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陈平均
圈内人都晓得樊立勇有两个嗜好:一是美食,二是读书。一个人如能不求官禄,不鹜俗务,专以读书、美食为业,何其乐哉!
花甲之年的樊君,一直深爱家乡文化。临城民间故事、小曲、谜语、典故等,他皆了然于胸。樊君还喜欢饮食文化,临城腌肉、焖酥鱼、野韭菜花炒小白菜……每每说起,引人垂涎。
朋友相聚,往往推举他点菜。因他自小长于哈尔滨,味兼东北,点菜便也有了格局。果然,手握菜单,他一番运筹帷幄,如点兵布阵。酸甜咸辣,荤素具足,令同席诸君,皆大欢喜。
不光会吃,樊君还会做。问他拿手菜是什么?答:炒花生米、红烧排骨、红焖羊肉、水煮肉片、酸菜鱼……想他围裙一系,厨内操刀,灶前掂勺,一时,“肥葱细点,香油慢焰,汤饼如丝”。每逢家宴,多是樊君操厨,家人打个下手。在樊君的倡导下,我辅助早年下岗的妻子开过几年饭店,生意红火。
樊君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天生一副文人范儿。退休或退居二线的文化人,但凡有点文化素养,大都忙着写诗歌、写散文或者写回忆录,还有的,退隐在村里写“村志”。前年夏天,樊君赠予我三本读物,其中一本就是《程阳村志》。
十年前,樊君拾笔那一刻,洞隐烛微,剑走偏锋。他利用节假日或周末的时间,从乡村精品旧宅拍摄开始,到后来撰写临城民国史,其中有抗日战争史、教育史、临城煤矿史,小的方面有手工织布的程序,各村姓氏来龙去脉,以及即将失传的谜语、小曲,涵盖了方方面面。樊君是“杂食动物”,不偏食、不挑食,老头儿老婆儿口中有价值“流传”,来者不拒。
我随樊君采访过的历史人物多是上岁数的老人,有离休干部,也有残疾军人,更多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县外到过保定、武安、邢台、内丘、赞皇以及高邑等地,县内几乎跑遍了村村落落。他用过的采访笔记本多达上百册,成百上千个陌生的人名迎面而来。他说,这里面的人将近一半已经过世。樊君近十年的采访经历,好比入水寻珠,山中采玉,除了劳动身体,还得鉴别、筛选,去伪存真。
翻看采访人名时,我打了个妄想:如果这些人突然从书页中走出来,尤其是出生在清朝而亲历过民国故事的人,他们清清楚楚告诉你真实的答案,那该多好。樊君笑笑说,那我就省劲了,更重要的是,史料翔实啊。这些人如果健在都是百岁以上了,哪有长生不老的?假如那样,“历史”二字就没意义了。
最近几年,我又重拾笔墨,常写些豆腐块文章,去年河北报业集团旗下还为我出了散文集。令我惊喜的是,每篇文字樊君都仔细阅读,总能从中挑出几处“硬伤”,微信发我修改,以利提高。我自诩算粗中有细的人,遇到更为较真的他,自然引为知己。在生活中,樊君为人随和——当然,他的随和不是随便,在探求临城史实上,樊君的严谨几近苛刻,一字之谬,也绝不容许。
癸卯年正月初八,我与樊君相聚于文化街一饭店。酒也罢,茶也好,来者不拒。一杯一杯复一杯,浊醪妙理,溷尘悟道。面对遗失的岁月,丢失的历史,樊君常感觉力不从心。但他坚持做利于后代的事,虽然他知道,无论多么努力都不过是“杯水车薪”,却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不遗余力为地方史勘误留真。
年前听说樊君厨艺突飞猛进,又新学两道拿手菜——醋熘白菜和爆炒猪腰子。是不是真的?那天见到樊君,我就想问问他。但酒桌上人多嘴杂,光顾着推杯换盏,问“菜”一事竟抛到九霄云外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1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