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8 16: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蚩尤是封号,蚩尤族原义是狼人族,蚩尤是狼人族族长。九黎族共有一百二十八个族群,后演化为中国一百二十八星宿,代表天下黎民的综合。黄帝代表龙族大战蚩尤狼人族,这是神话时代,距今5000至8000年前,按照纪元说,属于上一纪元封神纪。而封神纪前属于女娲伏羲纪元距今8000至12000年,按照纪元法改叫做原始纪。再往前距今12000至17000年为盘古纪,再往前中古纪,再往前上古纪,再往前为远古纪,再往前太古纪,人类武33000年。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东夷人是怎么来的?东夷人是个地理位置意义上的称谓,并不特指是哪个民族。只是指太行山以东,大范围地区内的氏族部落,统称为东夷。这个大范围是指:现在从朝鲜半岛到淮河以北的范围内。蚩尤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甲骨文中:蚩字是一个人,头上戴着鸟形的头饰,代表了东夷人崇拜的高天玄鸟。尤字是:一个大人手里抱着一个小人,代表了生殖,繁衍生息。所以:结论是东夷人在与炎黄部落发生冲突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晚期,而蚩尤作为部族首领和精神图腾的象征,也很可能是位女性。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东夷人与炎黄部落的冲突,代表了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社会之间的矛盾纠纷。东夷人最主要的精神思想是:卵生说。母系或父系中的一方是卵生神,而另一方是动物,比如:熊、狼、牛等等。所以,大家可以认为:凡是目前在民族神话中具有这类神话的,都是东夷人的后代。那么,这个卵生说是怎么来的呢?就是玄鸟。东夷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从天上来的,具体说就是从太阳来的。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在目前能看到的甲骨文中,没有黎这个字,最早的黎字出现在金文里,这说明:在华夏文明里,黎字出现的比较晚。根据黎字的字形分析,也能看出来。九黎人生活在植被比较茂盛的地方,或者说是动植物比较富裕的地方。上古时期,华夏文明的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然后不断向下游地区发展。至少在炎黄部族与东夷人的八十一部族冲突时,没有出现过黎这个字。但是,九黎应该属于东夷人的范畴,是不同时期,对东夷人的不同称谓。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中国有句黎民百姓,黄帝把蚩尤打败以后,一部分跑到贵州那边躲起来了。还有一部分被留下来当了俘虏,就是奴隶做了最低等的基层存在,因为是九黎族,后面才慢慢演变黎民百姓代表了底层的农民。华夏民族其实就是一个超大的部落联盟,百姓就是说有几十上百个部落组成的华夏,就跟今天的同盟差不多,黎民大家都知道了,就是蚩尤的九黎部落联盟,所以咱们叫黎民百姓,叫华夏子孙是因为华夏联盟打赢了,严格的说,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兄弟称自己为九黎子孙也是可以的。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蚩尤拥有九黎公社,败后,部落分裂为东夷和淮夷,东夷位于山东,淮夷位于淮北,东夷几乎全部融入华夏族,故汉族子民又称黎民百姓,即源自九黎公社。淮夷后南迁到长江流域,又西迁至湘贵,成为苗族。当今苗族歌谣有很多勉励后代不忘中原故土的歌词,其服饰上总有两条带状花纹,象征黄河长江之故土。据我所知,部落最先强大的是苗族,女娲是苗族人,蚩尤应该也是苗族人。然后出现汉族人,打败了苗族,然后苗族人和当地部落结合发展成多个民族,所以少数民族一般居住在深山野林,汉族住肥沃士地上。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炎黄部落联盟打败九黎部落联盟,胜利的炎黄部落成为贵族和自由民,后裔称炎黄子孙。失败的九黎部落后裔沦为奴隶,是为黎民百姓。不过后来破产的炎黄子孙沦为奴隶,一部分奴隶解放成为自由民,加上贵族阶层消亡,华夏民族,汉民族的概念形成,炎黄子孙和黎民百姓概念发生了变化,炎黄子孙指代中华民族(多民族统称,非汉民族),黎民百姓成为与官僚统治阶级对应的群体统称,。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炎帝黄帝蚩尤三足鼎立那是5000多年前历史,5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军事战争,战争面积超过如今的半个中国,战争纵深从北到南数千公里范围,当时放眼望去全世界还有哪个民族有这么疯狂。有人常说古埃及文明如何早如何伟大,但是除了修建了一些不确定建造年份的石头堆,还有什么可以拿出来讲的。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蚩尤赢了,中华土地上的人就是牛的传人,炎黄赢了,我们才是龙的传人,中原文明一直是以观测苍龙七宿确立历法的。炎帝晚年时德衰,地盘被蚩尤为首的九黎族渐渐吞并,而蚩尤一族是观测牛宿以定历法的。后来黄帝从炎帝手里拿得帝位,统一龙族,再对牛族也就是蚩尤九黎族决战并取胜,从此,中华大地代代繁衍生息的就是龙的传人。有名有姓的人,祖上都曾有显赫的贤人,立过大功,所以取得封地,封地就是国家,国就有名字,当地人就以所在封地国名为姓。所以在古代,知道你姓什么,就知道你来自哪里,祖上是谁,所谓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作为战败方蚩尤的子孙,现在身在何处

蚩尤战败,天下一统,不仅土地归炎黄,蚩尤的臣民和后代也必然归顺炎黄。炎黄的臣民,必然都是炎黄的子孙。在当代,56个民族,不管你姓啥名谁,我们都是华夏子民、炎黄子孙。今天华夏民族的瀪荣盛世不能用:“胜者为王败者寇”来释然其内意。因为同是黄肤源根,血脉相连。更何况几千年的历史已经给我们上了一堂最为真实的亲情课。只能说:缅怀先人、敬畏英雄;抓住当下,放眼未来,用一种平常心面对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夏五千年历史的由来,你知道吗?
...和这块土地上所承载的华夏文明。黄帝一、黄帝、炎帝与蚩尤的故事关于华夏的起源历来有很多的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等,故事虽然美丽,但人人都知道这只
2023-08-25 21:43:00
燧人伏羲神农黄帝炎帝蚩尤少昊颛顼分别生活在什么时期,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蚩尤、少昊、颛顼、帝喾、尧、舜这十一人都是上古时期的人物,所生活的时代都在夏朝之前。根据人物族群的属性不同,这十一人可以分为5类,分别是三皇、
2023-08-23 15:44:00
探索构成华夏主体民族的上古三大地域集团
众所周知,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民族,黄帝、炎帝、蚩尤都是华夏的人文始祖,在上古时期,华夏主体民族其实是由三大地域集团组成的,分别是:神农氏华族集团、黄帝集团以及虞夏集团。1、神农
2024-07-18 22:17:00
这4个姓氏之可能不是炎黄子孙,而是上古蚩尤的后裔
...黄部落演变而来,但有四个姓很有可能起源于九黎族,即蚩尤的后代。姓氏的演变和发展自古以来,血脉在我们的心中就极为重要,姓氏的演变和传承就成了血脉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
2023-01-11 22:41:00
炎黄子孙莫乱认,若是这4个姓氏,很可能是战神蚩尤的后代
...以炎黄子孙自称,但其实严格来说,我国有部分人口算是蚩尤的后人并非炎黄一族。最简单的区分方式,就是我们常见的姓氏。中华三祖众所周知,四大文明古国皆源自大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
2024-02-23 20:37:00
...远古的疑点。大约在4600年前,黄炎二帝和南部部落统领蚩尤在河北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这场战争结束后,蚩尤部落的子民们都去了哪里呢?蚩尤与黄帝的战争据传说,在那个时代,人类
2023-04-25 10:40:00
大战皇帝的“蚩尤”究竟做过哪些坏事?竟被后世一直唾骂?
蚩尤,与炎黄二帝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统领着九九八十一个小部落组成的九黎部落,能统领整合那么多小部落,而且还比炎黄部落还要强大。他是农耕文明的创建者,种植饲养远超炎黄部落,在与炎黄部
2025-01-08 16:31:00
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时发生了什么?三皇五帝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
...夏的祖先并非黄帝一人,与黄帝同时代生活的还有炎帝与蚩尤,准确地说,炎黄子孙并不是只有炎帝与黄帝部落,还有蚩尤的九黎氏族部落联盟。可以把从黄帝到夏朝建立这段历史视为一个特殊的朝
2024-12-01 09:39:00
《帝王世纪》中的炎帝部落是怎么来的?
...后炎帝与黄帝联合起来,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来自东方的蚩尤部落,又整合了一部分东夷部落,另外蚩尤部落有一些不愿意被整合,于是离开中原,来到了南方,被称为三苗。 根据史记的记载,
2023-08-25 06: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智运金条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大娘的家乡圪垯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让我们穿过时光的迷雾,回到1944年的夏天,走进太原市晋源区的圪垯村
2025-08-15 07:58:00
放怀楼:百年老字号宋韵中秋文化礼,低糖健康中秋新选择
桂花飘香,老字号的宋韵雅礼桂花香渐浓,中秋的脚步近了。对于许多老杭州、老浙江人来说,中秋的记忆里,总少不了那份带着江南韵味的甜蜜
2025-08-14 13:38:00
212青峰九兄:青峰(注:柴德庚,字青峰。),你能知道吗?正在八月十日晚上九点半钟的时候,好消息来到了,由梦中惊醒过来才知道自己还没有死
2025-08-14 17:20:00
209母亲:十八年了,我计算您的年龄快七十了。如您还健康,相信在一二年以内一定能看到您最喜欢的一个最幼的儿子,而且使您很满意
2025-08-14 17:2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
2025-08-14 17:42:00
日本无条件投降80周年 一起回顾老照片里的“胜利时刻”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在抗战胜利这一天,全国各地人民以不同方式庆祝
2025-08-15 00:14:00
王丰庆:英勇杀敌的抗日英雄
1906年,王丰庆出生于弋阳县樟树墩乡大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7年,他在家乡投身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参加方志敏、邵式平
2025-08-15 04:29:00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