“同向发力”支持生物医药创新

记者:成绩显著,但压力同样不容忽视,应如何应对?

毕井泉:对生物医药创新应当给予全链条的支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具体到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同向发力”。

第一,加强药物源头创新,增加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投入。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增长很快,年均增幅达到15%,但基础研究投入强度仍然偏低。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2022年增长到6.3%,但尚未达到“十四五”规划要求的8%,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指标差距更大。

第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激励科学家发明创造。

科技创新本质上要靠科学家个人的努力,把职务发明成果一部分分配给个人,是激励科学家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如何进一步发挥“有效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作用,潜力巨大。

记者: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把打造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表述,放在一起强调的。

毕井泉:的确如此。我们应按照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切实发挥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把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真正落到实处,为生物医药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相关的就是第三方面建议,研究改革创新药定价办法。新药研发难度大、周期长、投入多、失败率高,对这类高风险投资应当允许有高回报。唯有如此,才能吸引科学家勇于源头创新,吸引投资者支持源头创新。

鼓励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必须落实专利保护和数据保护制度。专利制度是对发明人的奖励,是赋予专利持有人一定时期内的市场独占。其中,把创新药产品的定价权交给企业、交给市场,是专利产品市场独占的内在要求。我们应正视并准确把握仿制药与创新药的差异,不能简单、一味甚至刻意要求创新药刚进入市场就降价,应允许创新药在专利期内保持稳定、合理的价格,多给我国创新药发展注入正能量,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使生物医药产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去。

第四,围绕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鼓励原创药物研发,“有为政府”仍大有可为。按照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将临床试验申请等候时间,由现在的60个工作日减少为30个自然天;加快研究“允许生物药分段生产”“取消法定检验”“允许工艺验证批次产品上市销售”等国际通行做法在国内落地;向社会公开药品审评审批结论和安全性有效性数据等。

第五,研究发挥医保“保大病”的作用。我们要认真研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解决现存的“人群待遇存在差异”“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等问题,解决大病保障不足与资金大量结余并存的矛盾,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防止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上,在鼓励创新和社会医药费负担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

第六,破解创新药进入医院的难题。应考虑取消医院用药数量、一品两规、药占比的限制,鼓励、要求更多三甲医院率先采购创新药。要研究推进以药补医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在社会医药费负担不增加的总量控制下,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使药品回归到治病救人的使用价值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1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政府新闻办获悉:天津市近日印发《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挖掘用好全市优势科教资源和临床医疗资源,持续增强天津市生物医药创新策源与产业化能力,全链条
2025-02-16 05:25:00
...,力求突破,推动浙江创新药械全链条发展。新药是抢占生物医药产业制高点、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核心驱动力。当前,浙江生物医药产业总体规模位于全国第一方阵,同时也在前沿创新能力、临床试
2025-03-08 07:27:00
奋力擎起产业“地标”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无锡生物医药新年探新质奋力擎起产业“地标”□本报记者 朱冬娅两度获评中国生物医药发展20大重点地级市,无锡持续发力生物医药这一地标性产业。专业园区接连落地打造生
2024-02-07 06:38:00
粤港澳大湾区万亿医疗市场待爆发,源头创新“第一公里”如何激活?
...理局原副局长陈时飞在深圳举办的2024首届“湾区之星”生物医药源头创新大会上指出,创新药体系基本形成,中国本土企业从国际药企的追随者逐渐成为竞争者,在多个技术领域出现了并跑,
2024-12-06 12:33:00
东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打造营商沃土保障资源要素东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渐入佳境□记者 贾瑞君 李广寅 通讯员 杨胜男 郭佳宁 报道本报东营讯 10月9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道合医药
2023-10-12 10:11:00
构建生物医药世界级“朋友圈”  打造经济发展全链条“创新极”
...员会主委、江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潘小军近年来,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形成了南昌中医药科创城江中药谷核心区和进贤县现代医疗器械科创城,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各有侧重
2024-01-15 07:05:00
这场培训会,为全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新动能
为培育和发展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嘉定区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3月26日下午,2025年嘉定区生物医药产业培训会在嘉定创新创业大厦举办。本次培训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2025-03-27 13:24:00
大湾区生物医药融合提速,万亿产业集群待爆发,广东如何构建全产业链?
...本深圳基金投资执行总经理林冠宇明显感受到了广东省对生物医药的渴求,“扶持力度非常大”。就在此次大会举办的前一天,10月9日,广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0-16 18:59:00
广州做好生物医药产业大文章
...广州日报铺开“一核两极”蓝图 送上50亿元礼包广州做好生物医药产业大文章广州国际生物岛(资料图片)市政府常务会议新闻发布昨日,16届58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促进生
2024-01-05 04:0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